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殿下三思
本书标签: 古代 

线索

殿下三思

京城的薛府内,薛琼月一心想要厘清父亲的真实意图,以及整件事情背后的隐情。

  

  为此,这些天她竭尽全力地凭借父亲的旧部和军中关系四处探寻。然而,所获取的信息少之又少,她的探查举步维艰。

  

  可是距离白马寺上香那天已然过去许久,倘若自己再不采取动作,长公主那边无法交代,届时,她担心不仅公主会怀疑自己,还会直接向父亲下手。

  

  薛琼月决定冒险一搏,她伪造了一封家书,给远在边疆的父亲传递了一些虚假消息。她在信中告知,长公主打算于北昭各边陲设立新的军管署司,并且曾和郑则商议这些署司要具有直涉军伍操演及调遣之权。

  

  她知道这个消息传到父亲手中,他若是没有谋逆之意,那么此事对于父亲来说并不可畏。可倘若父亲真的存有异心,那么这个消息定然会让他方寸大乱。薛琼月心中惴惴不安,祈祷着父亲能坚守本心,不要做出什么糊涂之举才好。

  

  然则,薛均一接到她的消息,便做出了一连串失当的举动。并且,他的回信语气急切,再也不言儿女私情,只问长公主的详尽谋划。他停下了先前大规模的调兵行动,只暗暗调动了部分兵马,且部署稍显忙乱。

  

  萧琼月一直派寒洵暗中监视薛琼月的行动,她的一封家书让西北边疆的局势骤变。

  

  而早在前几日,前往西北边疆查探薛均计划的周密也写信告知了端倪。

  

  他悄悄传递消息回来,怀疑薛均的行动受到了其他势力的操纵。只是他不知道是薛琼月的假消息让他停止了动作,还是因为别的原因改变了计划。他言薛均最初的调兵之举也不像是他个人的谋划,西北边疆虽然长年征战,但是都是小打小闹,薛均这支军队兵力强盛,平日里根本用不着大动干戈的调兵遣将。

  

  薛琼月收到父亲的回信,内心如遭刀割。父亲绝非什么有野心之辈,为何会干出这等糊涂事来。她念起自己在西北军营中与父亲共处的点滴。明明那时父亲并无特殊行径,仅是爱往家中寄信,亦不过是些寻常的家书。

  

  不对,自己彼时尚处西北,家中亲人唯有祖母与一些旁支的叔伯,祖母对父亲一贯严厉,两人的关系并不亲密。而那些叔伯等人,父亲平常更不会和他们闲扯。那父亲的家书是给谁写的?

  

  思及此,薛琼月丢下手中的信件,径直冲向父亲的书房,她把箱柜翻了个底朝天。此时,她心中坚信,父亲的行为必定是遭人挑唆。然而翻寻了一夜,最终还是空手而归。

  

  但她并不气馁,再度给父亲回信。信中故意说起长公主的疑忌,并且透露了一些有关朝堂局势的敏感话题。薛琼月心中已经确定父亲是受奸人挑唆,她要继续观察父亲的回应,非得弄清楚这背后之人是谁。

  

  此时宫中,萧同钰和郑则也正为薛均的行动商量着对策。

  

  “这个薛琼月,果然有点脑子。”萧同钰阅罢寒洵送来的飞书,起身行至一侧的蜡烛旁点燃。

  

  “此举虽有效,却也容易置身险地。”郑则在一旁看着她的动作,眼眸中倒映着张纸燃尽后留下的缕缕青烟。

  

  “郑大人放心,薛小姐的安全至关重要,我已派人暗中保护,若有不测,定会护她周全。”

  

  萧同钰踱步至窗前,望着窗外的天空,语调沉凝:“眼下我们虽已掌握了部分线索,可这些线索杂乱无章。无从下手,还需多加查探,抽丝剥茧,只要找到关键所在,方能探及这背后的真相。”

  

  窗外艳阳高照,阳光的直射让萧同钰有些睁不开眼。想要把这些线索理清谈何容易,一步行差就会偏离原先的轨道。更何况现在不仅薛琼月以身入局,处境危险。周密更是远在边疆,他独自一人,敌众我寡。那样局势凶险之地,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绝境。

  

  薛琼月在薛府中焦急地等待着薛均的回信。这段时间里,她常常坐立不安,感觉自己被一只无形的大手遮掩住了耳目,让她迟迟无法窥见真相。终于,在一个阴雨连绵的日子,父亲的回信到了。

  

  她迫不及待地打开信件,仔细阅读着父亲的每一个字。然而,信中的内容并没有太多有用的信息,依旧是父亲急切地话语,询问着更多关于长公主计划的细节。

  

  薛琼月满心失落,将信件扔在一旁。她叹了口气,看着窗外连廊上不停落下的雨滴,心中压抑更甚。她走出房门,来到连廊下,脚尖轻轻试探廊外的水坑。

  

  “你干什么!”一个尖锐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薛琼月被吓的猛一缩脚,转头望去,是府上的丫鬟婆子在推搡着争吵。

  

  她皱了皱眉打算走远些,可突然听见有人说“这分明就是老爷的东西,你还敢说你不是偷的。”

  

  薛琼月脚步一滞,转身朝着争吵的方向跑去。

  

  待她走近,两人也发现了她,纷纷朝她低头问安。

  

  “怎么回事”薛琼月一路小跑,此刻还微微喘着些粗气。

  

  刚才说话的婆子连忙拉扯着一旁的丫鬟开口“小姐,这个小丫头胆大包天。趁老爷房里没人,她居然敢偷拿老爷的东西。”

  

  薛琼月的视线看向一旁的小丫鬟,只见她眼眶含泪,满脸的委屈之色,怀里还紧紧抱着一个小包裹。

  

  那丫鬟看见薛琼月打量她的眼神,嗫嚅着开口“我没有,这些都是王管家让我拿去丢掉的。”

  

  “你还敢胡说,王管家前两日就不在府里了。怎么可能安排你丢老爷的东西。”一旁的婆子打定了她偷东西,对这小丫头的话一再反驳。

  

  薛琼月看着那丫鬟怀里抱着的包裹,神色犹疑。她转头问那婆子:“王管家为什么不在府里?去哪了?”

  

  王管家是薛家的老管家,薛琼月出生时他就在薛府做活,一直跟着薛均,十分的忠诚。后来薛均被派去驻守西北,家中事务就都交给了他管。府中琐事繁多,王管家平时都不大外出,有事要出门也多是让小厮代跑。怎么会好几天都不在府里。薛琼月心中的疑虑变得更加的强烈。

  

  “说是北边庄子上出了事,王管家去看了,好几天也没回来。”那婆子温声回她,随后又看向那小丫头,声音陡然拔高“这丫头定然是偷了老爷的东西,现下被发现了,才胡乱攀咬王管家。”

  

  薛琼月伸抬手制止了她的话“好了这位妈妈,此事我已知晓,我来问她,你去忙吧。”

  

  那婆子听她这么说只好福了福身子点头称“是”,临走时狠狠瞪了眼一旁的丫头,咬牙切齿的说了句“小姐问话,你老实点。”

  

  待那妈妈走远,薛琼月才把目光转到小丫鬟的脸上“你别怕,我记得你,你是父亲房里的人。你实话告诉我,这东西到底是谁给你的。”

  

  薛琼月的声音温和,这小丫头看着弱不禁风,实则坚毅的很。若是她像刚才那位妈妈一样冲她大声责骂,只怕什么也问不出来。

  

  小丫鬟眼中泪花渐逝,她抽噎了一下,缓声回道“小姐,真的是王管家交代我,如果他不回来,就把老爷房里这袋东西拿去丢掉。”

  

  一个小庄子出了事,打发人去看即可。王管家却特意亲自前往,难道他根本不是去了北边的庄子?一连好几日未归,还特意交代丫鬟,若自己不回,就把老爷房里的东西扔掉。这些举动实在可疑,薛琼月不得不将这些事与自己当下要查的事联系起来。

  

  她盯着小丫鬟怀里的包裹,柔声道“那你知不知道这袋子里装的是什么?”

  

  小丫鬟摇了摇头。

  

  “这样吧,你把这袋子给我。等王管家回来,你只管回复他说东西已经丢了。”薛琼月笑着看她,提议道。

  

  “这......”小丫鬟还在犹豫,抱着包裹的手也没有松开。

  

  薛琼月继续耐心的哄道“你别怕,既然要你丢掉,定然是没用的东西。那妈妈说你偷拿,你若真是自己把这东西拿去丢了,不就坐实你偷盗的罪名了吗?你把东西给我,我去帮你丢,若是那妈妈再来找你,你便说东西是我丢的。她定然不敢再找你麻烦,好不好。”

  

  薛琼月几时这样哄过别人,她笑的嘴角发麻,才见那人颤抖着把手上的包裹递了过来。

  

  她满意的点头,冲她摆了摆手。自己则转身拎着袋子快步流星的回了房间。

  

  薛琼月回到房间先是关上了门,又合上了窗,四处打量了一番,确定无人后,才小心翼翼的打开了包裹。

  

  只看见一堆发黄的书信,信的内容隐晦,大多是父亲与另外一人交代西北边疆的形势、****等事宜。薛琼月心中暗道“果然如此”。

  

  从两人之间的对话中不难看出,父亲的行动一直受此人主导。

  

  薛琼月仔细研究这些信件,发现其中提到一个特殊的信物。这个信物的描述,让她想起自己那晚在父亲书房的暗格里翻到的一个东西。

  

  她又跑到父亲的书房,从暗格里掏出了那个物什。是一块质地温润的玉佩,上面雕刻着一只猛虎。与此同时,她还发现了一本写满了奇怪符号的小册子。

  

  原本模糊的感官渐渐清晰,一切的零散的线索串联成线。她手上拿着的,无疑就是能证明父亲背后之人存在的实证。只是她现在还不知道这些东西的主人到底是谁,不过,事情到这里,也该给长公主殿下一个交代了。

上一章 盟友 殿下三思最新章节 下一章 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