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师徒恋加穿越
本书标签: 穿越  陪伴  深情     

第99章器以载道

师徒恋加穿越

长安的夏日蝉鸣渐密,茶铺的生意却越发红火。

  清晨,白璃站在柜台后,看着小柱子熟练地碾茶、调汤,茶雨瑶精心准备茶点,苏小姐帮忙招呼客人,心里满是欣慰。淡墨从里间走出来,手里捧着刚写好的茶经注疏:"今日我们来谈谈茶器。"

  "茶器?"白璃眼睛一亮,"你是说制茶的器具?"

  "是。"淡墨将注疏放在案上,"茶器虽小,却承载着茶道的精髓。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好的茶器,再好的茶叶也泡不出好味道。"

  茶雨瑶凑过来:"那我们都该学学制器?"

  "正是此意。"淡墨点头,"我已联系了终南山的陶匠,他愿意教我们制陶。"

  一周后,终南山的陶窑前。

  白璃和淡墨站在陶轮前,看着老陶匠王大爷演示拉坯:"制陶要先和泥,要和得均匀,不能有气泡。"

  王大爷将泥团放在陶轮上:"然后是拉坯,手法要轻,要稳,心要静。"

  白璃试着转动陶轮,泥团在她手中变形:"王大爷,我总是控制不好力度。"

  "慢慢来。"王大爷握住她的手,"用心感受泥的性子,它会告诉你该怎么走。"

  淡墨在一旁认真记录:"拉坯要'慢、稳、匀'三字诀,力度要适中,不能太急。"

  午后,学员们也来到了陶窑。

  小柱子看着泥团在王大爷手中变成茶碗,惊叹不已:"原来茶碗是这么做的!"

  "是啊。"王大爷笑着说,"每个茶碗都有自己的脾气,要顺着它的性子来。"

  茶雨瑶拿起一个未完工的茶壶:"王大爷,这个壶嘴怎么捏?"

  "壶嘴要顺着手的弧度,不能太直,也不能太弯。"王大爷手把手教她,"要像抱婴儿一样,轻柔而有力。"

  回到长安,学员们开始尝试制陶。

  小柱子坐在陶轮前,额头上冒着汗:"姊,我这个茶碗总是歪歪扭扭的。"

  "没关系。"白璃鼓励他,"多练几次就好了。制陶和做人一样,要沉得住气。"

  茶雨瑶的茶壶捏得有模有样:"阿姊,你看这个壶嘴,是不是很对称?"

  "很不错。"白璃点头,"继续努力。"

  一个月后,学员们的作品出炉了。

  小柱子捧着自己做的茶碗,虽然有些瑕疵,却很用心:"姊,这是我做的茶碗,虽然不好看,但我会继续练习。"

  "已经很好了。"白璃接过茶碗,"这是你的心意,比什么都珍贵。"

  茶雨瑶的茶壶更精致些:"阿姊,这个壶可以装茶吗?"

  "当然可以。"白璃试了试,"虽然有些粗糙,但已经具备茶器的基本功能了。"

  茶铺里多了个新角落——学员们的陶艺作品展。

  每个茶碗、茶壶都贴着标签,写着制作者的名字和心得。

  "这是小柱子的'静心碗',他说做这个碗让他学会了沉静。"

  "这是茶雨瑶的'如意壶',她希望每个用这个壶喝茶的人都能如意。"

  学员们围着展台,脸上满是自豪。

  深秋的一个下午,王大爷专程来到长安。

  他带来了自己烧制的精品茶器:"这些都是我亲手烧的,送给你们茶铺。"

  白璃接过一套精美的茶具:"王大爷,这太贵重了!"

  "不贵重。"王大爷摇头,"这些都是我用心做的,希望能帮到你们的茶道传承。"

  淡墨检查着茶具:"做工精湛,釉色均匀,确实是上品。"

  当晚,学员们围坐在一起,听王大爷讲制陶的故事。

  "我做陶五十年了。"王大爷说,"从年轻时学徒,到现在两鬓斑白,从未想过放弃。因为我知道,这些茶器承载着茶文化,不能在我手里失传。"

  "王大爷,我们一定会将制陶技艺传承下去。"小柱子认真地说。

  "是啊。"其他学员纷纷表态,"我们会努力学习,不让您失望。"

  白璃望着王大爷,轻声说:"王大爷,您放心。我们会像您一样,用心做好每一个茶器。"

  王大爷点头:"有你们在,我就放心了。"

  第二天,白璃和淡墨开始研究新的茶器。

  "我想设计一款适合点茶的茶筅。"白璃在纸上画着草图,"要轻便,又要耐用。"

  "我来试试。"淡墨接过图纸,"可以加入竹子的元素,既轻便又有韧性。"

  两人一起研究、画图、修改,忙得不亦乐乎。

  学员们看到后,也加入了设计行列。

  小柱子设计了茶夹:"这个夹子要小巧,方便夹茶叶。"

  茶雨瑶设计了茶漏:"这个漏斗要精细,能过滤茶渣。"

  苏小姐设计了茶针:"这个茶针要精致,用来疏通茶壶嘴。"

  越来越多的创意涌现出来。

  "我们可以设计一套完整的点茶器具。"白璃兴奋地说,"从茶筅到茶漏,从茶夹到茶针,全部自己制作。"

  "好主意!"淡墨赞同,"这样不仅实用,还能体现我们的特色。"

  冬日的茶铺里,暖意融融。

  学员们围坐在陶轮前,认真学习制陶。王大爷在一旁指导,淡墨和白璃研究新的茶器设计,茶雨瑶和小柱子练习拉坯。

  窗外雪花纷飞,屋内温暖如春。

  年末,茶铺举办了一场"茶器展览"。

  展台上摆放着各式茶器:茶碗、茶壶、茶筅、茶漏、茶夹、茶针,琳琅满目。

  "这些都是我们自己设计和制作的!"小柱子自豪地向客人介绍。

  "太精美了!"客人们赞叹不已,"不仅能用,还能当艺术品收藏。"

  一位老茶客驻足在一套点茶器具前:"这套器具设计得很用心,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了点茶的需要。"

  "是的。"白璃介绍说,"我们根据点茶的工序,专门设计了这套器具,希望能给大家更好的点茶体验。"

  展览结束后,订单纷至沓来。

  "我们要批量定制这些茶器。"茶商们纷纷下单,"不仅自己用,还要作为礼物送给朋友。"

  "我们可以开个专门卖茶器的铺子。"茶雨瑶提议,"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茶器。"

  "好主意。"白璃点头,"我们可以叫'茶器斋'。"

  淡墨走过来,手里拿着新设计的茶器图样:"我设计了茶器的包装,上面印着茶经的名句。"

  "太好了。"白璃看着图样,"这样既有实用性,又有文化内涵。"

  除夕那天,茶铺里热闹非凡。

  学员们各自展示着自己的茶器作品,互相点评、学习。

  "小柱子的茶碗越来越圆润了。"

  "茶雨瑶的茶壶线条更优美了。"

  "苏小姐的茶针做工真精致。"

  白璃和淡墨站在一旁,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心里满是欣慰。

  "这一年,我们不仅传承了茶道,还传承了制器技艺。"白璃说。

  "是的。"淡墨握住她的手,"茶文化和制器技艺相辅相成,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窗外,烟花绽放,照亮了夜空。

  茶铺的灯火温暖而明亮,映照着每个人幸福的笑脸。

  风里飘来茶的清香,混着陶土的气息。

  那是长安的除夕,是茶族的除夕,是他们用真心浇灌的,最有意义的岁末。

上一章 第98章茶道争锋 师徒恋加穿越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00章槐下茶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