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穿越大秦:我助秦始皇一统天下
本书标签: 历史  历史故事  古代战争     

第四十五章:秦军汹汹压赵境,赵宫纷扰谋御敌

穿越大秦:我助秦始皇一统天下

时间:公元前 245 年

地点:秦国咸阳王宫、赵国邯郸王宫、秦赵边境

咸阳王宫内,秦王嬴政高坐于王座之上,听闻探子来报廉颇已投魏,眼中闪过一抹精光,随即大笑出声:“哈哈哈,王守恒果然有先见之明!这赵国朝堂局势尽在他预料之中,真乃我大秦之幸!”

群臣纷纷附和:“大王圣明,王都尉智谋过人,实是我大秦栋梁!”

嬴政微微抬手,止住众人夸赞,目光扫向殿下:“速派快马,传孤旨意至蒙恬将军及麃公将军军中,命蒙恬将军即刻佯装攻打赵国,务必引得赵国恐慌,向魏国求援。麃公将军与王守恒协同作战,待时机成熟,突袭魏国卷城。此番出征,只许胜,不许败!”

使者领命而去,快马加鞭分两路赶往魏赵边境。此时,殿内赵太后轻咳一声,众人顿时安静下来。她缓缓开口道:“这王守恒倒真是有些本事,哀家原还对他那计策存着几分疑虑,如今看来,倒不可小觑了。他既能精准料到赵国朝堂变故,想必对后续局势走向也心中有数,但愿他莫要辜负了大王的信任,能为我大秦稳稳拿下这一局。”

吕不韦微微点头,上前一步拱手说道:“太后所言极是,王守恒此计,环环相扣,大胆却又不失缜密。他敢立下军令状,又主动请缨为先锋,足见其胆识与决心。臣以为,我大秦能有这般臣子,实是幸事。且看他此番作为,若能凯旋,日后必成大器,可为大王分忧,助力我大秦横扫六国。”

嬴政微微颔首,眼中满是赞许:“太后、相国所言,正合孤意。王守恒既有此等谋略,孤定当全力支持,让他施展拳脚。只盼这一战,能如他所料,重创赵、魏。”

说罢,嬴政站起身来,语气坚定:“众爱卿各司其职,筹备粮草、兵器,全力支持此番战役,不得有误!”

“遵旨!” 群臣齐声领命。

且说蒙恬将军在秦赵边境接到旨意,不禁对身旁副将感叹:“王都尉真乃神人也!这赵国朝堂风云变幻,他竟能料事如神,早早布局。我等今日这番动作,可要做得漂亮,莫辜负了他的一番心血。”

副将点头应和:“将军所言极是,王都尉这一计,直击赵、魏要害。末将定当全力协助将军,让这赵国守军深信不疑。”

蒙恬大步走到营帐中央,目光冷峻,开始调兵遣将:“众将士听令!我军兵分三路,一路由李校尉率两千精兵,多树军旗,擂鼓呐喊,从正面佯装强攻,声势务必浩大,让赵军以为我大军压境;一路由张将军率一千轻骑,迂回到侧翼,不时骚扰,搅乱他们的部署,使其不敢妄动;还有一路五百神箭手,随我隐藏于山林之中,若赵军出城反击,便以箭雨伺候,给予震慑。记住,此番行动旨在引得赵国向魏国求救,不可恋战,切莫折损过多兵力。”说到这儿,蒙恬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扫视一圈众将士,接着沉声道,“还有,传令下去,放出风去,就说我这只是先头部队,后面还有十万大军由蒙骜将军率领,正朝这边赶来,要踏平邯郸城,活捉赵王。”

众将齐声领命:“末将遵命!”

营帐外,秦军迅速行动起来,一时间军旗招展,喊杀声震天。那两千精兵在李校尉的带领下,冲到赵国边境城下,口中高呼:“赵国小儿,今日便是你们的死期,还不速速开门投降!” 一边喊,一边将手中兵器挥舞得呼呼作响,城门前尘土飞扬。

赵国边境守将登上城楼,望见秦军这般阵仗,心中大惊,忙对身边副官说道:“秦军这是要趁火打劫啊?来得如此突然,这般攻势,我军如何抵挡得住。”

副官亦是一脸慌张:“将军,看这情形,秦军似有备而来,我军兵力远不及他们,冒然出城迎战,恐有不测,不如紧闭城门,先向邯郸传信,请求援军吧。”

守将点头称是:“速速去办,一刻也耽搁不得。”

副官领命而去,快马加鞭向邯郸奔去。

赵国邯郸王宫内,赵悼襄王听闻秦军来犯,气得猛地一拍桌案,怒喝道:“寡人这才刚接手赵国,秦军就来挑衅,欺人太甚!诸位爱卿,快想对策,寡人绝不容秦军如此张狂!”

新上任的大将军乐乘上前一步,抱拳道:“大王,秦军此番来势汹汹,臣愿率精兵两万,奔赴前线,与秦军决一死战!我赵国将士也不是吃素的,定要让秦军知道我赵国的厉害!”

郭开却连连摆手,弓着身子劝道:“大王,万万不可啊!秦军实力强劲,我赵国新逢变故,元气未复,此时若贸然迎战,恐损耗过大。依臣之见,不如派使者前往秦国,送上些珍宝财物,求和罢战,暂保赵国安宁。”

蔺相如见状,上前一步,神色凝重地说道:“大王,臣以为当下还有一策可解燃眉之急。廉颇将军曾与秦军交战多次,深知秦军的战术战法,若能将廉将军请回,必能助我赵国稳住局势,抵御秦军。廉将军对赵国忠心耿耿,此前虽有误会,但此刻国家危在旦夕,正是用人之际,望大王三思。”

乐乘一听,脸色微变,冷哼一声道:“蔺相如,你莫要胡言乱语。廉颇他违抗王命,带兵出走,已是大罪之人,怎可再召回?况且我如今身为大将军,难道还抵不过一个廉颇?”

郭开也赶忙附和:“是啊,大王,廉颇有何能耐?他恃功自傲,才落得今日下场。若此时召回他,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我赵国朝令夕改?臣以为万万不可!”

平原君赵胜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大王,此次秦军来攻,一来是瞅准了大王您新登基,根基未稳;二来便是瞧着廉颇将军出走,我赵国军中动荡。他们这是想趁虚而入啊!当下我赵国形势危急,既不宜贸然出战,也不能轻易求和。秦军此次进攻未必真心求战,恐有他谋,臣建议闭门不出,加固城防,同时速向魏国请求援军。待援军一到,再根据局势定夺,如此方能保我赵国周全。”

赵悼襄王眉头紧锁,在大殿内来回踱步,心中权衡利弊。

乐乘见状,急道:“大王,战机稍纵即逝,若一味闭门不出,只会助长秦军气焰,让我赵国沦为笑柄!”

郭开也赶忙附和:“是啊,大王,求和才是上策,可莫要听平原君的,把赵国往火坑里推啊!”

平原君赵胜瞪了郭开一眼,沉声道:“你这奸佞之徒,只知求和,不顾赵国尊严,若一味求和,秦军下次只会更加肆无忌惮!”

赵悼襄王抬手制止了众人的争吵,缓缓说道:“诸位爱卿莫要再吵,平原君所言,不无道理。当下先依平原君之计,向魏国求援兵,同时派乐乘带精兵两万,前往前线亲自指挥,若秦军攻势过猛,暂且坚守,万不可冲动行事!”

乐乘虽心有不甘,但也只能领命:“末将遵命!”

平原君赵胜暗自松了口气,点头道:“大王英明,臣这就去安排向魏国求援之事。”

郭开则在一旁小声嘟囔:“哼,这平原君得提防着点,跟魏国走的这么近,别把赵国给害了……”

命令一道道传下,赵国上下陷入一片忙碌与慌乱之中。

而远在魏国的廉颇,听闻秦军动向,心中焦虑万分:“这秦国摆明是趁赵国乱局来袭,我虽在魏国,可怎能眼睁睁看着故土遭难…… 我恨不得此刻就提兵杀回赵国,与秦军决一死战!” 说罢,廉颇猛地站起身来,在营帐内来回踱步,双手握拳,眼中满是急切与愤怒。

一旁的副将见状,赶忙上前劝阻:“将军,万万不可冲动啊!咱们如今寄人篱下,自身都难保,若是冒然出兵,且不说兵力够不够,没有魏王的命令,这可是违抗军令之举,只会给咱们招来杀身之祸啊。”

廉颇怒目圆睁:“哼,我管不了那么多!赵国养育我多年,如今有难,我岂能袖手旁观?我廉颇一生为赵,何时怕过这些?”

副将扑通一声跪地,带着哭腔说道:“将军,您想想,咱们刚到魏国,根基未稳,魏王本就对咱们心存疑虑。此刻若私自出兵,定会被魏王误会,以为咱们要与赵国里应外合,到时别说救赵国,咱们这一众兄弟的性命都堪忧啊!”

廉颇脚步一顿,眼中的怒火渐渐黯淡,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无奈与悲哀。他缓缓蹲下身子,双手抱头,长叹一声:“唉,我一生为赵,何时能再回那片土地,救赵国于水火…… 如今却被困在此处,空有报国之心,却无能为力。”

副将见廉颇情绪稍缓,赶紧趁热打铁:“将军,咱们先别急,且看看局势如何发展。赵国想必也不会坐以待毙,定会想出应对之策。咱们再寻机会,向魏王进言,若能得他许可,再去救赵也不迟啊。”

廉颇沉默良久,最终缓缓站起身来,神色落寞:“罢了罢了,也只能先如此了。但愿赵国能撑过这一劫……” 营帐内的气氛压抑而沉重,众人皆默默不语,唯有对赵国局势的深深忧虑弥漫在空气中。

上一章 第四十四章:廉将离赵悲歌起,魏土安身壮志沉 穿越大秦:我助秦始皇一统天下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赵难求援于魏都,魏军出征赴赵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