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穿越大秦:我助秦始皇一统天下
本书标签: 历史  历史故事  古代战争     

第三十九章:郑国渠乱象丛生,生擒魏国捣乱奸细

穿越大秦:我助秦始皇一统天下

时间:公元前 246 年

地点:郑国渠

郑国渠工地,热火朝天,劳工们如蚁群穿梭,号子声此起彼伏。郑国头戴斗笠,手持图纸,眉头紧锁,穿梭在各个工段,指挥若定。看似一切井然有序,可他内心却如油煎一般。

郑国暗自思忖,望着忙碌的工地喃喃自语:“韩国啊韩国,你怎就落到这般田地,我一家老小如今又身陷秦国,这可如何是好……” 话语间满是无奈与悲戚。自家人被秦国索要过来,他便知道,秦王这是要拿亲人做筹码,让自己彻底断了二心,只能全心修渠。

正在走神之际,前方突然传来一阵喧闹。郑国匆忙赶过去,只见一群秦国工匠围在一处新挖的渠段,个个面色凝重。

一位秦国老工匠焦急地喊道:“郑大人,您快来看看!这地下水位不知怎的,突然升得极高,照这般下去,这渠壁怕是要塌,咱们数月的心血可就白费啦!”

郑国快步上前,俯身查看,片刻后直起身来,脸色同样凝重:“诸位莫慌,我已有应对之策。需在此处增设排水暗沟,将积水引至下游低洼之地,再以砖石加固渠壁,可保无虞。”

话音刚落,人群中便响起质疑声。一位年轻气盛的秦国工匠站出来,满脸狐疑:“郑大人,您这法子能行?您本是韩国人,谁知道这是不是您又在给咱秦国使绊子,故意弄出些难题,再用这法子拖延工期,好为韩国谋利?”

郑国闻言,心中一痛,苦笑着解释:“小师傅,我如今家人都在秦国,怎会有此等心思?我既已受命修渠,便只想将这工程做好,早日造福秦、韩两国百姓。若这渠修不成,于秦于韩皆是大祸,我岂会不知?”

老工匠微微皱眉,瞪了那年轻工匠一眼:“你莫要胡言乱语,郑大人来秦国这些时日,尽心尽力,哪次工程难题不是他带头解决?咱可不能寒了人家的心。”

可那年轻工匠仍不服气:“老叔,咱还是得多留个心眼,韩国之前都敢派他来当奸细,谁能保证现在……”

郑国见众人争执不下,长叹一声:“诸位若不信,我愿立下军令状。若按此法不能解决问题,延误工期,我愿以项上人头谢罪!”

众人听闻,皆是一愣。老工匠赶忙劝道:“郑大人,使不得啊,这风险太大,咱们再商量商量……”

恰在此时,王守恒与李斯巡查至此。见众人围聚,王守恒高声问道:“何事如此喧闹?”

老工匠上前,将事情原委一一道来。王守恒听完,看向郑国:“郑大人,你所言方案,可有十足把握?”

郑国微微拱手:“王大人,工程之事,本就无绝对把握,但以我多年治水经验,此法乃是当下最优解。若不尽快处理,一旦渠壁坍塌,重新修整耗费人力、物力不说,还会延误灌溉时机,影响来年收成。”

李斯在一旁沉思片刻,开口道:“我信郑大人。自他戴罪立功以来,一心扑在渠上,从未有过差池。如今秦国既准了韩国求和,又接纳郑大人继续修渠,便是要看到成效。咱们当齐心协力,莫要因无端猜忌误了大事。”

王守恒点头赞同:“李兄所言甚是。郑大人,你放手去做,所需人力、物力,我等即刻调配。若有人敢再从中作梗,严惩不贷!” 说罢,目光扫向那年轻工匠,后者低下头,面露惭色。

郑国拱手谢恩:“多谢二位大人信任。郑国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于是,在郑国的指挥下,劳工们迅速行动起来。挖掘排水暗沟的,搬运砖石的,各司其职,井然有序。郑国则全程紧盯,不敢有丝毫懈怠,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混合着泥土,在烈日下熠熠生辉。

几日后,新的排水暗沟挖成,积水顺利排出,渠壁也在砖石的加固下,稳稳矗立。秦国工匠们看到成效,对郑国的态度悄然转变,纷纷竖起大拇指。

“郑大人,果真高明啊!咱之前多有冒犯,还望大人海涵。” 那年轻工匠满脸羞愧,走到郑国面前,低头致歉。

郑国笑着摆摆手:“无妨,都是为了修好这郑国渠,往后咱们齐心协力便是。”

望着修复好的渠段,郑国心中五味杂陈。韩国虽暂时免去兵祸,可割地求和,元气大伤;秦国这边,工程虽有进展,却不知未来等待自己的又是何种命运。但此刻,他唯有将满心的忧虑深埋心底,继续带着众人,向着郑国渠竣工的目标迈进,期盼着这条渠能如同一剂良药,治愈两国的创伤,哪怕只是暂时。

此后,郑国渠工地在郑国的精心操持下,渐入佳境,雏形初现。劳工们干劲愈发高涨,号子声激昂回荡。郑国穿梭其间,虽面容疲惫,却难掩眼中希冀之光。

一日清晨,薄雾尚未散尽,郑国如往常一样前往工地核心地段查看进度。行至半途,却见一群劳工围聚一处,交头接耳,神色慌张,全然没了平日里劳作的专注劲儿。郑国心头一紧,快步上前,分开人群,只见地上歪歪斜斜写着几个血字:“郑国通敌,渠成祸至”。

郑国脸色骤变,心中暗忖:“这是何人所为?莫不是要坏我修渠大事!” 未及他开口,劳工们已是议论纷纷。

“郑大人,这…… 这可咋回事啊?咱辛辛苦苦修渠,咋还出这档子事儿?” 一位老劳工忧心忡忡,皱纹里满是焦虑。

“是啊,郑大人,会不会真有啥隐情?这字看着怪渗人的。” 年轻些的劳工也面露惊惶,眼神中满是疑惑。

郑国强压心头怒火,镇定道:“诸位莫慌,定是有人蓄意捣乱,想扰乱我等军心。这渠于秦、韩皆有利,我郑国一心只为修渠,问心无愧。大家莫要轻信谣言,各司其职,莫误了工期。”

劳工们虽仍有疑虑,却也知晓郑国为人,纷纷点头散去。郑国望着众人背影,眉头紧锁,深知此事若不彻查,后患无穷。他当即吩咐身边亲信:“速去请王守恒大人与李斯大人前来,此事非同小可。”

不多时,王守恒与李斯匆匆赶来,看到地上血字,亦是脸色一沉。

王守恒怒目圆睁:“何人如此大胆,敢在工地撒野!这分明是要破坏秦国大业。”

李斯俯身查看字迹,沉吟道:“这字迹歪扭,像是匆忙所写,且用鲜血,意在制造恐慌。想必是熟悉工地之人所为,否则难以避开守卫,潜入此处。”

三人正商议间,负责巡守的小头目匆匆跑来,跪地禀报:“大人,小的有罪!昨夜巡防时,见一黑影闪过,小的带人追赶,却在东边拐角处跟丢了。那人身形矫健,小的怀疑是个练家子。”

王守恒脸色铁青:“你们怎如此疏忽!这几日务必加派人手,严密排查,定要揪出此人。”

小头目诺诺退下。郑国忧心忡忡:“二位大人,若是任由这谣言散播,劳工们人心惶惶,工程进度必受影响。当下正值关键时期,稍有差池,前功尽弃啊。”

李斯点头:“郑大人所言极是。我观此人作为,不像是单独行事,背后恐有势力撑腰。”

正说着,又有卫士来报:“大人,在工地附近抓到一个形迹可疑之人,鬼鬼祟祟,见我等靠近,拔腿就跑,现已被拿下。”

众人精神一振,快步来到关押之处。只见那人蓬头垢面,眼神闪躲,却透着几分狡黠。

王守恒厉声喝问:“你是何人?为何在工地附近游荡,如实招来!”

那人哆哆嗦嗦,半晌才挤出一句话:“小的…… 小的是附近村民,听闻工地热闹,过来瞧瞧……”

李斯冷笑一声:“瞧瞧?你身上这泥土,可不是寻常路过能沾上的,分明是在工地潜伏已久。说,是不是你在工地写下血字,造谣惑众?”

那人脸色惨白,却还强辩:“大人,冤枉啊,小的哪有这胆子……”

王守恒使个眼色,卫士会意,上前搜身,竟从他怀中搜出一块魏国令牌。

王守恒怒极反笑:“好啊,果真是魏国奸细!你好大的胆子,敢来秦国腹地捣乱。”

那人见身份败露,瘫倒在地,如实招供:“大人饶命,小的是受魏国密使指使,他们听闻郑国渠一旦修成,秦国国力大增,便想设法破坏。小的奉命潜入,散播谣言,妄图让劳工停工,拖延工期……”

郑国气得浑身颤抖:“你等好生歹毒,为了一己私利,不顾百姓死活。这渠修成,受益的何止秦国,周边各国皆能得灌溉之利。”

王守恒看向李斯:“李兄,此事当如何处置?”

李斯目光冷峻:“先将此人押回咸阳,交由大王审讯,务必顺藤摸瓜,揪出背后势力。再者,当务之急是安抚劳工,稳定军心,绝不能让魏国奸计得逞。”

王守恒点头称是,转身对郑国道:“郑大人,工程这边,还得劳您多费心。加派人手巡逻,有任何异常,即刻禀报。”

郑国拱手应道:“大人放心,郑国定当守好工地,全力推进工程。”

随后,王守恒当众宣布抓住魏国奸细之事,又详述郑国渠修成后的诸多利好,劳工们听闻,人心渐安,重拾干劲。郑国则带着众人,日夜赶工,在与时间的赛跑中,与未知的阴谋较量,只为那能润泽万民的郑国渠早日竣工,不负苍生所望。

上一章 第三十八章:秦兵叩关惊韩廷,割地求和谋喘息 穿越大秦:我助秦始皇一统天下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四十章:强攻函谷关无果,五国联军拔营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