话本小说网 > 军事战争小说 > 咧嘴谷行动
本书标签: 军事战争  unturned  明日方舟   

第三十九章

咧嘴谷行动

第二天,我们在另一片洞穴搜索。虽然结果仍然是一无所获,但今天我们在那个冰窟的作战是非常值得叙述的。作为一部专业的军事科学和军事史文献,我认为本书的核心就在于本章。如果您是一名热衷于军事理论的人,那么本书洋洋十几万字都是空的,对您有用的不过也就这章数千字之短。

各位读者或许有对克苏鲁神话有所了解。它们通常是不可知不可论的,连带的亦常常是虚妄、疯狂、扭曲、猥亵等形容词。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它们不过存在于书中或想象中的虚构世界,偶尔看一看充实一下精神世界而已。对于这样想的人,我想本章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您对于想象与现实的界限的认知。

虽然没有小说里描述地那么夸张,随着二战后人们对大自然的探索和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们利用更先进的交通工具抵达了曾经无法接触的秘境。在那些地方,人们发现了类克苏鲁神明的现象乃至存在。最早的科学报告来源于远洋捕鲸舰队,它们提供了初步的数据观测乃至照片,当然还有一些疯掉的乃至怪诞地死去船员。这些和克苏鲁小说中描述的基本相似。类克苏鲁现象在威胁科考队或远洋渔船的安全的同时,同时成为了美苏双方军备竞赛的重要突破口。但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限制,冷战期间人类与类克苏鲁现象的斗争总体来说以失败告终。乌尔比安少校的爷爷,也就是第一代座头鲸,曾经和战友在鄂霍次克海深处与“达贡”缠斗并不幸牺牲。

关于类克苏鲁现象的科学的军事应对方法在冷战后才开始出现。1995年,挪威的一个石油钻井平台声称挖到了“克苏鲁的老巢”,工作人员虽然没有疯掉但也在精神失常的边缘。挪威疏散工作人员后,北约派遣十艘核潜艇前往调查。高端的战斗往往采取朴素的战术,就像《印斯茅斯的阴霾》中描述的那样,在北约理事会的默许下,艇队在很远的距离对目标地点进行当量较低的核鱼雷轰炸。“克苏鲁”采用物理手段和脉冲手段还击,摧毁两艘,但最后还是“克苏鲁”连同“拉莱耶”被轰成废墟。这样的作战环境和战术运用虽然不是首次,但它确实首先激起了军事家对于研究对付类克苏鲁现象的系统方法的兴趣。那时候人类已经有很多对付的经验,但并不系统。于是次年,英国特种空勤团出台了历史上第一套专门针对击败类克苏鲁现象的军事条例,用于训练相关军人。同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远洋航船必须配备相关专业人员或装备的法律。在此之后直到世纪初,北约各国和部分东方国家的军队都出台了适合于自己所管辖地域与海域的相关作战条例。这对保障各国生命财产的安全以及进一步认识类克苏鲁现象算是一项进步。

这个变化导致了人们尤其是科学家与军事家对克苏鲁神话的重视与研究。有人可能认为,既然克苏鲁神话是虚构的,那么与它较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第一种答案本章以上已经叙述了,第二种答案也是一个问题:凡尔纳小说里的鹦鹉螺号潜艇和直升机在当时是虚妄的,难道说认真研究它们是没有意义的吗?我认为,人类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发现世界、认识世界并最终改造世界。凡尔纳的小说如此,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说更是如此。人们会觉得怪诞荒谬,是因为人类总体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对大自然的认识水平暂时没跟上小说家的想象力。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对类克苏鲁现象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广泛,虽然为了不引起过分的轰动关于它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相关专业人士的禁脔。这个做法是非常正确的,毕竟这个东西在文明社会一旦公开会引起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不过现在已经是末世,对于类克苏鲁现象幸存者或多或少就见过,甚至如果从定义来说灵魂水晶辐射导致人变成感染者也能算是一种类克苏鲁现象。

这一章的目的就是简要介绍联盟军在面对类克苏鲁怪物时的作战程序。现在我敢于公开也必须公开,是因为如果现在大家都学会了这套方法,可以在遭遇时不必慌张,能大大提高生存几率。除此之外,我将正式将其纳入隧道战作战体系的一部分,这算是我为军事理论的发展献出的锦薄之力。毕竟对于单兵或小单位作战来说,必须出手的时候一般和隧道战作战环境相同。如果是在开阔地带,就像《空间食魔》里描述的那样,那就是炮兵乃至空军的任务了。

作为人类,尤其是我们指战员,我们应该永远相信一点:打败克苏鲁怪物的,从来都不是神秘晦涩的黑魔法,而是一发北约7.62mm子弹。说到这儿,我想到在中世纪人们愚昧无知的时代,亨尼格·布兰德从尿液中提炼出磷元素却以为成功点石成金的过去,一名21世纪的中学生都能明白的化学原理在那个时候竟然神奇到被奉为奇迹。我又想到天上的电闪雷鸣,多么伟大而令人恐惧的自然现象,但本杰明·富兰克林用风筝一拉人们就知道了,啊,原来天上的闪电和地上的电原来是一回事!我说过,人类的本能是认识自然并为我所用,点石成金如此,电闪雷鸣亦如此,类克苏鲁现象更该如此。洛夫克拉夫特及其后继者的作品,如果从科学史的眼光来看,他们难道不算是试图唯象地探索克苏鲁的先驱吗?他们难道不是在纯粹的黑暗中,为我们摸索出一道道朦胧的道路吗?类克苏鲁现象的一大特点,就是它们在人身上的效应通常是在精神上的改变。他们利用自己惊人的想象力,再加上无数或许也混入了无数想象力的资料,给我们认识类克苏鲁现象提供了一个模糊的图景。嘿!章鱼!这个在维克多·雨果笔下的,上帝用来自我亵渎的黑色玩笑般的存在,成了伟大的克苏鲁的脑袋!为什么洛夫克拉夫特笔下的克苏鲁长着章鱼脑袋,是因为他在尝试,在探索!或许他的描述并不正确,但已经是从无到有的伟大质变!现实世界从来都不存在不可知不可论,只有无数为了真理而默默倒在探索的路旁的人!别人走不到那些人的尸体旁,这才有了不可知不可论!是呀,并非艾萨克·牛顿创造了经典力学,而是无数先驱帮他走遍了错误的道路!没有洛夫克拉夫特及其后继者或许与实际观测有所差异的叙述,这并不影响他们的作品为科学家与军事家提供有用的指导!而我们这些基层指战员,还有无数在劳动前线英勇奋斗的人们,则更是学习了这些思想与方法并付诸实践鉴别真伪的探头。不过虽然对付类克苏鲁现象的军事理论距今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但它的完善还有很远的路要走,这是由于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还不够。现有的军事理论的不完善性可以量化为理论伤亡率,实际伤亡率一般大于理论伤亡率。说在最后,我很荣幸能成为促进增进这些认识的一员,我随时做好了为此牺牲的准备。

对付类克苏鲁怪物的军事程序主要集中在敌情考察和接敌反应两个方面。这方面能够留下来的战例并不多,除了介绍基本技术外本章亦能贡献一个典型的战例。其实上一章对付木乃伊也能算是一个半吊子战例,毕竟这玩意落到小说家手上就能成好几篇洛夫克拉夫特式的小说。但各位读者也看到了,对于我们接受过相关训练的指战员来说,这样在常人来说很恐怖的存在不过是一发子弹的功夫,多提两笔都嫌浪费。本章内容的精简版将会收录在此后版本的《隧道战战术原理》中。以下提到的方法除了特种设备需求外,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当然最好的做法,就是在意识到有类克苏鲁怪物存在后掉头就跑寻求帮助。至于跑不跑得过嘛,那就在心中祈祷上帝保佑吧!

首先是敌情考察。第一步是初步判断附近是否有类克苏鲁现象的存在。一种方法是观察现场是否存在有违背于常识的现象。上一章的悬浮棺材,也就是观察到反常识的运动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除此之外,常用的判别方法还有电子设备失灵、视野异常变形等。有个土方法,是朝前投掷一颗拳头大的石头,如果轨迹不是抛物线则很有可能附近有类克苏鲁现象。另一种方法和小说里描述的相同,即身体是否感觉突然异常不适,或者精神上出现突然异常。这些现象不一定是类克苏鲁现象造成的。但如果你有任何怀疑,你的直觉在这时候比科学更可靠。

进一步是确认你遭遇的是那种类克苏鲁现象。联盟军最新版的军事条例将它分为五类:1.强电磁脉冲;2.生物或化学毒剂;3.介质分布的变化;4.时空本身的变化;5.单纯的奇形怪状。空间传送或操控时间归为第4类,第5类属于常规隧道战范畴不予讨论。同一只怪物可以具备不止一种能力。个别的特性我将分段介绍。

除了直接注视而导致的视觉冲击进而导致观念崩塌的心理原因外,强电磁脉冲是造成人精神失常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人的脑波和神经反射本质上也是电磁波,外来的强电磁脉冲会使大脑和神经之间的电信号失调,进而导致人的行为紊乱甚至实现精神操纵。这时候电子设备的异常会先于人类,但若事先不知道环境情况人们无法分辨电磁波源的情况。因此如果您的电子设备突然失灵,您得小心了。

这里的生物与化学毒剂一般指能使人产生幻觉或神经麻痹等非直接致死致伤症状的气体或气溶胶。联盟军要求按照测试普通生化试剂的方法鉴别。末日资源少,因此联盟军行动组一般利用ABC-M8试纸或M256试剂盒。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检测结果应该采取宁滥勿缺的心态。莱伊携带的只是普通pH试纸。

介质分布的变化在平时就很容易观察到,您肯定曾经注意到过火焰附近空气扭曲的现象。这是由于空气存在压力梯度和温度梯度等导致的空气非均匀进而导致看到的物体变形的现象。对于类克苏鲁现象,这样的介质扭曲效应比日常生活中的更明显,此时人应该能感受到大气压或空气温度等的突变。在情报未知的情况下,这个现象也可能是由地底热泉造成的。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类克苏鲁现象一般不含硫化氢气体,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一般也不会明显升高。上一章的悬浮棺材即是改变局部介质分布,从而使棺材附近局部密度变大从而托起棺材。

时空本身的变化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在安全范围内肉眼难以将其与介质变化分开。这一部分值得多说几句。不过最开始提到的扔石头法,一定程度上可以区分介质分布。因为有些怪物的力量很强,可以改变时空又不至于使你看到的世界异常。但这种变化终究是局域的,你扔石头相当于破坏了局域,对手就穿帮了。

如果粗测能认为遭遇了能变化时空本身的类克苏鲁怪物,联盟军要求对其进行进一步探测,毕竟这时候已经不仅仅是军事任务还多了些科考成分。我对这种类克苏鲁现象的探测的理论依据是广义相对论,它是用来描述时空的性质的物理学理论。广义相对论里的基本量是度规,它描述时空如何弯曲。因此探测这类怪物的问题就转换为探测度规的问题。进一步,如果我们测得了度规,那么我们可以利用爱因斯坦方程反推克苏鲁怪物的轮廓。据阿丝忒希娅女士声称(她被称为当代的埃米·诺特),如果我们选取普通的xyzt四维坐标,那我们看到的就是疯狂的克苏鲁;而如果我们选取一种特殊坐标那么我们看到的形象和我们人类无异。当然,在广义相对论本身都亟需发展的21世纪,采用最古老的方程本就是一种临时的方法。理论工作的完善还需要后人努力。

在实战中,对付类克苏鲁怪物实际造成的伤亡主要来源于时空扭曲。如同《克苏鲁的呼唤》中描述,一个人被一个“看起来是锐角的钝角”吞噬了。阿丝忒希娅女士对此的解释是,在广义相对论中,任何观测者都是短视的。这个意思是,只有在距离很短的尺度上,可以近似认为时空是平坦的。对于绝大部分情况,时空扭曲地非常弱,以至于人的身高都“非常短”,所以我们才能说我们生活的世界的时空是平坦的。但在强引力场中,比如斯蒂芬·霍金在《时间简史》里说的在黑洞附近,人的身高的尺度都“非常长”,身体的每个部分所处的时空点的扭曲程度不同,所以人就会像面团一样被揉得奇形怪状乃至被扯成碎片。类克苏鲁怪物有能力造成局部强引力场,所以它产生的广义相对论效应可以被军用仪器乃至肉眼观测到。

关于度规的测量方法可以对照广义相对论实验。按照度规随时间变化和不随时间变化分为两种情况。如果度规不随时间变化,那么可以利用测量光线弯曲的程度来反推时空度规,原理类似1919年的爱丁顿日全食实验。如果度规随时间变化,那么可以利用探测引力波的传播方向和极化强度从而反推时空度规,原理类似2015年才完成的LIGO实验。它们分别有对应的特种仪器,非常笨重且各自需要一人背负。

在确认类克苏鲁现象的性质并制定好充分计划后方可作战。本章仅仅叙述隧道战环境下的作战原则。队形的口诀只有一句话:逐次投入主力。也就是说,队员之间应该形成有相当距离的单纵队,每个人的正面构成的平面之间的距离至少不低于10米。队员之间由弹力绳相连,如果有条件应该安排另一支队伍在绝对安全的区域接应并每隔一定距离安装铆钉。每个人必须始终保持自己在后面一个人的视野里同时也要保证前面一人在自己的视野里,队员之间有责任随时相互提醒。以上操作可以在万一队列前面的人出事可以在尽可能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对其施救。原则上军衔等级越高应该排在队列越后面。如果存在拐角,第一个人在确认安全后,在靠近来路的墙根停下等待第二个人前来,然后第一个人才能继续前进,第二个人原地等候第三个人,以此类推。当然以上的操作,要保证不违背3L原则以及保证退路安全两个前提。

至于武器装备的选择,鉴于人类现有科技发展水平和3L原则,最大限度发扬火力是今天的人类的唯一选择。因此一般来说,对于单兵和小单位,霰弹枪和轻机枪(通用机枪更好)是最基础的,如果有条件可以装备榴弹发射器(联盟军的行动组中,虽然没有硬性要求但都至少有一把步枪配备榴弹发射器)和各种火箭筒反坦克炮等远程爆破武器。你当然会想到或许有谁会傻到在克苏鲁肥硕的肚皮下进行爆破作业,但在几十年前的懵懂时代真有人这么试过。反器材狙击枪是次要选择,因为曾经的战例表明这玩意对付类克苏鲁怪物有时候还没有M16配备的榴弹发射器中用,而且这玩意的噪声在隧道战环境中容易节外生枝。莱伊的无翼弩通用性特别强,但个性化也很强,所以不建议各位读者模仿。

如果在作战中产生伤亡,应对措施也因类克苏鲁怪物种类不同而异。第1类和第2类造成的症状差不多,都有头晕目眩、产生幻觉、呼吸困难、胡言乱语乃至浑身抽搐和呕吐等强烈的生理及心理反应。如果患者还能自己动,应该立即报告队友并自行后撤。如果后撤了患者症状自行消失,则应启动应急方案。如果患者无法自己行动,站在其后的一人应该将他迅速原地拉回。有条件的自己也可以适当后退。如果症状未缓解,应当立刻注射盐酸氯丙嗪注射剂。若确认还有生化毒剂,则应随之注射阿托品注射液。有一点必须说明,这两类在某些情况下会造成人瞬间休克,在拖曳时应该格外小心。以上仅仅为急救方案,在绝大多数情况已经够让伤员不缺胳膊少腿地运出来。后续治疗应该交由更专业的军医。第1类和第2类容易对军人造成精神性或神经性创伤后遗症,后方的医生们需要格外关注这类病人。

第3类和第4类以直接的肉体创伤为主。前者主要靠强流动强压高温造成切伤、挤压伤和烫伤;后者主要靠潮汐效应造成扭伤和撕裂伤。因此在按照以上提到的,将伤员快速带离危险环境的同时,尽可能不加重其伤情。有一点必须要提及,在很多情况下,类克苏鲁怪物会以轻伤第一个士兵为由,从而吸引施救者前来。为了最大程度减少伤亡,施救者能原地施救已经是最大的勇敢。

关于战士直面类克苏鲁怪物时会不会产生精神崩溃的问题。答案肯定是有,而且若非经过训练或本来就有相当抗压能力,就算是联盟军指战员也有可能像那些小说里描述的那样虽然肉体脱险但精神崩溃。至于抵抗精神创伤的日常训练,可以通过经常给自己积极暗示以使自己的自信心保持较高水平,若是能做到在遇到负面精神冲击时下意识地自我积极疏导是最好的。同时可以浏览相关资料,做好心理准备;如果更好的是在浏览资料时,尤其是浏览战例资料时,能根据自己的情况给出适合于自己的解决方案。这些训练人人都可以做,自己完成或别人帮助都可以。

在隧道战框架下的基本军事理论就是这些。作为本次的战例,我不想以小说体裁浪费篇幅。我择要叙述:

据说这个冰窟曾经是石灰岩。末日初期有一支科考队进入勘察路线,但他们从此失踪,然后石灰岩洞穴一夜之间变成冰窟,然后加德斯登的地底陆陆续续逐渐被目击怪象。曾经的联盟军虽然有能力,但为了养民除了初步考察并未对其过多染指。现在我们为了寻找莱伊,并考虑到悬浮棺材现象暗示的类克苏鲁怪物存在的可能性,判断可能是石灰岩洞(冰窟)中隐藏有未知的天蝎七号基地,因此必须冒险闯进去斗一番。

人员分配如下:娜仁图亚带领一部分人在洞外接应。按照先后顺序,露托、我、乌尔比安、阿斯卡纶、烈夏,装备和昨天大同小异。乌尔比安和阿斯卡纶各携带光线弯曲探测仪和引力波探测仪,烈夏额外携带一枚M141反碉堡弹药。另一枚仍由娜仁图亚携带。行进过程中,露托遭遇突然的电磁类精神攻击(乌尔比安和阿斯卡纶乃至外面的娜仁图亚皆观察到强烈的电子设备异常现象),在失去控制前报告了自己的癔症症状。队伍立刻蹲下警戒,我立刻原地将露托拖回,注射盐酸氯丙嗪后她沉静下来。脉冲过去后,乌尔比安判定我们遭遇第1类类克苏鲁怪物。事后证明,它持续的精神影响足以使人误认为石灰岩洞变成了冰窟。

我正在施救的同时,处在队伍最后的烈夏遭遇精神攻击,试图将反碉堡弹药对准乌尔比安。少校也被电磁脉冲波及,头昏脑涨浑身乏力,但他坚持住用蛮力打乱烈夏动作并将她拖过来,经过短暂的缠斗后烈夏被注射盐酸氯丙嗪,安静下来。而我在意识到后面的动静时,以露托的身体为依托架构简单机枪阵地,阿斯卡纶举起狙击枪以跪姿前后警戒。乌尔比安则再次拿起反碉堡武器,对准前方。这东西在狭窄空间中使用已经违背末日前的作战条例,至少得保证尾焰区空旷。但为了得到其威力必须有所牺牲。

可能是我趴伏的动作让对手以为我也中招了,于是我在恶寒的白雾之后,看到了两双几乎呈矩形的绿色眼睛。我是接受过相关训练的,所以不必担心我的心态。由于明显没中招的阿斯卡纶距离我有十来米,它需要前进到我可以基本看清轮廓的距离。这玩意的长相也很经典,虽然还基本有个人形,但整体来看就像从墙上拔下来的同样惨白的小树。它如同坐在鸟窝上,而鸟窝则是一大堆如同古代头足纲生物般的触手,怪物靠它潜行。怪物身上还披着人的衣服(看起来应该是科考队的),躯干和四肢皆如柴火般干瘦。可笑的是,它的脸部居然长到头顶上了,眼睛却没跟着上去,还无缘无故多出一对。如同被斧头劈开的大嘴巴在头顶正上方一张一合。

阿斯卡纶已经感到有些被迫身体不适,她明白距离更近的我不能再等。于是她直接下令要我开火。当时的我确实晕得几乎要当场吐出来,我穿帮没关系,我怕弄脏露托的身体。我在肌肉无力到无法瞄准的前一刻扣下扳机。不过两秒,怪物肚脐以上的部分就没有了。下盘机枪射界打不到的鸟窝还在爬行,这个很容易处理。随着怪物身体被打碎,冰窟彻底消失,回归最初的石灰岩。

就这么简单,又这么程序化,我亲爱的读者。类克苏鲁怪物在人类的智慧面前也不过如此。随后我们将两位姑娘托付给后方处理,娜仁图亚跟着我们进去收集样本并寻找可能是天蝎七号基地。我们已经知道结果了。

上一章 第三十八章 咧嘴谷行动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四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