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少年白马醉春风之天幕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影视同人 

第四章 子时异变

少年白马醉春风之天幕

子时的更声刚过,琅琊王府一片寂静。

萧凌薇猛然睁开眼,一股奇异的热流自丹田升起,迅速流窜至四肢百骸。她咬紧下唇,额角渗出细密汗珠,手指不自觉地抓紧了锦被。

这是服用蓬莱丹后的第三个夜晚,同样的症状准时出现。

窗外月光如水,将窗棂的影子投在床前。萧凌薇强忍体内翻腾的热流,轻手轻脚地起身,生怕惊动外间守夜的侍女。她赤足踩在冰凉的地砖上,那股凉意稍稍缓解了体内的燥热。

"又来了..."萧凌薇无声地叹息,小手按在腹部,感受着那里如漩涡般旋转的真气。

自从百里东君为她疗伤后,每到子时,体内就会产生这种异变。起初她惊恐万分,以为自己得了什么怪病。但渐渐地,她发现这股热流过后,身体反而轻盈了许多,连自幼困扰她的心脉滞涩之感也有所缓解。

月光下,萧凌薇低头看着自己的双手。纤细的手指间,竟有丝丝缕缕的白色气流缠绕,宛如活物。

"这是...真气?"她惊讶地睁大眼睛。虽然自幼习武,但因体质原因,她从未真正修炼出内力。而此刻,指尖流转的分明是最纯正的真气!

萧凌薇试着按照萧楚河曾经教过的方法,引导那股气流沿经脉运行。出乎意料,真气竟乖巧地听从指挥,缓缓流过手太阴肺经,所过之处如春风拂过冻土,经脉为之舒展。

就在她全神贯注引导真气时,一阵尖锐的疼痛突然刺入太阳穴!

"啊!"萧凌薇闷哼一声,跪倒在地。眼前闪过无数破碎的画面:雪落山庄、登天阁、黄金棺材...还有那个总是出现在她噩梦中的悬崖。

疼痛越来越剧烈,萧凌薇死死咬住嘴唇,不让自己发出声音。血腥味在口中蔓延,她感到温热的液体从鼻腔流出——是血。

就在这时,枕边的凝神玉突然发出柔和的光芒,将萧凌薇笼罩其中。剧痛如潮水般退去,那些破碎的画面也逐渐清晰起来。她看到一个红衣少年在雪中练剑,剑招笨拙却充满热情;看到自己站在远处,双眼无神地"望"着他...

"这是...未来的我?"萧凌薇伸手触碰那些浮现在空中的影像,手指却穿了过去。

画面突然切换,一个道士打扮的男子倒在血泊中,身边的白衣女子抱着他痛哭。萧凌薇心头一紧,莫名感到一阵撕心裂肺的痛楚。

"不要...不要死..."她无意识地呢喃,伸手想要拉住那个道士,却只能眼睁睁看着画面渐渐模糊。

当最后一丝光芒消失,萧凌薇浑身脱力地瘫坐在地上。月光依旧冷冷地洒落,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是幻觉。只有唇上的伤口和衣襟上的血迹提醒她,那并非梦境。

萧凌薇艰难地爬回床上,凝神玉已经恢复如常。她将它紧紧攥在手心,感受着其中传来的微弱暖意。

"百里师叔...这到底是什么..."她望着帐顶,思绪万千。

窗外,一道黑影悄无声息地掠过屋檐,消失在夜色中。

......

次日清晨,一封密报呈上了明德帝的案头。

"琅琊王府,子时三刻,郡主居所有异光闪现,持续半刻钟。郡主疑似修习某种秘法,七窍流血而不呼救..."明德帝轻声念出密报内容,眉头越皱越紧。

瑾宣垂手而立:"陛下,钦天监那边也有了新发现。"

"说。"

"吕大人夜观星象,发现紫微垣旁新现一'客星',其光晦明不定,恰与郡主发病时间吻合。"瑾宣顿了顿,"吕大人说,此星恐为'变数',或将扰乱既定天命。"

明德帝冷笑一声:"变数?朕看是祸根!传旨,今日午时召集六部九卿,商议天幕之事。特别提醒琅琊王,务必出席。"

瑾宣躬身应下,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

午时的钟声响起,太极殿内百官肃立。

明德帝高坐龙椅,目光扫过殿中群臣,最终落在站在武官首列的琅琊王身上。萧若风一身紫色朝服,腰佩玉带,神色如常,丝毫看不出连日照料爱女的疲惫。

"众卿家,"明德帝开门见山,"天幕再现,民间议论纷纷。朕欲彻底禁绝此等妖言,诸位有何良策?"

礼部尚书上前一步:"陛下,臣以为当张榜公告,言明天幕乃妖人幻术,蛊惑民心。再有妄议者,严惩不贷。"

"妖人幻术?"太师冷笑,"那妖人在何处?为何满朝文武无人能破解此'幻术'?"

兵部尚书插言:"无论真假,天幕动摇民心是实。臣建议加强京师防务,尤其是..."他瞥了一眼琅琊王,"各王府周边的巡防。"

殿中气氛顿时紧张起来。萧若风神色不变,只是手指微微收紧了笏板。

明德帝将一切尽收眼底,突然点名:"王弟,你如何看待此事?"

萧若风出列行礼:"回陛下,臣以为堵不如疏。天幕所显,百姓有目共睹。强行禁止只会引发更多猜疑。不如由钦天监出面解释,此为罕见天象,与人事无关。"

"与人事无关?"明德帝声音冷了下来,"那天幕中与王弟容貌酷似之人,又作何解释?"

殿中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听出了皇帝话中的锋芒。

萧若风坦然抬头:"天下相似之人何其多。若因相貌相近便妄加关联,恐非明智之举。"

"好一个'非明智之举'。"明德帝冷笑,"那朕倒要问问,令爱病中呓语,称'萧瑟'将死,又是何意?"

萧若风面色微变:"小女高热昏迷,胡言乱语,岂可当真?"

"是吗?"明德帝从案头拿起一份奏折,"据太医禀报,郡主病状奇特,非寻常医药可治。而酒仙百里东君出手后,郡主不仅痊愈,更有了修为在身。这又作何解释?"

萧若风心中一震——太医竟将薇儿的状况详细上报!他强压怒意:"陛下明鉴,东君只是以蓬莱丹稳住小女病情,所谓'修为'纯属无稽之谈。"

"蓬莱丹..."明德帝眯起眼睛,"那可是海外仙山的灵药,寻常人求一粒而不可得。百里东君为何对令爱如此慷慨?"

话中有话,殿中群臣纷纷低头,不敢介入这场兄弟之争。

站在文官队列中的萧楚河握紧拳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他从未见过皇叔用这种语气对父王说话,那眼神中的猜忌与防备,仿佛在看一个...敌人。

"陛下,"萧若风深吸一口气,"百里先生侠义心肠,见小女病危出手相救,并无他意。若陛下疑心臣有所隐瞒,臣愿辞去所有职务,闭门思过。"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琅琊王这是以退为进,将了皇帝一军。

明德帝脸色阴沉如水。就在气氛剑拔弩张之际,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侍卫慌张闯入,跪地禀报:

"陛下!城南...城南天空又现异象!"

......

当群臣匆匆赶到殿外时,天幕已经展开大半。这一次,画面更加清晰连贯——

雪月城中,红衣少年雷无桀正与一个盲眼女子在桃树下练剑。女子动作生疏却认真,时不时因踩到衣角踉跄一下,雷无桀连忙扶住她,笑容灿烂如朝阳。

画面外,一个慵懒的声音传来:"薇姑娘,你这剑法连三岁孩童都不如,还是别白费力气了。"

女子——赫然是稍年长些的萧凌薇——不服气地"瞪"向声音来处:"萧老板若有闲心说风凉话,不如来指点一二?"

镜头转向一旁,狐裘青年倚在廊柱上,正是化名萧瑟的萧楚河。他嘴角含笑,眼中却藏着深深的忧虑...

琅琊王府花园中,真正的萧凌薇猛地捂住心口,一阵剧痛袭来。她正在钦天监老监正吕玄真的陪同下散步,突然感到天旋地转。

"郡主!"吕玄真连忙扶住摇摇欲坠的女孩。

萧凌薇面色惨白,眼前的画面与天幕中的场景重叠在一起。她分明能感受到未来那个自己在挥剑时的喜悦,以及...某种深藏不露的决绝。

"吕大人..."她虚弱地问,"如果有人能看到未来,能不能...改变它?"

吕玄真花白的眉毛抖了一下:"郡主何出此言?"

萧凌薇望向天幕中那个盲眼的自己,轻声道:"我只是觉得...如果未来都是注定的,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老监正沉默良久,终于叹了口气:"天道有常,亦有无常。看到未来的人,往往要付出代价去改变它。"他意味深长地看着萧凌薇,"而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救人与自救...不可兼得。"

萧凌薇怔怔地望着老人,突然明白了什么。她缓缓抬起手,看着阳光下近乎透明的指尖,露出一丝苦涩的微笑:"原来如此..."

天幕上的画面还在继续,但萧凌薇已经不再抬头去看。她知道,自己终将走向那个既定的未来。唯一不确定的,是以何种方式。

"吕大人,"她突然问道,"如果一个人明知前路是绝境,还要走下去,是不是很傻?"

吕玄真摇头:"那不是傻,是勇。"

萧凌薇笑了,笑容中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与决然:"那我想当个勇敢的人。"

远处,奉命前来寻她的萧楚河恰好听到这句话,脚步不由一顿。阳光下的堂妹明明近在咫尺,却给他一种即将远去的感觉。

"薇儿..."他轻声唤道。

萧凌薇回头,眼中的光芒让萧楚河心头一震——那不是一个十二岁少女该有的眼神,倒像是看透生死的老者。

"楚河哥哥,"她微笑着伸出手,"教我剑法好不好?真正的剑法。"

萧楚河不明所以,但还是接住了那只小手:"怎么突然想学剑?"

萧凌薇望向天幕中那个盲眼的自己,轻声道:"因为...时间不多了。"

......

与此同时,雪月城内。

百里东君与司空长风对坐饮酒,面前的水镜中正显示着天启城上方的天幕景象。

"你确定要这么做?"司空长风眉头紧锁,"逆天改命,代价非同小可。"

百里东君饮尽杯中酒,目光深邃:"她既然能接收天幕信息,就是天选的'钥匙'。我们别无选择。"

"但那还是个孩子!"司空长风拍案而起,"以幼童为祭,这与魔道何异?"

"不是祭品,是希望。"百里东君摇头,"况且...你以为我不心疼吗?看到她,我就想到了当年的小玥儿..."

司空长风还要反驳,水镜中的画面突然一变——天幕显示出赵玉真为救李寒衣重伤垂死的场景。两人同时沉默。

"看到了吗?"百里东君轻声道,"如果不改变,这样的悲剧还会重演。而她...是唯一能扭转乾坤的人。"

司空长风长叹一声,颓然坐回椅中:"你给她种下了'引子'?"

百里东君点头:"蓬莱丹只是幌子。真正的'药',会在适当时机发作。"

"那孩子会怎样?"

"视她选择而定。"百里东君望向远方,目光复杂,"最坏的情况...五识尽丧,魂飞魄散。"

一阵风吹过,满院梨花纷落如雪。两人相对无言,只有天幕中的欢声笑语从水镜中传来,讽刺般回荡在寂静的庭院里。

---

上一章 第三章 蓬莱丹 少年白马醉春风之天幕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五章 剑与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