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清华园,像被谁打翻了调色盘,冬的清冽还未散尽,春的暖意已悄然漫过枝头。图书馆前的玉兰树攒着饱满的苞芽,毛茸茸的,像无数支蘸满月光的笔尖,正等着在蓝天这张素笺上写下新的诗句。陆锦熙抱着刚领的一摞教材,书页间还带着油墨的清香,走过铺满晨光的石板路时,忽然被树后伸出的手轻轻拉住。
路临深站在斑驳的树影里,掌心摊开,躺着颗还带着余温的糖炒栗子,焦糖的甜香混着泥土的气息漫过来。“民乐赏析课调到了周三下午。”他自然地剥去栗子壳,将金黄的果仁放进陆锦熙翻开的《中国音乐史》扉页,“和你量子力学课同一时段,已经帮你协调好了。”
陆锦熙咬着栗子含糊道:“路老师又滥用助教权限……”栗子的粉糯混着焦糖的甜在舌尖化开,暖意顺着喉咙往下淌。
“正当课程协调。”路临深推了推眼镜,袖口沾着点银灰色的微光——是化学实验室特有的银纳米粒子,“而且张院士说,跨学科伴侣应该共享课表,有利于知识互补。”他说得一本正经,仿佛在汇报实验数据。
新学期的第一堂课,总弥漫着崭新的纸墨清香和隐约的期待。陆锦熙在民乐教室的后排坐下,摊开《声学物理基础》,刚偷偷摸出课本里的栗子仁,讲台上的老教授忽然扶了扶眼镜点名:“那位同学——对,就是在底下剥栗子的——说说《春江花月夜》里用了哪些共振原理?”
满堂的窃笑声里,陆锦熙正窘迫地想找个地缝钻进去,教室门“吱呀”一声被推开。路临深抱着一摞讲义走进来,从容解围:“第五段渔歌互答的段落,箜篌与笛声的频率比接近0.618,也就是黄金分割比,这种共振关系能产生最和谐的听觉效果。”他目光扫过陆锦熙,径直走向后排的空座,“老师,我是这学期新来的助教,路临深。”
老教授眼睛一亮:“哦?就是那个用量子算法解析古曲的小路教授?欢迎欢迎!”
下课铃响时,陆锦熙的课本里被塞进一张纸条,字迹清隽如松:「栗子糖分摄入超标的补偿方案:今晚七点,声学实验室帮我录古琴采样,算社会实践学分。」抬头时,正看见路临深被一群学生围着问问题,他耐心地在白板上推导公式,傅里叶变换的曲线还没擦净,和旁边板书的《梅花三弄》工尺谱奇妙地相映成趣。
物理楼的午后阳光格外慷慨,被窗格切成整整齐齐的几何形状,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陆锦熙趴在实验室的角落补乐理笔记,笔尖刚顿住,一件带着淡淡消毒水味的白大褂就披在了肩上。“空调出风口正对着你后颈,风速2.3米/秒,容易引发颈部肌肉痉挛。”路临深的声音从示波器后面传来,他正专注地调试设备,指尖还沾着点板书的粉笔灰,“而且你的颈椎曲度比标准值低3毫米,需要注意保暖。”
窗外的海棠树被风拂动,落下第一片粉白色的花瓣,轻轻飘落在窗台。路临深忽然放下手里的游标卡尺开口:“你舅舅寄了明前龙井,早上刚到传达室。”
“所以?”陆锦熙咬着笔杆看他,明知故问。
“所以现在该去水房取热水。”他伸手抽走陆锦熙手里的钢笔,在笔记本上圈出个错误的音符,“水温85℃时冲泡最佳,茶多酚保留率能达到91%,比沸水冲泡高出17个百分点。”说着,自然地拿起两人的保温杯,“走吧,顺便帮你加片柠檬,补充维生素C。”
氤氲的茶香里,陆锦熙瞥见路临深摊在桌上的日程本。其中一页用红笔标着项固定安排:「周三15:00-17:00,民乐教室后排」,页脚还画着个歪歪扭扭的小栗子图案,像是随手添上去的。“这是什么暗号?”他戳了戳那个小栗子。
“投喂记录。”路临深面不改色地合上本子,耳根却微微发红,“防止某人在我的量子力学课上低血糖,影响课堂吸收率。”
傍晚的操场总少不了乐队排练的声音,鼓点混着吉他弦的振动,在暮色里轻轻漾开。陆萌萌拉着鹿祈来探班时,刚跑到看台边就停下脚步,举着手机疯狂按快门:“我的天!路学长真是把严谨刻进DNA里了!连系鞋带都要绑成对称结!”
鹿祈顺着她的目光看去——跑道边,路临深正蹲下身,帮陆锦熙系好散开的鞋带,手指翻飞间,两边的结打得一模一样,连绳尾的长度都分毫不差。她忽然指向跑道:“你们看——”
暮色渐浓,橘红色的晚霞铺满天空,两人正沿着橡胶跑道慢慢慢跑。路临深始终保持着落后半步的距离,右手虚悬在陆锦熙腰后几厘米的地方——那是防止摔倒的守护姿态,也是只有彼此才懂的亲密信号。“赌五毛钱,”陆萌萌凑到鹿祈耳边咬舌头,“路学长连步频都计算过,绝对精准到每秒几步。”
果然,没过多久,陆锦熙稍微喘了口气,脚步慢下来时,路临深就会恰好停下脚步,指向天边:“看,御夫座α星亮度异常,比星图标注值高0.3等,可能是星际尘埃的折射效应。”——其实是借机让他放缓呼吸,调整节奏。陆锦熙仰头看星星时,他就会悄悄替对方擦掉额角的薄汗,动作自然得像呼吸。
图书馆闭馆的音乐响起时,陆锦熙在古典文献区的角落找到了人。路临深正对着一盏台灯,校对《梦溪笔谈》声学篇的德译本,指尖在泛黄的书页上轻轻点动,灯光勾勒出他清瘦的侧脸,像尊沉静的大理石膏像。“走了。”陆锦熙用《天工开物》的书脊轻轻碰他肩膀,“再不管饭,某人的胃就要按捺不住抗议了——我可是记得,你的胃酸分泌曲线在这个点会达到峰值。”
路临深合上书页,夹在里面的书签滑出来——是片压平的玉兰花瓣,“根据胃酸分泌曲线,确实还有12分钟最佳进食期,去小吃街刚好来得及。”
小吃街的烟火气里藏着大学问。路临深去买烤冷面时,不等老板问就准确报出:“酱料减半,多加香菜,不要洋葱,加两个蛋——蛋白打散,蛋黄留完整。”全是陆锦熙的偏好,连鸡蛋的做法都记得分毫不差。
老板娘笑着多塞了根烤肠:“小陆同学今天论文通过啦?看你俩喜气洋洋的。”
陆锦熙愣了愣:“您怎么知道?”
“小路教授刚才买煎饼时,特意让我在饼上拿巧克力酱画了个音符呀。”老板娘指了指不远处的煎饼摊,“说庆祝你论文盲审全优通过,还说这叫‘可食用乐谱’。”
月光下的荷塘边,晚风带着水汽的清凉,两人分享着同一副耳机,听着白天录的古琴采样。陆锦熙靠在路临深肩上,忽然轻笑:“其实你根本不需要修民乐学分吧?物理系的教授职称评定又不看这个。”
“需要。”路临深调整了下耳机线,让旋律更清晰地传到两人耳中,“《乐记》里说‘声相应,故生变’,这是中国最早的共振理论,比西方早了一千两百多年。”
“说人话。”陆锦熙捏了捏他的胳膊。
“想和你一起毕业。”路临深转过头,目光里盛着月光,比荷塘的水更清澈,“所有课程,所有季节,都想一起走。”春风吹落几朵海棠花,轻轻拂过他们紧握的双手,带着花瓣的微香。
宿舍楼熄灯前,路临深照例送他到楼下。值班的张阿姨早已见怪不怪,笑着指指传达室:“小路啊,你的快递刚到,我给你放架子上了。”
是个精装的硬壳盒子,拆开一看,是套《昆曲工尺谱通解》,扉页上有行手写的字:「补情人节礼物——那天下雪耽误了快递,经测算,延迟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陆锦熙抱着沉甸甸的书蹦上台阶,忽然转身扑回来,撞进路临深怀里。夜樱纷纷扬扬落下,两个身影在昏黄的路灯下重叠成温柔的剪影。
“路老师。”
“嗯?”
“这学期也要多多指教。”
“量化指标是:共同课时增加37%,食堂同桌率提升至89%,图书馆同座时长日均不低于2.5小时,以及……”路临深低头抵住他的额头,声音里带着笑意,“每日接吻频率标准差控制在0.5以内,确保情感稳定性。”
草丛里的春虫振翅鸣叫,应和着远处传来的熄灯号,悠长而温柔。而有些课程,关于爱,关于陪伴,关于彼此眼中的星辰与乐谱,永远不需要写在课表上,却早已刻进了每个日出日落,每个并肩走过的春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