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组委新闻发布厅的顶灯在樊振东视网膜上灼出一片虚白。混采区的麦克风阵列像一片金属丛林,法语、英语、中文的提问声浪里,他听见自己用标准的发言稿模板回应着“梦想成真”“感谢团队”,掌心的金牌却凉得像块冰。当镜头终于移开,他下意识地望向运动员通道入口——那里空空荡荡,没有那个总爱插着兜斜倚着墙等他的身影,也没有那个会举着保温杯挤过人群的声音。
“小胖!这儿呢!”
记忆突然在视网膜上叠出另一幅画面。2017年天津全运会的混采区,他刚打完男团半决赛,汗水还在顺着发梢往下滴,就看见阿九举着印着“八一”队徽的蓝色保温杯,张继科跟在她身后,用毛巾搭着半边脑袋,嘴角却噙着笑。那天他因为一个发球失误摔了拍子,现在想起来,手腕似乎还留着阿九当时按住他时指尖的温度。
“又使小性子?”阿九把保温杯塞到他手里,拧开盖子时冒起的热气扑了他一脸,“张继科刚才还跟我打赌,说你打完肯定得踹挡板。”
“我没踹!”樊振东梗着脖子反驳,却在看见张继科挑眉时泄了气,“就……拍了一下。”
“拍一下也是暴力行为。”张继科走过来,伸手揉乱他的头发,力道却很轻,“半决赛而已,战术没打出来就总结,摔拍子能摔出金牌?”他顿了顿,忽然压低声音,“不过那反手拧拉挺帅,下次接发球可以再大胆点。”
阿九在一旁“噗嗤”笑出声,伸出食指和中指,轻轻捏了捏他脸颊上的软肉:“行了行了,继科哥这是夸你呢。走,带你去吃队医熬的银耳羹,加了桂花蜜。”
巴黎的夜风透过新闻发布厅的落地窗渗进来,樊振东下意识地摸了摸脸颊。那里早已没有了当年被捏时的微麻感,只有胡茬蹭过指尖的粗糙。他想起阿九总说他“小胖又不胖,多可爱呀”,而张继科每次都在旁边帮腔:“就是,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训练量那么大,饿着怎么行。”于是每次队里喊着减肥的日子,他的餐盘总会被张继科夹进大半块鸡胸肉,阿九则会悄悄在他碗里多添一勺米饭,用眼神示意他“快吃,别让营养师看见”。
那些日子像浸在蜂蜜里的桂花,甜得发黏,却在某个节点突然凝固。全运会开幕前三天,八一队解散的消息像颗炸雷劈在他头顶。那天他坐在空旷的训练馆里,盯着墙上“八一”队徽的漆痕看了一下午,直到阿九带着医疗队推开门。她没多说什么,只是把带来的理疗仪摆在他旁边,拿出战术板,用红笔在上面画着他对马龙的技术分析图。
“看什么呢,傻小子。”阿九的声音带着惯常的利落,“队伍没了,人还在呢。你张继科哥刚给我打电话,把你半决赛到决赛的战术全列了张表,让我盯着你练。”她顿了顿,把战术板推到他面前,“来,先把这个发球套路过一遍,继科说你对上许昕,反手位短球得加旋转。”
那段时间阿九几乎陪在他身边。清晨陪他跑圈,中午盯着他吃饭,晚上在他医疗室陪着他做康复。有次他训练到深夜,累得趴在球桌上不想动,阿九端着泡面进来,把筷子塞到他手里:“吃完这碗面,我教你个张继科以前偷学的发球假动作。”灯光下,她额角的碎发被汗水粘住,侧脸的轮廓像张继科送他的那块底板一样,透着股韧劲。
决赛那天,他站在赛场边做热身,突然发现记分牌旁边的技术台后没有熟悉的队医身影。阿九穿着便服,手里拿着战术板,站在教练席的角落里,看见他望过来,立刻举起双手,给他鼓励。申请暂停时阿九给他拧好水,递给他毛巾最后鼓励说到“冷静!打前三板!”。当他拿下最后一分,全场沸腾时,他下意识地望向教练席,阿九已经扔掉战术板,跳起来朝他挥手,眼睛亮得像有星星。
颁奖仪式结束后,还没拍集体合照其他队员陆续离场,摄影师喊住他拍单人照。他站在领奖台前,手里攥着金牌,突然觉得空落落的。就在这时,阿九“噔噔噔”跑上台,一把拿过他手里的奖杯,又把金牌挂在~自己脖子上,然后站到他身边,对着镜头笑得灿烂:“来,小胖,笑一个!冠军得有冠军的样子!”闪光灯亮起的瞬间,他听见她低声说:“看见没,这金牌多亮,比你张继科哥那块雅典的还亮。”
后来在餐厅,阿九给他夹了一大块红烧肉:“赶紧吃,瘦得都能看见锁骨了。”她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忽然叹了口气,“以后啊,可能没我和你继科哥在身边盯着了。但你记住,不管在哪儿,遇到事儿别自己扛着,知道吗?”
离别是在机场。阿九把一个绣着“平安”的红色香囊塞到他手里:“我妈给我求的,给你吧。”然后她张开双臂,用力抱了抱他,“好好打球,好好吃饭,别让我们担心。”她的肩膀很暖,拍在他背上的力道,像极了小时候他摔倒时母亲的安抚。张继科站在旁边,递给他一个新底板:“老牌子,给你开了刃,试试手感。”他没拥抱,只是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以后就是扛大旗的人了,别怂。”
巴黎的金牌在掌心发烫。樊振东走出新闻发布厅,夜风吹散了人群的喧嚣。他拿出手机,翻到那个早已不再更新的朋友圈,背景图还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后,三人在奥运村的合照——张继科勾着他的脖子,阿九站在旁边比着剪刀手,他笑得露出一口白牙,脸颊上还留着被阿九捏出来的红印。
“继科哥,阿九姐,”他对着屏幕轻声说,“我拿到金满贯了。”
手机屏幕漆黑,没有回应。但他仿佛又听见阿九的声音,带着笑意:“知道啦,我们看着呢。快回去休息,明天还有训练,听见没?”
远处的埃菲尔铁塔亮着灯,像一座巨大的灯塔。樊振东握紧了口袋里的金牌,转身走向运动员村。身后的灯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而他知道,那些曾经照亮过他的身影,从未真正离开。他们在他的骨血里,在每一次挥拍的弧度中,在每一声“加油”的回响里,成了他永远的引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