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武侠仙侠小说 > 显化真人
本书标签: 武侠仙侠  玄幻武侠 

第131章 孟珙封神

显化真人

实际上,窝阔台敢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蒙哥与他的关系,可能比蒙哥与他亲爹托雷的关系更好。

这层关系说起来确实有点复杂。简单来说,当年窝阔台和托雷关系还好的时候,窝阔台和自己的第二皇后昂灰没有子女。于是,托雷就把自己的长子蒙哥过继给了窝阔台,让他做了自己的养子。也就是说,蒙哥虽然是老四托雷的亲生长子,但却是由窝阔台养大的。这种特殊的家庭关系,使得蒙哥对窝阔台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也让窝阔台对蒙哥更加信任。

在这种情况下,蒙哥既是托雷的儿子,又是窝阔台的养子,这种双重身份让他在蒙古帝国的权力结构中处于一个独特的位置。生父和养父,到底哪个更亲近,实在是很难说。

  但正是有了这层特殊的关系,确立了蒙哥作为窝阔台权位合法继承人的身份,窝阔台才放心地让蒙哥去继承他亲爹托雷的封地和军队。如果交给托雷的其他儿子,估计麻烦会更大。

窝阔台在位期间,蒙古帝国迅速扩张,其疆域从东亚一直延伸到西亚乃至欧洲。他的统治不仅巩固了蒙古帝国的基础,还进一步拓展了其影响力。如果说成吉思汗是蒙古帝国的开创者,那么窝阔台就是蒙古帝国的发扬者。他不仅继承了成吉思汗的遗志,还在政治、军事和外交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蒙古帝国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1235年,蒙古大汗窝阔台以宋背盟为借口,兵分两路对南宋展开全面进攻。

南宋还沉浸在灭了金国北上收复失地的美梦中,根本没想到蒙古军说打就打,所以完全没有什么准备。

起初,蒙古军势如破竹,两路军队接连攻取河南、湖北、四川三省内十几个军事要地,

反观宋军,因准备不足导致多地接连丢失。但不久后迅速调整布防,英勇抗敌。先后将蒙军两路的攻击趋势挡了下来。

湖北荆襄战场上,由于孟珙与蒙军一起攻破蔡州然后瓜分金哀宗尸首及金国财物后押解回杭州复命述职,并没有驻守在襄阳。突如其来的蒙军迅速占据了江陵北岸,直接兵临长江边。蒙古人还在两百里外的地方利用水库湖泊造船训练水军。

孟珙临危受命,迅速带领本部人马救援江陵。因为人马少,只带了两三万人,怕蒙古军队乘江陵防守空虚强行渡江杀过来,孟珙巧施疑兵计,他反复交换旗帜和军服颜色,夜点无数火把,派人双手执着火把来回不息地跑动,造成南宋主力大军齐聚江陵沿江布防之势。蒙军果然迟疑不决不敢进攻。待援兵赶来,孟珙抓住时机,派遣敢死队乘黑夜袭北岸蒙军,破24寨,夺回被俘军民2万余人。趁蒙军北撤之机,迅速收复失地,同时奔袭蒙军训练水师之地,一把火把那些设施烧了,使得刚具雏形的蒙古水师胎死腹中。自此,蒙军退去,宋军夺回江北失地,使得双方在荆襄战场上又出现了相互对峙的局面。

四川战场,蒙军在陕西略阳以及宁强也遭遇曹友闻率军两次击败。此时四川制置使赵彦呐见曹友闻战斗力这么强,不顾他坚守仙人关要隘的建议,强令其前往无险可守的大安与蒙军正面决战,导致曹又闻两兄弟面对十数倍敌军却又得不到一个援兵的情况下,虽英勇奋战,终全军覆没。而那赵彦呐却只顾自己带着兵逃命,一逃就逃到了夷陵。四川境内驻军纷纷效仿,至使蒙军根本没受到任何抵抗地长驱南下,进入四川腹地。南宋忙急调孟珙西上四川御敌。此时孟珙便身兼中路及西路军总指挥之职,一下子由一名中层军官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人物。孟珙也不负众望,亲自来到重庆,但并未昌险激进,而是利用川东一带防线准备与蒙古军进行持久战。

进入四川的蒙军听说孟珙来了,兼之担心后继供给不上,不敢久留,抢掠一番后就将主力撤出四川。并在撤离时毁了所有关隘城防设施,使得四川从此无险可守,直接面暴露在蒙军的随时打击之下。

那四川置制史赵彦呐本罪该万死,但不知是不是宋室皇亲,竟只是免职了事。

此次蒙军大举南侵虽然攻取了许多战略要地,但都在长江以北,要知道南宋的经济、政治、战略核心都在长江以南。

蒙军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两淮战场上,蒙军在安徽等地多次尝试过造木筏、筑高坝渡江。宋军虽然陆军战斗力比不过蒙古军队,但是到了水上,形势就完全颠倒过来了。

南宋水师的强横不是吹的,曾经创造过韩世忠率领8000水军就将金兀术10万大军打得七零八落的伟大战绩。

此次进攻,蒙古军队主要兵力都用于第二次西征。又因是孤军深入,不宜持久作战,至此宋蒙一时陷入了两军对峙的境地。

蒙古铁骑虽然战斗力强横,无所匹敌,但是从来都是‘只管杀不管埋’,攻下来的城市洗劫一通后,放点守军意思一下就放任不管了。宋军看准了这一点,接连将先前蒙军攻下的大部分地区先后夺回。

蒙军第一次南侵一直持续到1241年窝阔台汗病死,蒙古境内政局出现动荡,蒙军北撤得以暂时告一段落。

蒙古第一次南侵虽然开始势头很足,接连破城拔寨。毕竟不是主力军队,虽然看起来各大战场都有地盘上的收获,始终没有明确主攻方向,加之进入江淮、巴蜀多是山地,骑兵发挥不出优势,又缺乏水军,所以对于南宋未伤及根本,更别说实现战争企图。

蒙古撤军后,孟珙向南宋朝廷提出了狠抓中腹荆襄长江一线的防御,造船练兵,巩固城防的建议。他把南宋江防形容成江浙为龙头,荆襄为龙身,四川为龙尾。认为只有保住龙身,才能确保龙头安全。而当时主政之人恰是他的老上司,对他的提议给予了完全肯定。这也使得孟珙迅速在荆襄地区建立起了一条十分稳固的防线。甚至为了弥补襄樊守军不足,供给不畅的缺点,还收拢北方溃兵及难民,就地屯田戍守。战时为兵,平时屯田。武当山下土地得到大量开垦,当时竟达万余人之众。后来,孟珙死后,这些都留给了张三丰!

孟珙深知蒙古骑兵善驰突、野战的特点,逐渐形成守长江上游固其下游,守汉、淮以蔽长江的防御方针。四川地区建立了以重庆为中心,以长江为依托的纵深梯次防御。荆湖战区大兴屯田,加筑城寨,水陆混编增强机动。

就在战略形势一片大好之机,才和平没两年的南宋又陷入了主战、主和派内斗的毛病,抗战派将领余玠甚至被迫自尽。本来渐渐巩固有序的防御体系,由于上层权斗再次陷入混乱。

上一章 第130章 蒙宋战端 显化真人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32章 练习摘叶飞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