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畅发来快讯:“茗世,通行证已备好,可以在官网查询。预备运输箱开始投放。”
“收到。”吴茗世回复。
箕水豹天环10城内侧,一个投放口打开,运载壳内有三百个携带微型电脑的运载箱,运载壳电脑按预先设置的程序控制推进器,把运载壳推向地表。它的外壳在大气层被烧得红热,但是壳内部的隔热层保护运载箱安然无恙。它一头栽进平流层下的攻击性粒子壳,横冲直撞的带电粒子辐射和电磁脉冲砸在芯片上,温度瞬间冲到2000度,几乎是一瞬间运载壳电脑就报废了,与此同时运载壳裂开,里面的小运载箱四散纷飞,它们中一小部分不幸砸在了硬质地面上摔得粉碎,不过大部分成功通过形变缓冲,保护了内部的电脑,同时摔开了电脑外的铅钢盒,铝箔和棉垫,信号发射器启动。运载箱下伸出钻头钻孔,向地面灌入一个钢钩,把箱子死死钉在地上。这个过程只消耗了4小时。
吴茗世背上自己惯用的容量巨大的背包,乘专车前往心月狐区12城,在运输站和庞大嘈杂的人流分离,走向一个无人的通道,这里鲜有人来,灯光昏暗,站台里保安昏昏欲睡。
吴茗世向他递上通行证,“你好,我预约的电梯。”
保安惊讶地抬头,结果通行证,喃喃道:“居然有人来?”
穿过昏暗的走廊,彼端是光亮的登梯口,已经有工作人员在等候,他们全面检查了吴茗世的行李,帮她把行李放到了电梯的固定箱里。吴茗世走进电梯,躺在电梯中央的软躺椅上,工作人员为她扣上手腕,脚踝,腰部的皮带,把她牢牢地固定在躺椅上。
工作人员离开了,电梯门关上,室内只剩下吴茗世呼吸的声音。
电梯播放录音:“中午好,吴茗世女士,落地电梯即将启动,接下来是乘梯须知……”
电梯“哐”地抖了一下,接着是电机的声音,失重感袭来,四肢和腰部的皮带勒的他有点痛,感觉越来越强烈,整个人几乎要悬在半空,只靠着几根绳子固定身体,就这么经过了大约两个小时左右,周围的温度开始升高,她进入大气层了,电梯外层与空气剧烈摩擦产生高温,空调呼呼运转勉强维持电梯内的温度,又过了大约一个小时,吴茗世听到“砰”的一声,电梯内的照明全部关闭,空调也停止运行。
电梯的控制电脑被粒子壳击毁了。不过在天环处还有控制绳子的终端,她不用担心失速,只不过接下来要受一点苦。
电梯内的温度开始失控,逐渐上升到了40度,吴茗世头昏脑胀汗如雨下,过了一会,温度开始降低,一股大力把吴茗世按在座椅上,电梯在减速,隐约中能听到钢索摩擦的尖锐声音。
她闭上眼睛,试着睡着来减轻痛苦。
三小时后。
“哐!”
吴茗世知道电梯落地了,但是还不能走,要等电梯外壳冷却下来,地面接应台会帮她打开电梯。
半小时后,电梯外传来机械运转的声音,电梯门打开,清凉的空气涌入。她解开身上捆绑的皮带,肌肉还是酸软的,出发前贴的冰凉贴缓解了中暑的症状,但她还是头晕,缓解了一下,她拿上背包,走出电梯。
机械女声说:“欢迎来到多瑙河畔,吴茗世女士。漫长的非洲反气旋笼罩欧洲造成的异常高温已结束,15日起将迎来一轮降雨过程,部分地区气温降幅可达15°C,气温预计平均在15度。预测下下周会有风暴......”
吴茗世穿上外套,拖着核动力钻,打开接应台的门,迎面吹来带着草木气息的风,有点凉,平原很广阔,蓝天万里无云,仔细看可以看得到天环,像是超清屏幕上损坏的一线。
她拿出地图和罗盘,在地图上标注了所在欧罗巴33号接应台的位置,在贝尔格莱德。古多瑙河——或者多瑙盆地在东南方向,不过她的目的地是西北方向的布达佩斯。
吴茗世向北走,一边拍摄周边植被的状态。六百年,前一颗一亿五千万吨TNT当量的氢弹落在多瑙盆底,蕈状云冲上170公里的高空,高度是珠穆朗玛峰的20倍,莫斯科的居民看见地平线上出现第二颗太阳,一面黑色的墙升起。爆心方圆两百公里内的一切都开始融化,人和动物直接汽化,多瑙河系在一瞬间蒸发,同时引发芮氏地震规模7~7.25级的地震,北半球无线电瘫痪,27小时后才恢复。地球另一端所有点人同时听到了一下灯泡碎裂的声音。这场爆炸震撼了全世界,也就是在同年,亚美同盟向对流层顶抛出了粒子壳,所有高空飞行器在空中都会立马报废。
沐风栉雨,现在这里再次绿草如茵,有芦鹀的啼叫。
接下来是漫长的跋涉,借助腿上的助步器,吴茗世走得很快,第二天傍晚就抵达了前纳维亚联盟的匈牙利区边境。她原地扎营,夜晚的匈牙利草原上传来母鸡叫一样的咯咯声,是豺狼在叫。幸亏她的帐篷上复合材料制作的,不用担心野生动物。
第二天她在天刚亮时收拾出发了,草原上有很多不怕人的大角灰牛,吴茗世甚至可以靠得很近地拍照片,它们只是吃着草看她一眼。但吴茗世不敢在它们身边逗留,它们的粗大的角有将近一米长,尖端让人望而生畏。这些大角灰牛不算是这里的原生生物,在遥远的公元9世纪匈牙利人从远东迁徙到哥尔巴阡盆地的时候把它们带来作为使役和肉用家畜。最早使用时拉车和田间耕作。后来的用途是观赏和食用以及基因的保护。
一直到现在大角牛肉还是名贵的牛肉风味。吴茗世在之前去过汉海首都房日兔1城,在那里的菜单上还见过大角灰牛风味的牛排。
一路往西北前进,在下午吴茗世按照计划抵达了索尔诺克,沿着裂开的沥青路走,逐渐看到了破败的城市,高大、俗丽凌乱的前现代巴洛克建筑坍塌了大半,走进城市内部,越发高大的垂直城市高楼遮挡阳光,空气中有凉意,破碎的窗户黑洞洞,墙壁裂缝中生长植物。
这种地方很容易藏人,有危险,但拍摄的欲望胜过了担忧,吴茗世还是往繁华区走。她拍到的照片卖给建筑学从业人员还能赚一笔。
这里的墙面风格化非常明显,檐部水平弯曲,像丝绸一样堆叠流动,充斥着繁复浮夸的装饰和图腾,吴茗世认得几个 。左边楼房上有“使人敬畏的舵柄”,其他地方还能见到“罗盘”和象征日出女神的山谷百合,“琅得什”和“维丝娜”的传说等等,它们都来自北欧神话,纳维亚联盟的发源。纳维亚主义认为神话是北欧各国的文化羁绊。
高空通道在大厦间穿行,看起来摇摇欲坠,路灯统一地向西北方向有一定角度的倾斜,前面有一座倒塌大厦形成的山包,山包上落着午后的阳光,吴茗世从阴影处看它,闪闪发光。
城市里出现人的概率比较高,吴茗世不打算走上山包,那样容易被人发现。
突然她听到了一点窸窸窣窣的声音,不是鸟或者小型动物。
除了鸟可能筑巢,城市内部没有什么动物需要的东西,吴茗世收起相机,拔出枪。
一只貂熊穿过马路窜到对面。
貂熊一般在树林里生活。吴茗世仔细聆听,模模糊糊地在自己的呼吸声之外听到了一点点…其他的声音。
吴茗世悄悄躲在一辆破车后面,远远地听到了人声。她关掉了枪的保险。
像是印地语,她大学学过一点,但是几乎没用过。
人声近了。
她探头,一眼看到两个人正在山包顶上,往下走,两个男人,身上各有一把长枪,看起来像冲锋枪。两个人身上穿着红绿布拼成的衣服,破破烂烂。
其中一人向貂熊跑的方向走,另一个人跟在后面,两个人拉开了距离。吴茗世举枪站起来,手里的枪轻轻响了一声。落后的那个人悄无声息地倒下了。第二枪正中前面那个人的头,他也倒下了。
吴茗世快步上前,用刀把他们头里的子弹挖出来,用纸巾包着在脚底踩了几下,纸巾变得脏兮兮,吴茗世把它们扔到隐蔽的角落里。
两个人身上没什么东西,兜里有一些面包,看上去是土制的,他们在附近有集群。他们没有得记忆病吗?他们说怎么活下来的。
突然又有声音,急促密集,吴茗世拔腿就跑,远离了山包,走上一个连接着空中通道的大厦。她躲在一个放着柜子的窗户后面,拿出望远镜,有人从西北方向来,他们全副武装,穿着制式装备,手里拿着核聚变枪,那几个人靠近并检查了尸体。看上去像斯堪环的人。没有发现自己丢的子弹。
吴茗世拿出相机,拍下照片。
那队人警戒着向四周搜寻,有人向吴茗世靠近了,吴茗世马上起身,穿过布满灰尘的走廊,跑过摇摇欲坠的空中通道,离开了索尔诺克。
她绕了一个大弯,继续往西北走。为什么斯堪环的人会出现在这里?他们应该跟那两人没有关系,穿着完全不同,两个死人身上也没找到有相关点东西。而且两对人距离有点远,也不该是带路的关系。巧合吗?果然靠近城市就是危险,她不应该贪图那一些距离和照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