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春,苏州纺织厂筒子楼的油烟味裹着槐花香在走廊游荡。宋莹拎着搪瓷饭盒拐过楼梯口时,正撞见黄玲抱着寿糕礼盒往家走,四岁的芷欢蹲在台阶上数蚂蚁。
"妈妈,蝴蝶飞进阿姨的盒子里啦!"小团子突然蹦起来,碎花裙摆扫过黄玲的裤脚。宋莹慌忙拽住女儿:"当心撞坏阿姨的东西!"
黄玲低头看见小姑娘辫梢的野菊花,忽然想起婆婆寿宴要用的装饰,蹲下身柔声问:"小朋友,这些花是在哪采的呀?"
"在张爷爷的窗台偷的!"芷欢从兜里掏出把蔫巴巴的野菊,忽然踮脚插在寿糕丝带上,"给寿星奶奶戴花花!"
宋莹正要训斥,却见黄玲怔怔望着那簇野菊——昨夜丈夫庄超英还说寿礼太寒酸,此刻歪歪扭扭的野花倒让素色礼盒生动起来。她摸了摸芷欢发烫的小脸:"谢谢你呀,小..."
"我叫欢欢!"小姑娘突然把耳朵贴在礼盒上,"阿姨听!里面的蛋糕在唱歌!"她哼起自编的调子,口水沾在玻璃纸包装上亮晶晶的。
这童趣的画面被楼上摔盆声打断。林栋哲光着屁股冲下来:"妈!王婶又骂我尿床!"宋莹手忙脚乱去抓儿子,搪瓷饭盒"咣当"砸在黄玲脚边,油渍溅上她新做的千层底布鞋。
"对不住对不住!"宋莹掏出手帕要擦,黄玲却先弯腰捡起滚出来的茶叶蛋。芷欢已经掏出块灰扑扑的手绢,蹲在地上认真擦鞋面:"阿姨的鞋像小船,载着欢欢去摘星星。"
黄玲被逗笑了,正要说什么,却见女儿筱婷怯生生从转角探出头。芷欢眼睛一亮,举着野菊花跑过去:"姐姐当新娘!"她踮脚往筱婷耳边簪花,两个小脑袋撞在一起咯咯笑。
"要不让欢欢带筱婷玩会儿?"宋莹揪着扭来扭去的林栋哲,"省得这小子又闯祸。"
黄玲望着黏在一起的孩子们,迟疑地点点头。芷欢立刻牵起筱婷往水房跑:"我们去给蚂蚁做花轿!"
(转场:黄玲婆婆家厨房)
油锅里翻腾的鲤鱼熏得人睁不开眼,黄玲抹了把额头的汗,听见正厅传来婆婆给图南夹菜的声响:"多吃点,将来考状元!"
"妈妈,欢欢说寿星要吃糖..."筱婷举着块化了的牛奶糖进来,被黄玲慌忙拦住:"奶奶牙口不好,咱们自己留着吃。"她忽然发现女儿辫子上多了个草编蝴蝶结。
正厅爆发阵阵哄笑,黄玲把最后的鸡汤盛进搪瓷盆。转身时差点撞到个毛茸茸的小脑袋——芷欢抱着个豁口酱油瓶,里面插着三支野菊花。
"欢欢来借星星!"小姑娘神秘兮兮地招手,黄玲跟着蹲到灶台后。芷欢蘸着酱油在地上画圈:"这是月亮门。"又撒了把盐粒,"这些是碎星星。"
筱婷眼睛发亮地加入,两个小女孩用火柴棍在盐粒间划出道道银河。芷欢突然掏出寿宴上的冬瓜糖,掰成小块摆成兔子形状:"玉兔来给寿星捣药啦!"
厨房木门"吱呀"推开,婆婆尖利的声音刺进来:"磨蹭什么呢!还不..."骂声戛然而止——老太太看见黄玲跪坐在地,三个沾着酱油渍的"星星"在她裙摆间闪烁。
"奶奶吃糖!"芷欢举着沾灰的冬瓜糖蹦起来,野菊花从发间滑落。老太太被塞了满手糖块,竟忘了训斥。正厅传来林栋哲的哭喊,宋莹冲进来捞起女儿:"小祖宗!你把王会计的假发套藏哪了?"
黄玲望着母女俩旋风般离去的背影,突然发现灶台上留着用酱油画的歪扭笑脸。她悄悄把冬瓜糖塞进女儿嘴里,盐粒银河在阳光下泛着细碎的光。
(次日清晨)
宋莹在公共水房搓洗床单时,窗台突然多了个铁皮盒。打开是整整齐齐的野菊花,下面压着张字条:"给欢欢编花环——黄玲"。沾着油墨的纸角还画了个火柴人牵着小女孩。
梧桐树的影子在水泥地上摇晃,筒子楼里响起第一声自行车铃。芷欢顶着乱蓬蓬的头发冲出来,发间别着昨夜黄玲偷偷编的雏菊花环,像戴了顶小小的皇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