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曾经说过,为了国家战死是一件荣耀的事,我也这样认为。
所以对于死亡,我并不陌生,也并不抗拒。
我曾经幻想过死亡后的世界,虽然书中告诉我,这个世界是科学的。但当一个人默许了自己的思维进行发散时,往往得到的想法总是天马行空。
这是人类的浪漫。这是思想的诗篇。
但我从没想过是这般模样。
我好像从身体里出来,然后在这幅肖像上得到了新的居所。
或是暂居,或而永存。
这与我所想的魂归故里实在不搭边。
于是我又想起了母亲曾对我说的话。
那是在春燕八九岁的时候,她说她看见了父亲,
父亲在门外。
我那时已经是个小少年了,听到她尚且含糊的话,想都没想就夺门而出。远处是黄河奔涌,近看也是熟悉的邻里乡亲,什么都有,却什么都没有。
那一天,是母亲收到遗书的第二天。
春燕妈妈,是爸爸、爸爸!
在母亲回来后,春燕拉着她重复了一遍对我说过的话。
我上前把她抱了起来,往她嘴里放了一小片锅角。
耀妈,您别听她乱讲,咱吃饭吧。
我怕春燕的童言童语勾起母亲的悲伤,腾出一只手拉开板凳让母亲坐下吃饭。
但母亲只是这么呆呆的看着春燕。
母亲小妹啊,你看到你爹啦?
我听到母亲的话,心中担心又着急。
耀妈!春燕乱说的。爹他…爹他已经死了!
我想当时我的表情一定皱皱巴巴的,要不然母亲怎么会在看了我一眼后别过头偷笑?
跟我想的不一样的是,母亲并没有因为受到了打击而崩溃。
她那双因为农活而生满老茧的手温柔的拉过我,让我坐在了那把椅子上。
母亲小耀啊,妈问你,你觉得人没了之后还能再见到吗?
我理所当然地摇摇头。
耀书上说了,人死不能复生,世界上也没有鬼!
原谅我的语气有些急切吧,这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在得到知识后的坚定。
我仍记得母亲听完我的话的表情,那是一种很轻浅的笑容。
她在怀念。
母亲妈小时候啊,也说过这样的话。
她摸了摸一旁还在啃锅角的春燕,眼睛虚虚的看向前方。
母亲那时候你爷爷刚走,你小姨也说她看到了爷爷。妈当时也不信,然后啊,你奶奶就跟妈说,人呢,赤条条的来到这个世界,去世时,也要赤条条地走。
母亲银钱房子带不走,遗憾也是。
母亲说完这句话,又看向春燕。
母亲小妹啊,你爹他来看你的时候,是不是很开心啊?
春燕听见母亲的话,先瞅了一眼我,见我呆呆坐着,这才把锅角放下,扑进了母亲怀里。
#母亲爹,开心,爹,在笑,小妹也笑,就哥哥,哥哥不信小妹!
那是她才多大,居然还会告状。
母亲将她搂在怀里。
母亲因为咱们小妹啊,就是爹不舍得的啊,你爹心里惦记着,睡在那么远的地方,当然要回来看一眼啊。
母亲看一眼啊,就没有遗憾咯,就走啦
我依旧不太相信,觉得我到底比母亲多读了几年书,于是反驳道:
耀那我为什么没看到?
母亲听到我的话,也伸手搂过我。
母亲因为咱们小耀啊,已经是个大人了。你爹跟小妹说再见,小妹会觉得他还会回来,他还没有走远。可是小耀啊,你不是,你知道那是永别,你不会舍得让他走的,妈也不会。
但他得走了,他也不舍得看他的妻子和孩子哭泣。
这是遗憾。有了遗憾,他就走不了了。
….在六年后的今天,母亲的话又一次点醒了我。
所以,妈妈,我也有遗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