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讨伐北疆的主帅燕如深率领副将齐禹、尧顺出征。刘婵玥在城楼上看到了浩浩荡荡的大军出征,心中感慨又忧虑。“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燕纵欢在刘婵玥身边看着远行的军队,他眉头紧锁,恨不得长着翅膀飞过去,随着父亲一同出征。
刘婵玥轻笑:“你姓燕,可是你飞不出这城墙。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可是孤不允。余行之十七岁领兵出征,宗胤二十一岁被封为骠骑大将军。可是他们都不甘心当孤手中的剑。孤要你记得,你永生永世,都是孤手中的剑。”
“末将从小受家人教导——身为军人,必当报效国家,以自身生死换万世安宁。”
“你以为余行之不是被这样教导长大吗?你以为叛乱的梁王,不是从小被教育,兄友弟恭,子孙安宁长大的吗?”刘婵玥转过头,看向他。城楼上的风比平时冷冽,如刀割一样划过他们的脸颊。“孤信你。但是孤只信现在的你。”
“末将想有兵,只是为了能守护百姓安宁。”
“孤才是皇帝,百姓在孤的眼中是第一位。你是孤的臣,你的眼里要先有孤,再有百姓。”燕纵欢到底年少,不知道隐藏情绪,眉毛紧蹙起来,眼神倔强地看着地面。刘婵玥漫不经心地转过身。远处,泱泱大军还在前行。“六郎.....”燕纵欢抬头,疑惑地看着她。“他们说,临近西凉府的地方,有一处地貌色彩形状奇特,那里有山峰,红得像是晚霞一般。你有没有去看过,真的是这样吗?”她没有看燕纵欢,她在看军队正在行进的方向。
“嗯。那里的天比这里的蓝,水也比这里的清澈。”
刘婵玥点点头:“下辈子,我想生在那里。”
翌日,郑英呈上《凤栖史册》的第一篇给刘婵玥过目。刘婵玥说道:“你们的效率还挺快。”
“太史令说,第一稿需要由陛下过目后,才可以继续书写。”
“孤是不会看的。”
“陛下?”
“败者的故事由胜利者书写本就是一场哀事,古往今来,史册由君王出于个人原因删改修减已经有太多。孤信任你们,但是孤有时候不信自己。孤怕万一看到了让孤不喜的文字,会让你们删减。孤信任太史台。”
“谢陛下。”
郑英正准备告退,灼灼轻快地走进殿中,向刘婵玥行礼。“皇帝姐姐,可否和臣女们一起去观击鞠?”刘婵玥看了一眼桌上堆着的奏折。“皇帝姐姐整日坐在建章宫批阅奏折,也要出去散心啊。”
“这些奏折批阅完后,想必已经是傍晚了。若那时还有人玩击鞠,孤就去看。”
“可那时臣女们都不在了.....不过也好,皇帝姐姐要记得放松心情。”刘婵玥点头。“臣女告退。”
黄昏,刘婵玥到达博望苑,她落座。场上玩蹴鞠的是几个世家公子,见到刘婵玥来此,向她行礼之后,又回到了马场。
而此时,梨花走了过来。“陛下,荣恒侍君到了。”
“他怎么来了.....让他过来。”
“是。”
刘婵玥在榻上撑着头,看了他一会儿。“你怎么来了?”
“......有人邀请。”
“哪个没眼力见的?罢了,储元宫和博望苑相隔甚远,你来就来吧。”
荣恒落座,只有击鞠和马蹄声不断地传来。刘婵玥问道:“你来上林苑也有一段时间了,对这里是不是都熟悉了?”
“早年间,便随着先皇来过几次上林苑。”
刘婵玥愣了愣,点头:“父皇很满意你。”
天色晚了,击鞠都结束了。刘婵玥说道:“孤听闻你姑姑让人从宫外给你送了些酒。”
“正是。”
“孤去你那里尝尝吧。”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