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队的师傅扛着卷尺进来时,云朵正蹲在院子里给月季修枝。赵川已经拿着粉笔在地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方框,嘴里念念有词:“寄养区至少得隔出三间,大型犬一间,小型犬一间,猫咪单独放最里面,省得被狗叫吓着。”
黄医生正对着墙根量尺寸,闻言回头笑他:“先让师傅测完实际面积再说,你这方框画得比实际大了半米,小心最后连猫砂盆都摆不下。”她忽然朝云朵招手,“过来看看,这面墙留着做照片墙怎么样?阳光正好照在这里,以后把寄养的毛孩子都拍下来贴满,看着就热闹。”
云朵刚剪完最后一根枯枝,指尖还沾着月季的清香。她走过去摸了摸墙面,红砖被岁月磨得温润,凑近了能看见细小的青苔纹路。“挺好的,”她指尖在砖缝上轻轻划着,“再钉几个木格子,摆上客户落下的小玩具,或者毛孩子掉的乳牙,肯定很有意思。”
“还是你会想!”赵川眼睛一亮,立刻掏出手机记在备忘录里,“对了,得在门口做个玻璃柜,放些自制的猫条狗饼干,包装上印咱们店的名字——叫什么来着?昨天光顾着高兴,店名还没定呢!”
这话倒把三人都问住了。装修师傅在一旁调笑着说:“开宠物店啊?叫‘猫狗之家’多实在!”赵川头摇得像拨浪鼓:“太普通了,得有点特别的……”
“叫‘拾光小院’怎么样?”云朵忽然开口。阳光穿过她的发梢,在红砖墙上投下细碎的光斑,“你看这院子,这些老房子,不就像捡拾起被遗忘的时光吗?而且‘拾’也有收留、照顾的意思,挺合适的。”
黄医生重复了一遍,眼底漾起笑意:“拾光小院……我喜欢这个。”她掏出笔,在报价单背面写下这四个字,“等装修好了,就找木匠做块木牌挂在院门口,刷成深棕色,再刻几道猫爪印。”
正说着,院墙外突然传来“喵呜”一声叫。云朵探头一看,昨天那只橘猫正蹲在墙头,尾巴卷成个毛茸茸的圈,盯着院子里的猫薄荷直晃脑袋。赵川踮脚想去抓,它却“嗖”地窜到隔壁墙头上,只留下个油光水滑的背影。
“看来是附近的流浪猫,”黄医生拿出早上特意多煎的鸡蛋,掰了一小块放在墙根,“以后开店了,正好在院子角落给它们搭个小窝。”
下午的阳光渐渐斜了,装修队的师傅拿着图纸离开时,三人身上都沾了层灰。赵川提议去吃巷口的馄饨,云朵刚点头,手机又震了震。是严景发来的照片:一只布偶猫正趴在余慕云腿上打盹,蓝眼睛像浸在水里的玻璃珠。
【余慕云说这猫叫雪球,刚满三个月,总爱往人怀里钻。】严景还加了句,【他说你啥时候有空都行,就想跟你说声谢。】
云朵盯着照片看了几秒,指尖在屏幕上敲了敲:【等拾光小院开张,叫他带雪球来玩。】
收起手机时,馄饨摊的香气已经飘了过来。赵川正跟老板说要多加辣,黄医生拿着三个搪瓷碗转身,看见云朵嘴角的笑意,也跟着弯了弯眼。
暮色漫过梧桐树的枝桠时,三人并肩走回家。赵川在讲他小时候被邻居家的大金毛追着跑的糗事,黄医生时不时插句嘴,云朵走在中间,听着他们的笑声混着晚风里的花香,忽然觉得心里某个角落被填得满满的。
路过那栋老房子时,黄医生忽然停下脚步:“明天去买几盆向日葵吧,放在院子里肯定好看。”
“再加个秋千!”赵川立刻接话,“让寄养的猫狗也能晒着太阳晃悠。”
云朵抬头望向二楼的窗户,月光正慢慢爬上来,像昨晚一样温柔。她笑着应了声“好啊”,晚风拂过,院子里的月季又轻轻摇晃起来,像是在为这个约定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