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儿海的血色遗诏
永乐三年六月,京师龙武亲军大营号角连营。
朱允樋披挂黄金山文甲,腰悬永乐剑,率京营十万、骑兵三万、火器神机营一万二千,誓师北征。
帅旗猎猎,上绣一行朱红大字:
“奉天靖虏,永清朔漠”——旗角却暗藏一条黑线,无人知其来历。
一、行军图上的旧墨迹
大军出德胜门,夜驻昌平。
中军帐内,朱允樋独对烛火,检视一幅羊皮行军图。
图上以褪色的血迹写着四个小字:
“捕鱼儿海”。
那是洪武二十三年蓝玉北征旧图,二十年后,血字仍殷。
朱允樋指尖轻触,仿佛触到二十年前的刀锋。
二、火器与狼骑
七月,渡胪朐河,抵饮马河。
神机营设“大将军炮”三百尊,每炮重两千斤,以骡马拖拽。
北元可汗鬼力赤闻明军至,召鞑靼、瓦剌二部会猎。
三万狼骑如风卷雪,刀鸣似鬼哭。
朱允樋登高而望,忽忆潜龙卫密报:
“敌阵中有一面残旗,蓝底白狼,疑为蓝玉旧部。”
他心头微震,却不动声色,传令:
“炮阵缓进,神机左哨先放一轮,试其锋。”
三、血书再现
七月望夜,明军前锋瞿能夜袭敌营,焚其辎重。
火光中,一老卒扑向明军,高叫“奉蓝大将军遗命献书”。
朱允樋展卷,血书仅数行:
“若大明再至捕鱼儿海,
请代蓝玉问天子一句:
‘鸟尽弓藏,可悔否?’”
落款——“蓝玉麾下残兵共泣血”。
四、狼烟下的交易
血书未干,北元使者已至。
来者身披狐裘,却是汉人面孔,自称“鬼力赤丞相刘哈剌”。
刘哈剌献上一只鎏金铜匣,匣中乃洪武二十三年蓝玉帅印。
“吾主愿以此印换十年岁币,且割哈拉和林以南千里牧场。”
朱允樋沉默良久,忽问:
“二十年前,蓝玉被诛,你等为何仍携此印?”
刘哈剌伏地大哭:“蓝公无罪!我等苟活,只为候一明主。”
五、捕鱼儿海大战
八月初三,晨雾弥漫。
明军列阵于捕鱼儿海南岸,北元军背水而阵。
朱允樋亲擂战鼓,火器齐发,烟焰涨天。
狼骑三次突阵,均被神机炮击退。
午时,鬼力赤亲率铁骑冲中军,朱允樋拔永乐剑,率龙武亲军逆击。
两军鏖战至酉时,北元军大溃,鬼力赤仅率百余骑北遁。
六、血色遗诏
战后,朱允樋于蓝玉旧帐中,掘得一石函。
内藏朱元璋手书遗诏:
“蓝玉勇略冠世,然骄横难制。
若其子孙能率旧部归顺,赦其罪,封世袭侯,仍镇漠北。
若违此诏,子孙不得返中原。”
朱允樋读罢,良久无语。
当夜,他于营中设灵,遥祭蓝玉,焚遗诏于火盆,喃喃道:
“皇祖既悔,朕当补过。”
七、狼旗伏诛
溃逃途中,鬼力赤被部下所缚,献于明军。
朱允樋问其愿降否,鬼力赤狂笑:
“草原无降王!”
遂被斩于哈拉和林南郊,血溅狼旗。
八、封狼居胥
八月十五,朱允樋勒石于狼居胥山,铭曰:
“大明永乐三年,皇帝亲征,大破北元,斩鬼力赤,复蓝玉之耻。
自今而后,漠南无王庭。”
石背另刻一行小字:
“蓝公旧部,愿归者赦,愿留者给地,愿战者从军。”
九、尾声·龙旗南返
九月,班师。
大军至居庸关,朱允樋忽命停驾,独登关楼。
关外秋风猎猎,卷起狼烟残灰。
他取出那枚曾被蓝玉旧部奉上的帅印,轻轻抛下关墙。
铜印在乱石间碎裂,发出清脆之声,仿佛二十年前蓝玉的长笑。
朱允樋转身,龙旗南指,朗声道:
“朕不负蓝玉,亦不负天下。
自今而后,中原无烽火,草原无单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