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压力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打乱了中学生们原本平静的生活。填鸭式的教学和无尽的题海战术,让这些年轻人感到疲惫不堪。为了舒缓压力,他们纷纷转向文学——诗歌、小说,甚至自己动手创作,试图在文字的世界里找到一丝慰藉。
校园里的文艺气息愈发浓厚,刚上映的新电影、刚发表的小说,还没等家长们反应过来,高中生们就已经热烈讨论开了。作为思想最开放、感知最敏锐的一代,他们总是最先接触到这些新鲜事物,仿佛抓住了一丝属于自己的自由。
庄超英只能采取最笨的办法,在班级里一遍又一遍地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他每天不厌其烦地重复着相同的话语,严禁学生在黑板报或班报上抄写任何与爱情有关的内容。
此外,他还安排了值班表,老师们轮流在上下学时间守在学校门口的自行车棚附近,时刻警惕着任何可能的早恋迹象。
某天傍晚,当庄超英埋伏在自行车棚旁的树丛中时,芷欢抱着一个麦乳精罐悄悄溜进了教师办公室。她将没收来的小报小心翼翼地剪成碎片,用野菊花汁重新黏贴成花瓣形状,再偷偷塞回学生的课桌里。“这是诗歌蝴蝶!飞进日记本就不会被老师抓啦!”她轻声低语,随后又用蛇瓜皮刻了一个“解忧信箱”,挂在梧桐树上,“把迷茫写成野菊花语,换一朵萤火虫答案!”
此时,英语老师递给他一本刚刚从班上没收的手抄小报。“老庄,我昨天收的,你看看。”
庄超英瞥了一眼标题:“迷茫”、“苦闷”。耳边突然传来蚊子嗡嗡的声音,他不禁苦笑,心想:“我一把年纪了,蹲在这儿也觉得迷茫,也很苦闷啊。”
英语老师似乎察觉到了他的无奈,低声说道:“以前没高考的时候,学生们都盼着高考。现在有了上升渠道,反而觉得学习枯燥、生活千篇一律,开始迷茫了。”
庄超英草草地翻看了一遍,将小报还给英语老师:“还给学生吧,只是些迷茫和抱怨,很正常。”
沉默片刻后,他轻声补充道:“我见过更……激烈的诗歌,质疑、叛逆、骚动……”
几天后,当英语老师再次没收情诗时,芷欢突然往纸页上撒了一把蚂蚁。她举着放大镜,故作惊讶地喊道:“老师看!蚂蚁骑士在搬运真心话!”只见那些小蚂蚁拖着“我喜欢你”的句子缓缓爬向窗台上的野菊花。芷欢趁机撕下后半句“的作文本”补全:“它们只是喜欢学习!”
英语老师瞠目结舌,喃喃自语:“这才几年啊,孩子们怎么就不珍惜好好读书的机会呢。”
多年后,庄超英整理旧物时,一片泛黄的蛇瓜皮书签从书中滑落。阳光透过上面“喜欢学习”的刻痕,在退休证上投出一缕心形的光斑。耳畔仿佛又响起了那稚嫩的童声:“叔叔,蚂蚁骑士说迷茫是未成形的诗。”窗外,梧桐树上的野菊花信箱在风中轻轻晃动,仿佛仍有少年的心跳在其中悄然寄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