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怕鬼,鬼却未伤我分毫;一生善良,真心待人,人却让我遍体鳞伤,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鬼,而是猜不透的人心。”
——莫言
不要直视人心,人情冷漠时会让你心寒。
今天和朋友聊起了这个话题,
突然间心里有点emo。
子言说:“什么亲戚朋友,当你遇到事情的时候,你就真的见识什么叫做亲戚朋友。我老公是自己创业开公司的,以前我家也算是有钱人,最起码是让亲戚朋友会来巴结你的那种,口罩影响这三年,我们负债累累,别说巴结,恨不得人家压根不认识你。”
这话我是深有体会的。
我父母是林业高级工程师。小时候,父母一边工作一边开了家门市部(就是现在的便利店)。父亲上海、西安、北京各地到处去搜罗时兴的物件,所以门市部的生意特别好,在80年代的时候我们是整个县城第一家看上彩色电视的.....那会,家里的亲戚朋友各种巴结,但凡有事就都来找爸妈解决,什么这个叔叔娶媳妇盖房子没钱我们出,什么那个舅舅工作调动需要帮助我们出钱出力去办,什么这个姑姑婚姻不睦我们去协调.....总之,大事小事都认我爸这个“哥哥”。
人啊,总会碰到点事儿。
有一年,爸爸和战友合伙做名酒生意,被战友坑到里面赔了好几十万......无奈,我们举家回到了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本想着会得到亲人的帮助。没想到是“墙倒众人推”。
那些年,我们过着人嫌狗吠的日子。
回到老家因为没有房子住,租着住亲人的房子还要被赶来赶去......
世界上有两种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当你饿的时候,有人会把馒头分给你一半,这是友情;有人会把馒头让给你吃,这是爱情;有人会把馒头藏了起来告诉你他也饿,这是社会。
经历的多了,看得人心多了,
你就会知道哪些人可以留在生命里,
哪些人可以渐行渐远。
事不出,不知谁近谁远,
人不品,不知道谁浓谁淡。
王志文在《天道》中说:“你弱的时候帮别人,有时费力不讨好,被认为是巴结。你强的时候,不用帮,说句鼓励的话,对方都会特别感动。良知这种东西,就跟天赋一样,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不存在唤醒。”
俗话说:人穷莫入众,个小莫拉架,言轻莫劝人,遭难莫寻亲,力微休负重。
人在自身能力不足,条件有限的时候,有些事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反而费力不讨好。此时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表现。
在这个世界上,做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清楚知道目前的处境,自身的短处,你才能避免做一些无用功,最后没有人说你好。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社会现实,人性险恶,世态炎凉,一朝马死黄金尽,亲者如同陌路人。
人生很多时候,做人做事,不是单单凭着良心就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
有时在自身没有能力,比较穷困潦倒的时候,你帮助他人反而就是巴结。
当你说话没有任何分量的时候,说什么都没有用。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弱肉强食,适用丛林法则。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成败论英雄,一切的一切都取决于你自身是否强大。
莫言说:“人性的丑陋就是,在无权,无势,善良的人身上挑毛病,在有权,有势,缺德的人身上找优点。”
人若一无是处,你呼吸空气都是错的,站在旁边他人都会嗤之以鼻。
当你有一定能力的时候,矮的都是精华,胖的都是福气,丑的都是好看,怎么样都能圆的过去。
人性就是这么现实,你若强大,随便说一句话, 都是名言警句,随便鼓励鼓励,他人都会感激涕零,若是到他家坐一坐,一定是祖上积了德。
人类自古以来,都是慕强,谁强大,谁优秀,大家都是慕光而来,都是看到你头顶的光环,从而愿意从十里八乡跑过来,愿意为你接风洗尘,哪怕为了瞧上一眼也是心满意足。
良知这个东西,其实有些东西就是天生的,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不存在任何唤醒。
作为一个人活到这个世界上,我们不要过多的抱怨他人现实,不如提升自己的能力,强大自我,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当你足够强大的时候,我们可以站在属于自身的平台,看属于自身的风景。
人在什么时候最能看透人心?
杨绛先生曾说:“惟有身处卑微之时,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人生起起伏伏,总会经历顺境和逆境。当一个人在生活中遭遇到了变故或挫折,日子越拮据、潦倒,越能深切体会到现实的残酷,也越能感受到人性的复杂与幽暗。
《增广贤文》有云:“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当你在顺遂如意的时候,周围全是朋友,你会发现世界很美好,每个人的表情都是和颜悦色的,你感受到的都是善意与快乐;
当你遇事变得落魄的时候,你发现周围全是过来说教你的人,每个人的表情都是严肃冷漠的,你感受到的全是虚伪与凉薄。
所以,人在低谷的时候,才会看到真实的世态炎凉;人在孤独无助的时候,才会看透真正的人性。
正所谓:“泥泞识马,落难识人”。不经世故,难识人心;不经世事,难得智慧。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因此,在利益面前,很多关系都不堪一击;在金钱面前,什么人心都显露无遗。
有人说:“钱,或许无法衡量一切,但却可以通过它看透很多事,很多人。”
是啊!钱,不仅仅是检验所有感情的试金石,更是看清人性的照妖镜。
当一个人真正遇到难处,需要钱去解决问题的时候,才能真正体会世间的人情冷暖;也只有在自己落难的时候,才会看清谁是真正对我们好,谁又是虚情假意。
有句话说:“友不在于多,贵在风雨同行;情不论久,重在有求必应。”
这世间从不缺少锦上添花的人,但真正愿意雪中送炭的人,才是我们生命中的贵人,值得自己深交并好好珍惜。
人生一程,遇到彼此交心的朋友,固然是幸运的。但如果遇不到,宁可收回自己所有的热情与真心,远离一切虚情假意的人,努力成为自己的贵人。
因为,人生最好的贵人,是不断提升与蜕变的自己。
尼采说:“人是一根绳索,架于超人与禽兽之间。”
东野圭吾《白夜行》:别高估人性,别不识人心。
有多少温暖和善意暴露在阳光下,就有多少冷酷与邪恶隐匿在阴影中。
人性的善与恶,就在一念之间。
人性很复杂,善恶本无界,有人一朝成佛,也有人一念成魔。
当你在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有一种坏,是见不惯别人好。
卡耐基说过这么一句话:
感恩是极有教养的产物,你不可能从一般人身上得到,忘记或不会感谢乃是人的天性。
掏心掏肺的付出,未必能得到真心实意的回报。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过一首诗:
“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里一把刀。”
切莫轻易交付真心,高估关系。
善恶是场轮回,凡事皆有因果。
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
人这一生最好的状态,莫过于活得问心无愧。
时间是公平的,会记得每个人积下的德和造下的孽,再以另一种方式悉数回赠。
只想着自己,不顾及他人,任由恶念肆意生长,终究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人性这东西,真的经不起丝毫推敲。这个世界上,多是半人半鬼,凑的太近谁也没法看。
别高估了自己,也别低估了人性。老话说得好:“万丈深渊尚有底,唯有人心难测”。太阳不能直视,人心亦是如此。
你永远都想象不到,那些平日里和你亲近无比的人,背地里会对你怀着多大的恶意。怕你太好的,是亲戚,想你倒霉的,是同事。劝你大度的人,多数没安好心。
也只有当你足够了解人性,你也许就能够原谅所有的自私和软弱,所有的谎言与背叛。
世间万物皆有两面,人也不能例外,正如月有阴晴圆缺,人有善恶之分。所以说,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要看本质。有人揣着私心教你要大度,有人一脸慈悲,满嘴仁义,背后却谎话连篇。
在这个现实的世界,没有纯粹的好人或坏人,大家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而战。我们能做的,只有看透现实,接受现实,同时努力成为自己人生的救赎 。
而且,当你和一个人走得太近,他的缺点就会暴露无遗,无法也无需掩饰。正所谓“逢人但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话说三分是对自己的保护。和他人保持适当的边界感很重要,任何时候交浅言深都是大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认知和思维不同,也就有了不一样的人心。不要对任何人抱有任何道德洁癖的期望,这个世界上大多人都是半人半鬼,凑得太近谁也没法看。
演员杨紫曾说:我现在对人性的理解会比以前更清晰了,以前觉得一个人是好人就是好人,你无法接受她竟然做了一件坏事,也无法因一个坏人做了一件好事而对他有所改观。
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你就会越来越明白,真正的人性是复杂的,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时候没有完全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
当你了解这一点之后,自己的心态会变得越来越随和。对会对这个世界上突如其来的好意和坏意都更平和的看待。
当你想通这一点后,你就会允许你爱的人不爱你,允许你的工作为难你,允许身后有人算计你。当我们坦然接纳人性这些特点后,就会变得很柔软,很轻松,很坦然。
就会开始理解每一个人,理解那个人为什么不喜欢你,理解他们为什么不能在一起,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好坏,也没有对错。
只是大家在不同的频率,产生了不同的磁场,呈现了不同的状态,做出来不同的选择,最后我们才可以做到允许自己做自己,允许别人做别人。
老话说:“品现于事,心藏于身。”
人性复杂,人心难懂。
我们很难从表面上真正了解一个人,但可以从生活的细节中,看清一个人的人品。
那些特定情境下貌似不起眼的举动,往往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真实面貌。
一个人失意时的样子,最见人品。
“如何判断一个人的人品是否过关?”
“看一个人的人品,要看在他处境最糟糕的时候,对待别人的态度。”
“如果你在自己最失意的时候,最潦倒的时候,最无人能理解的时候,你还能保持一份豁达,一份涵养,
一份风度,那才是真正见你修养的真功夫。”
真正人品好的人,不管生不生气,都能保有基本的素养,控制好自己的脾气。
看清一个人,不要看他平时的样子,要看他在失意落魄时的行为。
得意时的姿态,最见教养
古语有云:“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以万物为参照,可洞观一己之不足。”
一个人越是得意的时候,越能看出他的品性和教养。
真正优秀的人,从来不会在得意之时,留下张狂自傲的姿态。
相反,越优秀的人,言行举止反而越会谦卑、疲惫时的状态,最见格局。
《爱丽丝梦游仙境》中写道:“人在极度疲倦时容易放下所有防备,露出自己的本来面目。”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这样一种现象:
人们越是疲惫的时候,越容易和别人发生格局孰高孰低,品行孰好孰坏,一目了然。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疲惫的时候。
“唯有力竭时,才能看出人与人的差距,这种差距不是你能以多快的速度攀上顶峰,更重要的是,你以什么样的姿态到达终点。”
当一个人身心疲惫时,还能维持原有的风度,才是刻在骨子里的善良。
常言道:“不经一事,不懂一人。”
一个人值不值得交往,在关键时候才能看清。
当一个人把人性摸透的时候,那么这个人就会变得不再喜欢交朋友。在你不了解人性的时候,你以为时间的长短就等于友谊的厚度,但当你懂得人性了解人性的时候,其实你才发现,原来当利益足够大的时候,即便你们只认识了几天也可以像认识了十年以上的“老友”。反之,当利益没有的时候,即便你们认识了十年以上,你们的关系也可以在某个瞬间成为陌路人,这就是人性。
•
当一碗水端不平的时候(利益),只能是牺牲那个最善良的,有句话讲的好,叫你顾全大局的,通常你都不在哪个“大局”里。
这人性的丑陋之处就在于,明明自己揣着私心,却还处处苛求别人要大度,正所谓有些谎言如温水煮青蛙,杀人不见血。
•
毒辣的手段+善良的心=佛祖,而毒辣的手段+狠毒的心=坏人,没有任何手段+善良的心=没用的人,别怪这话难听,这就是现实。
•
经历过越多冷漠的人,大概率也就没有了任何气力想要再去讨好谁,顶多就是,谁对他好,他就会对谁好,但倘若某段关系有点累的话,他想都不想再去维持。
•
如果你忘了人类是动物,那你永远都无法了解人性,也永远无法理解历史, 动物的本性就是生存和繁殖,那延伸到人的身上转换以为就是钱和性。
钱就代表着生存资源,而性则代表着繁殖机会,钱和性就是人类社会的驱动力,至于被人类所定义出来的婚姻、道德、法律等等这些都是表象,其其目的就在于解决个体与集体之间关于生存资源和性资源分配矛盾而生的,这个世间很多“东西”皆是反的。
•
你一定要搞明白一个问题,人类的各种冲突或是友好,战争还是和平,到底是由什么引发的?
想透了这个问题,那么你在透过表象看本质的这本事上就已是高手行列。动物跟人最大的区别就是:动物,知足而不知耻,而人类则知耻但不知足。
这段话惊醒了我:“你善良心软是好事,可你活得通透心却不硬,这将是你人生路上痛苦的源泉,当感性大于理性时,请你务必扇醒自己,否则你这辈子,有解不完的结,吃不尽的苦!你可以善良,但请你务必带点锋芒,不为伤人只求自保。”
鬼谷子曾经说过:“心软之人便是无福之人。”
心软的人看似很容易相处,总是无条件迁就别人,但是实际上,这恰恰是对自己生命不负责任的表现。
她们为了给别人留下好印象,总是会尽力去满足他人的需要,却忽视自己。
她们不善于说“不”,只知道一味地去讨好别人,甚至不惜委屈自己。
她们的慷慨迁就,不仅不会被珍惜,反而容易给别人一种可以俯视她们的错觉。每一次满足别人的要求,都只会让人觉得这是理所应当。于是那些本不怀好意的人,也就趁机蹂躏她们的善良,一步步蚕食她们的尊严。以至于付出很多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
曾经的我,在乎的事儿很多,所以脾气很不好,但是却很容易心软;现在的我,在乎的事儿越来越少,脾气越来越温柔了,但是心却越来越硬了。
就像毛姆所说:“无论在谁面前,只要你不欠他,就没必要唯唯诺诺,你的软弱,只会让对方更加看不起你。你的心软和不好意思,蕞终只会杀死自己,理性的薄情和无情才是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存利器。”
-
被别人误解的时候,不用在意,更不要去自证,请牢记三毛的这句话:“你们对我的百般注解和识读,并不构成万分之一的我,却是一览无余的你们。”
-
如果你没有雷霆般的手段,那就不要有菩萨心肠。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先学会爱自己,再去爱别人。人只有自己独立了,才有狠心的资格。你的心软,应该留给真正值得、懂得珍惜它的人。
善良有尺,忍让有度,愿你我,都有不伤人的教养,也要有不被伤的气场。
古语有云:“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一个人最大的财富,就是他身上的品德和教养。
具体到日常生活中,无非两点,一是做人有底线,二是做事有良心。
良心这个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却是任何事物都无法取代的。
科森就曾说过:“人一旦丧失了良心,就毫无可取之处了。”
做人一旦没了良心,无异于一场灾难
01
夫妻没有良心,迟早离婚
曾经有人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婚姻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
听到杨澜说过的一句话之后,最为赞同。
她说:“婚姻的纽带,不是孩子,不是金钱,而是在最无助和软弱时候,在最沮丧和落魄的时候,有他(她)托起你的下巴,扳直你的脊梁,命令你坚强,并陪伴你左右,共同承受命运。
说白了,就是不离不弃、懂得感恩。
有些信任,失去了再难弥补,有些人心,伤透了终生难愈,只有守住本心,才能长久相伴。
杨绛就曾言:“人性和良心是人活着的根本。”
婚姻亦是如此。
有了良心的支撑,才不至于像一副空架子,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一碰就碎。
02
子女没有良心,痛苦一生
有一段时间,豆瓣上有一个讨论组,名为#父母皆祸害#。
组内讨论的内容,不是抱怨父母的贫穷,就是指责父母的无能。
言语之间,皆是嫌弃与厌恶。
作为旁人的励志君,看了都深觉寒心。
我想,这就是天底下所有父母最大的悲哀,耗尽心血,却养出了一个个不懂感恩的“白眼狼”。
莎士比亚在他的《李尔王》中写道:“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齿更能噬痛人心”。
像这样没有良心的子女,比狼都可怕。
但有几个孩子,能够真的体谅父母,更多的不过是心安理得的享受着一切,却丝毫不懂得感恩。
甚至在自己得不到满足时,不惜伤害父母,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03
朋友没有良心,不会长久
网上有这样一句话:“与人相守,最终要靠的,还是良知的最高处。”
简而言之,就是看一个人有没有良心。
有良心的人,不会因为利益而背叛朋友,也不会因为小事就祸害他人。
他们往往待人真诚、做事正直,时时刻刻都有自己的原则与底线。
和这样的人相处,不用担心受伤害,也不用担心被出卖。
王阳明曾言:“良知者,心之本体”。
不管是处世立业,还是与人相交,唯有良心,才是长久的唯一保障。
人生在世,无论是亲情、爱情还是友情,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了良心。
只有彼此珍惜,用心经营,情才会久,爱才会浓。
毕竟,人与人之间,全凭一份真诚;心与心相处,全靠一份真意。
愿你我守好初心,不丢良心,从而收获真心,彼此暖心。
有些人说的话,千万别太当回事,因为嘴每个人都有,但脑子不一定都有。
你做人越老实、做事越本分,就越是有人欺负你:你做人越强势、做事越果断,就越是有人喜欢你、欣赏你。
你要不动声色的强大,因为能让所有人折服的,永远是你的身份和实力,而不是你的嘴巴。你要是想看透人心,只需要落魄一次就够了,因为人在落魄的时候,身边的人都会露出真实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