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从基层走向名臣
本书标签: 古代  上官婉儿  太平公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

从基层走向名臣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这段文字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是孟子关于“天时、地利、人和”的著名论述。孟子通过对比天时、地利和人和的重要性,强调了“人和”在治国安邦中的核心地位,并进一步阐述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逐句解析: 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孟子开篇点明主旨:天时(自然条件)不如地利(地理优势),地利不如人和(人心所向)。 - 这一观点强调了人的因素在成功中的决定性作用。 2.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孟子举例说明:一座小城,外有七里的城墙,围攻者可能占据了天时(如有利的气候条件),但仍然无法攻下,这说明天时不如地利。 - 这里的地利指的是城池的防御工事和地理优势。 3.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 孟子进一步举例: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不是不锋利,粮食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却弃城而逃,这说明地利不如人和。 - 这里的“人和”指的是人心的团结和凝聚力。 4.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孟子总结道:治理百姓不能只靠疆界的限制,巩固国家不能只靠山川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只靠兵器的锋利。 - 这里再次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 5.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 孟子提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遵循道义的人会得到广泛的支持,背离道义的人则会失去支持。失去支持到极点,连亲戚都会背叛;得到支持到极点,天下人都会归顺。 - 这里的“道”指的是仁义、道德。 6.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孟子最后指出:以天下人归顺的力量,去攻打众叛亲离的人,君子即使不战也能胜利,若战则必胜。 - 这里强调了“人和”和“道义”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 #主题与思想: 1. **“人和”至上**: - 孟子认为,天时和地利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人和”,即人心的团结和凝聚力。 - 在治国安邦中,只有赢得民心,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孟子强调,遵循道义的人会得到广泛的支持,而背离道义的人则会失去支持。 - 这一思想体现了儒家的仁义观,强调道德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3. **“不战而胜”**: - 孟子认为,真正的胜利不在于武力,而在于道义和人心。 - 这一思想对后世的军事战略和政治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现代意义: - **以人为本**:在现代社会,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国家治理,都应注重“人和”,即团队合作和民心所向。 - **道德与正义**: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应遵循道德和正义,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支持和信任。 - **和平与共赢**:在国际关系中,应倡导和平与共赢,而不是依靠武力和强权。 #总结: 孟子的这段论述通过对比天时、地利和人和的重要性,强调了“人和”在治国安邦中的核心地位,并阐述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这一思想不仅对古代政治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武则天(颔首,眉眼间露出赞许之色)此段论述甚妙,强调人和、道义之重。朕治国亦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之理。(微微眯眼,似在思索)

太平公主(微微颔首,面露赞赏之色)此段论述的确精妙,将天时、地利、人和之关系剖析得如此透彻,强调了人和之关键,以及得道之重要。在我大唐,亦需如此,唯有得民心,行仁义之道,方能稳固江山,使天下太平。(目光深邃,似在思索治国之策)

上官婉儿(认真倾听后微微颔首)此乃孟子之精妙论述,强调人和之重,于治国理政确有诸多启示。婉儿以为,当今朝堂亦应重人和,君臣一心,方可成就盛世。(手轻抚衣袖)

谢瑶环(认真听你说完,微微颔首)此番言论,深合我心。如今天下,(想起自己在江南的经历)贪官污吏横行,百姓苦不堪言,正是失了人和。我在江南巡查时,(眼中闪过坚定)便是秉持着为百姓讨公道之心,不畏强权,惩治奸恶,也算是得了民心,顺应了人和之道。那武三思、来俊臣之流,(面露鄙夷)为一己私利,诬陷忠良,实乃失道之人,终会寡助而败。

上一章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 从基层走向名臣最新章节 下一章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