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该如何活着,该如何度过这一生,又该如何选择,才能真正过好这一辈子?这个问题自始至终像一道无形的锁链,牢牢禁锢着我,成为了我最大的困扰与压力
焦虑不安如影随形,每一天,我都在试图让自己活得更好,但内心深处却始终恐惧着未来仍然会被我亲手弄得支离破碎
每当看到身边的人,或是网络上的陌生人展现出幸福的模样、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时,我那隐藏在表面之下的丑陋心理便毫无遮掩地暴露出来
心中翻涌的不只是羡慕,更多的是嫉妒——为什么他们生来就能拥有如此顺遂的人生,而我却不能?我一次次告诫自己,不要再这样想了,不要再暴露自己的卑劣与狭隘,可无论怎么挣扎,这种无法抑制的情绪依然吞噬着我
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它让我无法忽视那些与他人对比时刺痛心的落差。我也常常问自己,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什么要如此拼命地在这条路上奔跑?难道就没有人想过,也许你真的不是学习这块料吗?
“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但你怎么知道自己生来究竟有什么用?万一你不是那块料呢?万一别人才是那块料呢?”那你拼尽全力去努力,只是为了博取一个看不到希望,甚至可能充满绝望的未来吗?
前一天的课堂上,老师提到了一位他曾经教过的学生。那位女孩的父母曾存着他的电话号码,他们打电话询问是否还能复读,只可惜如今政策已不允许
不过这位女孩并没有因此放弃,她依然坚持走成人高考这条路,只为考取一个本科文凭。尽管多年过去,她仍未实现目标,却仍旧不愿妥协,说要一直坚持到考上为止
当时听完这个故事,我的第一反应并不是赞美她的毅力和坚持,而是满脑子充斥着疑惑:“一定要这么执着吗?难道不累吗?”一次两次尝试未果也就罢了,但她却一再挑战命运的重量,仿佛这已经不再仅仅是追求梦想,而变成了一种近乎偏执的执念。但是冷静下来后,我也隐约理解了她的一些苦衷
在那个落后又贫瘠的时代,大部分父母从孩子出生之日起,便将一种观念深深刻入我们的脑海:只有考上大学,才能拥有未来;只有进入高等学府,人生才有光明可言。于是,这种理念逐渐演化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执念,几乎渗透进每一个东亚家庭孩子的血液中
考不上大学,真的会死吗?似乎也未必,但它就像噩梦一般,缠绕在每个人心头,挥之不去
人们常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每当这句话传入耳中,就总有更多的声音在我耳边说:“只有学习才是唯一的出路。”那一刻,我心中那份信念开始摇摇欲坠。迷茫如潮水般涌来,将我吞噬;无措如荆棘遍布脚下,让我寸步难行
甚至很多时候,我都对学习本身产生了抗拒——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学校里的琐碎事务,还有那些新增的、莫名其妙的规矩,让我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越来越感到喘不过气。眼前的世界变得灰暗,希望如同风中的烛火,岌岌可危
“如果我是差生就好了。”这个念头不止一次闪过脑海。“即使不学,我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关系,至少还可以没心没肺地活着。”可转念一想,又觉得自己或许应该成为那个“好学生”,因为那样似乎就不会为一次考试失利而过度焦虑
然而,现实却残酷地告诉我,我不是差生,也不是优等生,只是一个曾经发过光,如今却黯淡无光的中等生。这种夹缝中的挣扎让我痛苦万分,想要放弃,但自尊却又像鞭子一样抽打在我的背上,逼迫我继续前行。就这样,我每天在矛盾与自我否定之间徘徊,看不到尽头
昨天晚上,当我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坐上车回家时,妈妈忽然开口:“伯伯想和你说说话,你愿意吗?”我点点头,答应了。车子刚停在楼下,妈妈便拨通了电话,随后把手机递给了我。听到伯伯熟悉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的一刹那,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珍珠,不受控制地滚落下来
我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因为伯伯总能带给我一种特别的亲切感吧。他的思想开阔,言行间透着宽容,每次与他交谈,都让我感受到一种难得的心安。一直以来,我对大人的话总是持怀疑态度。可每次和伯伯聊天,我都会破天荒地耐心听着,并且认同了伯伯所说的每一个字
他说:“你总是习惯把自己和最好的人比较,总是要求自己做到十全十美,却从未回头看看那些被你的努力甩在身后的人。其实,你真正需要关注的,不是站在顶峰的那一个人,而是那些仍在山脚攀登的人。当你一直盯着第一名,却发现差距大到无法弥补时,自然会感到崩溃。如果你始终坚持这样的标准,那么你真的会活得很累。毕竟,没有人天生就是完美的,也无需事事都与最好的人比较。第一名永远只有一个,如果无法达到百分百,那就从百分之十、百分之二十做起。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只要你尽力了,就足够了”
是啊,为什么我一定要将自己的目标定得那么高?为什么如此急于成长,而非选择放慢脚步?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害怕吧。害怕未来的自己会重蹈前半生的覆辙,无论是人际关系、家庭羁绊,抑或是社会施加的各种磨难,都曾如风暴般席卷我的生活,将我击打得体无完肤
没有人真正明白,我是如何熬过那段岁月的,也没有人知道,在那些漫长而漆黑的日子里,我究竟经历了什么。我真的失去学习的动力了吗?似乎并非如此。只是,我已经无法承受更多的打击了。我不想让自己的精神世界一次又一次崩塌,然后一次又一次艰难地重建,却始终无法恢复到最初的模样
就像一张被揉皱的白纸,即便你竭力展平,它也终究留有褶皱与折痕,伤疤永远都在。我急于长大,是为了渴望独立;急于赚钱,则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不想再成为他们的拖累
可我却感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疲惫——人生仿佛一败涂地,未来毫无盼头。我不得不承认,我的一些消极情绪受到了互联网的影响,但现实中的冷酷与无情,同样推波助澜,将我推向了这片阴霾之中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让我们窥见世界的美好,也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它的暗影。而正是因此,我才能突破对这个世界最初局限的认知
通过互联网,我看到了更为广阔的世界,接触到了那些曾经被我忽略的角落。人们总是唾弃它带来的弊端,但我却很感谢它。它让我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与脆弱,也教会了我坚韧与自省
后来,我也终于慢慢领悟了那句话的深意:人生需要为自己找到许多支点。只有这样,你才不会被过去的阴影所束缚,不会被那些曾经的伤痛一直要挟着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