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宣传场挤得水泄不通,记者的话筒几乎要递到面前。***被问起和星爷合作的趣事,挠了挠头笑着摆手:“不好意思啊,粤语我听得不太懂,能不能用普通话?”
周星驰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转头用粤语跟记者聊起来,说的是拍摄时***吊威亚的糗事,逗得旁边的舒淇直笑,也跟着用粤语补充:“他当时吓得脸都白了,还嘴硬说‘我不怕’,结果下来腿软得站不稳。”记者们跟着笑,***在旁边虽然听不懂,见气氛热闹,也跟着嘿嘿笑,倒成了场有趣的插曲。
宣传间隙往北京赶,飞机落地时已是傍晚。周星驰没先去酒店,让助理开车绕去了嘉荔学校附近的小巷。远远看见嘉荔背着书包,和同学并肩走,手里还捧着本厚厚的书,时不时停下来跟同学说句话,长马尾在风里轻轻晃。他没上前,就坐在车里看了会儿,直到她拐进姑姑家的小区,才让助理开车去酒店——这丫头在北京适应得不错,比他想象中沉稳。
第二天和文章一起接受采访,聊到电影里的父女情,文章笑着说:“星爷,我看您戏里对孩子挺凶,现实里肯定不是吧?”
周星驰端起水杯抿了口,嘴角弯了弯:“凶也分时候。大女儿在加拿大学金融,打电话总跟我算‘账’,说我公司哪笔开销该省,我倒被她凶;小女儿在北京,上次视频说写了篇关于老北京胡同的作文,拿了年级第一,跟我显摆,那时候就舍不得凶了。”
“那您这是‘严父慈心’啊。”文章笑,“我家孩子也这样,调皮的时候想揍,乖的时候又心疼。”
周星驰点头:“都一样。以前总觉得孩子小,盼着她们长大,真到了各奔东西的时候,又总惦记——嘉荔在北京爱吃姑姑做的炸酱面,我昨天路过超市,还想着给她带点香港的虾酱,又怕她不爱吃。”
话没说完,手机震了下,是嘉荔发来的消息:“爸,我作文被老师贴在宣传栏了,拍给你看!”后面跟着张照片,字里行间都是胡同的烟火气。他举着手机给文章看,眼里的笑藏都藏不住——跑宣传再忙,孩子这点小事,总比票房数字更让他记挂。
2022年的尾巴悄悄溜过,转过年中秋,院子里的桂花树又开得热热闹闹。南希正往石桌上摆月饼,回头看见嘉豪从外面进来,手里还抱着个篮球,额角沾着汗,个子已经窜得比周星驰还高小半头——眉眼像极了年轻时的周星驰,清秀又周正,只是性子温文尔雅,不像他爸年轻时那般跳脱。
“刚打完球?”南希递过毛巾,“快擦擦,你姐们儿都到了。”
嘉豪笑着应了声,刚擦了把脸,就听见门口传来动静。嘉敏拎着个行李箱站在那儿,留了头及肩的卷发,穿件简单的白衬衫,笑起来眼睛还是眯成缝,却比十六岁时多了几分干练:“妈,我回来啦!”身后跟着奶奶,老人家精神头十足,手里还攥着给嘉豪带的加拿大巧克力。
“可算回来了!”南希迎上去拉她的手,“在那边学了这么多年,回来可得让你爸请你吃顿好的。”
正说着,嘉荔也挽着姑姑的胳膊进了院。她穿条素雅的长裙,长马尾换成了低低的发髻,手里捧着本刚拆封的书,见了人轻轻弯眼笑:“爸,妈,我也到了。”北大毕业回香港这半年,她在姑姑的出版社做编辑,身上添了股书卷气,亭亭玉立的样子,看得南希直点头。
周星驰从屋里出来,手里捏着个刚剥好的柚子,看见三个孩子站在一块儿,突然笑了:“行啊,都长这么大了。嘉敏回来正好,你之前说想进公司实习,明天跟我去看看;嘉荔这书呆子,回来也别总闷着,带你弟去逛逛;还有你,”他拍了拍嘉豪的肩,“高考报了医学系,以后可得真下苦功,别跟你姐似的,以前写作文总偷懒。”
嘉敏不服气地哼了声:“爸,我现在算财报可比写作文厉害!”嘉荔笑着帮腔:“姐在加拿大拿了奖学金呢,爸你别老说她。”嘉豪也凑过来:“爸,我跟姐学了点理财,以后我的学费我自己规划。”
院子里又吵起来,可这吵闹里满是热乎气。南希把最后一盘莲蓉月饼摆好,抬头看周星驰正被三个孩子围着问东问西,桂花落在他发间,他也没察觉,只笑着应着。晚风带着桂花香吹过来,月饼的甜香混着孩子们的笑声,比任何时候都让人觉得踏实——孩子们散了又聚,不管走多远,总能在这院子里,凑成一桌圆满的中秋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