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宁宫内,暖香与烛火交织,太后正端坐于紫檀木椅上,见沈娇娇捧着书信进来,目光先落在那叠字迹潦草的纸上,才缓缓开口:
“拿到了?”
沈娇娇点头,将书信双手奉上,
“回母后,确是沈卓与敌军往来的密信,里面还提了克扣军饷、私放俘虏的事。”
太后指尖划过信纸,眼神渐沉。恰在此时,殿外传来皇帝的脚步声,显然是被她提前派人请过来的。
皇帝踏入殿内,见此情景先是一愣,待接过书信细读,脸色瞬间铁青,一掌拍在案上:
“胆大包天!外戚干政还敢通敌,皇后是怎么教人的!”
“陛下息怒。”
太后适时开口,
“哀家早闻沈卓在军中胡作非为,原以为只是小打小闹,没想到竟牵扯出通敌叛国的大事。如今证据确凿,可不能轻饶。”
话音未落,殿外传来皇后带着哭腔的呼喊:
“陛下!求陛下容臣妾解释!卓儿他绝不敢做这种事啊!”
皇后跌跌撞撞闯进来,身后还跟着脸色惨白的沈卓。
沈卓一见到桌上的书信,腿一软跪倒在地,语无伦次地辩解:
“陛下!这是伪造的!是有人陷害臣!”
皇后也跪倒在地,
“定是沈阿瑶!她恨臣妾,才想出这种毒计!”
沈娇娇冷冷开口:
“沈大人,我与你素无往来,何谈陷害?何况在我哥哥失踪的山谷,找到了你麾下亲兵的令牌,那一带的敌军埋伏,怕也是你提前透的消息吧?”
这话如惊雷炸在沈卓头顶,他张了张嘴,再也说不出辩解的话。
皇后见状,转头看向刚被太监引来的赵珩,泪水直流。
“珩儿!快帮你表哥求求情!他一定是被冤枉的,你快跟陛下说啊!”
赵珩站在殿中,看着自己最重要的两个女人,像两把钝刀反复割着他的神经。
他看向沈娇娇,她眼底的坚定让他心头一紧;再看向皇后,母妃的哀求又让他无法忽视。
最终,系统维持的好感度占了上风,他垂眸道:
“父皇,儿臣方才在沈卓书房,亲眼见他将这些书信藏入暗格,通敌之事,证据确凿,儿臣……无法求情。”
皇后猛地怔住,不敢置信地看着他,
“珩儿……你……”
话未说完,便眼前一黑,险些栽倒。
皇帝见状,冷哼一声:
“来人!将沈卓打入天牢,彻查其党羽!皇后纵容外戚作恶,禁足坤宁宫半年,无召不得出!”
旨意下达,殿内一片死寂。
沈娇娇望着被拖走的沈卓,指尖微微颤抖——这一步,她终于踏出去了。
待众人散去,太后看着沈娇娇,缓缓道:
“沈卓倒了,但皇后根基尚在,她在禁足期间定会反扑,你需多加留意。赵珩那边……哀家会让人盯着,他的心思在你身上,应该也不会害你。”
沈娇娇叩首谢恩,刚走出慈宁宫,就见赵瑜候在宫门外,手里拿着一方手帕。
“刚从心腹那拿到的,”
赵瑜将手帕递她,上面歪歪扭扭绣着沈娇娇一家人的名字。
“他们在山谷北侧的山洞里发现了这个,还有打斗痕迹,沈队长还活着的几率很大。”
沈娇娇攥紧手帕,眼眶一热,连日来的压抑终于有了一丝松动。
她抬眸看向赵瑜,眼底满是感激,
“谢谢你,瑜哥哥。”
“跟我还客气什么。”
赵瑜温声道,
“皇后虽被禁足,但她的人未必会安分,接下来我们得查沈卓的党羽,说不定能从他们嘴里问出沈队长的下落,还能顺藤摸出皇后更多把柄。”
两人正说着,身后传来赵珩的脚步声。他手里提着一个食盒,快步走上前。
“阿瑶,我让人炖了你爱吃的银耳羹,你这几日没好好吃饭,快回去趁热喝。沈队长的事,我已经加派了三倍人手搜寻,一有消息就告诉你。”
沈娇娇看着他真诚的眼神,心里五味杂陈。她接过食盒,轻声道:
“多谢太子哥哥。”
赵珩还想说些什么,却被皇后宫里的太监匆匆叫走——禁足的皇后闹着要见他。
看着赵珩离去的背影,赵瑜轻声道:
“他现在就像个被线操控的木偶,哪天线断了,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沈娇娇点头,握紧手中的手帕,目光变得愈发坚定,
“不管他是什么样,我都要找到哥哥,查清青牛村的真相。”
月光爬上宫墙,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沈娇娇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风暴,还在后面。但她不惧,她相信自己,也相信身边这个男人。
沈卓入狱的第三日,宫里便传出了消息:
皇帝感念赵瑜行事稳重,赐其城外良田百亩与新宅一座,准其月底前出宫立府。
消息传到偏殿时,沈娇娇正对着自己那半块碎玉出神。赵瑜推门进来,身上已换了一身常服,少了几分皇子的拘谨,多了些利落。
“刚从父皇那里领了旨意,”
他在她对面坐下,眼底带着笑意,
“出宫后行事倒方便些,查沈卓的党羽、找你哥哥,都不用再顾忌宫规束缚。”
沈娇娇抬眸,望着他眼中的笃定,心头一暖。
“那往后……我想见你,是不是还要递帖子?”
话一出口,她才觉不妥,耳尖微微发烫。
赵瑜指尖摩挲着茶杯边缘,声音轻得像月光,
“不用,我已经跟身边的人都吩咐过,只要是你,随意进出。”
沈娇娇的脸也染上了红晕,她又想起那天,赵瑜对她说“我府中会有属于你的房间。”
“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
赵瑜停顿了片刻,看到沈娇娇的疑惑时,才满意的继续开口,
“你的房间会按照你喜欢的样子装扮。”
正说着,太后身边的李嬷嬷再次登门,这次神色却比往日郑重:
“小公主,太后请您即刻去慈宁宫,陛下也在。”
沈娇娇心头一紧,看了一眼赵瑜,对上他那宠爱的眼光有,才安了安心,转身随着李嬷嬷快步前往。
刚踏入殿门,就见皇帝与太后并排坐着,神色温和,而赵珩站在一旁,目光落在她身上,带着难以掩饰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