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综影视功德系统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叶子  如懿传     

如懿传—富察·琅嬅38

综影视功德系统

琅嬅选择了长春宫为居所。

因着先帝的国丧未除,此刻长春宫的陈设略敛奢豪华光,更持清雅端方与肃穆威严。

鎏金器物早已撤去,殿中多处摆着极品羊脂白玉摆件,玉质温润如凝脂,在天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晕。

素面的水色玻璃嵌岫玉屏风,玻璃如秋水般澄澈,岫玉通透水润,似含着一汪清泉,屏上未绘半分图样,只以玉本身的纹理作景,倒添了几分“大道至简”的静气。

一旁的紫檀木包镶嵌湘妃竹书案上,摆着一方顶级翡翠宝砚,如深潭碧波,澄澈得能照见人影,倒像把江南春水锁在了方寸间,添了几分生机却不张扬。

殿中槅扇,以湘妃竹为骨,竹上紫斑如泪痕,内嵌冰糖雪梨色的冰蓝底黄翡,阳光穿射时,翡翠如含雾的湖面,将满殿都染成一片清透的蓝,与各处玉器的柔光交织,静谧得如同浸在溶溶月色中,连尘埃浮动都看得分明。

条案上,官窑青花胆瓶斜插着素白玉兰与淡蓝诸葛菜,花瓣薄如蝉翼,沾着晨起的露气,风过帘隙时,暗香便随着纱帘的晃动漫开来。

时已入秋,燥气渐生,殿中特陈两尊天青冻暴风雪岫玉麒麟伏山茶玲珑缸:岫玉色如秋空微雨,冰裂纹路纵横交错,恰似寒江雪浪翻涌,缸身浮雕麒麟探爪,周遭山茶怒放,叶脉纹路皆清晰可辨。

缸中注了新汲的井水,水汽袅袅升腾,混着花香漫过铺着石青素缎垫的紫檀宝座,漫过墙上未挂半幅字画的素色纱壁,连空气里都浸着一股清寂肃穆的意味,让人不自觉地敛声屏气。

琅嬅正坐于铺着石青素缎垫的紫檀宝座上,听红芍回禀诸事,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国丧期间,粥厂要多设几处,给孤儿寡母的冬衣也得赶制出来,再寻些老匠人修缮京郊的义塾。这些事办得扎实些,也算是为先帝积些功德,添些往生顺遂的福报。”

话音未落,莲心已匆匆进来,神色凝重地福身:“娘娘,景仁宫皇后崩了。”

殿中一时静了静,只有天青冻岫玉缸里的水汽还在袅袅升腾,混着玉兰的清芬,似乎更添了几分说不出的寒意。

见琅嬅神色未动,莲心又压低了声线,语速急促地补道:“听底下人回,今儿青侧福晋先去给太后请了安,转道往景仁宫去时,便见里头……乌拉那拉氏已是服毒自尽的模样,身子都凉透了。”

半晌,琅嬅端起茶盏,盖碗轻磕茶托,发出清脆一声。她指尖摩挲着碗沿的缠枝纹,语气平淡得像在说寻常家事“让内务府按皇上的旨意办。其间若有什么章程不妥当,莲心你去知会进保,两人盯着料理便是,不必再来回我了。”说罢,她掀开茶盖,袅袅茶雾中,目光落在窗外那株渐染秋霜的梧桐上,仿佛这宫闱惊变,不过是叶落无声。

莲心俯身应了声“是”,悄无声息地退了下去。

“皇额娘,”一旁的璟瑟终于按捺不住,手里的湖笔被攥得微微发烫,“那人不是一心要做母后皇太后嘛,怎么就突然服毒了?”她眉尖紧蹙,满眼都是不可思议。想起近日常有针对他们兄妹的阴私手段,若非皇额娘早有防备,怕是已中了圈套。这般野心勃勃、心肠狠毒之人,竟会甘心赴死?

琅嬅的声音轻得像被水汽漫过的玉,落在寂静的殿中,却带着沉甸甸的分量:“不过是为后人铺路罢了。

想用自己的死为宫里的乌拉那拉氏青樱博一个出路……可惜了,遇见了不靠谱,一心少年郎的侄女大如,也算她罪有应得啦~

话说回来,她转头看向一旁还在琢磨其中关节的璟瑟 “想来是上午的课业完成了,所以才分心到这些事儿上了?昨日让你写的葡萄牙语一封信呢,待会儿也拿来我瞧瞧。”

璟瑟被这陡然转换的话题弄得一怔,刚要开口辩解,就见琅嬅从案头抽过一本线装的《战国策》,轻轻拍在她手里。

“拿去,”琅嬅抬了抬下巴,示意她退到窗边的书案去,“不光要温熟今日的功课,这书里的《触龙说赵太后》与《邹忌讽齐王纳谏》,各写一篇读后感来。”赶紧得好好学习去,学习使你快乐!

璟瑟悻悻地捧着《战国策》退开,走到窗边书案后坐下,看着摊开的书页,小脸皱成了一团。

“呜呜……”她对着书页小声嘟囔,指尖无意识地抠着案上的玉镇纸,“葡萄牙语书信早忘到九霄云外了,这会子补哪里来得及?皇额娘最是仔细,定能瞧出应付的痕迹……”一边嘀咕,一边偷偷抬眼瞟了瞟主位上的琅嬅,见她正垂眸翻看账本,只好认命地拿起笔,先在纸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哭脸,才磨磨蹭蹭地开始琢磨那两篇读后感。

晚上,琅嬅去给乾隆送滋补汤水时,璟瑟也在自家皇额娘的暗示下,先一步拎着自己刚刚写好的2.0版葡萄牙语的一封信,去找了自己博学多才的皇阿玛求夸奖、求指点,“皇阿玛,您快看儿臣写的可好?”

乾隆放下紫毫笔,指腹轻轻摩挲着笺上略显生涩却工整的字迹“嗯…不错”他微微颔首,声音里带着笑意漫开在香雾里:“字里行间倒有几分章法了。这西洋文字虽拗口,经我们璟瑟这么一写,倒也沾了几分咱们大清的笔墨意趣。”

廊下挂着的素纱帘被轻轻掀开,琅嬅款步而入,手里捧着只银质暖盅,盅沿还搭着块月白绫帕。见父女俩正对着西洋笺纸说话,她先把暖盅搁在案边的小几上。

净手后,才走到乾隆身后,玉指虚虚拢起,化作小巧的槌形,在他肩颈处轻轻叩击——力道不重,却恰好落在酸胀的筋络上,动作舒缓如拂尘扫过。

“皇上这几日批奏折到深夜,臣妾您怕伤了精神。”她声音温软如浸了蜜的秋露,目光掠过案头堆叠的奏章,“刚让小厨房炖了三元养心汤,秋日最是滋补身心,可要趁热用些?”

暖阁里的沉水香漫过她的袖口,与汤盅里透出的甜香缠在一处,随着她轻缓的动作,在灯影里漾开一圈圈温煦的涟漪。

乾隆肩头一松,顺势往椅背上靠了靠,看着琅嬅皓腕间那只羊脂玉镯随着动作轻轻晃动,有些目眩神摇。“还是皇后细心,知道朕这几日总觉得乏。”他抬手覆在她捶打的手背上,将那片微凉的玉色与柔荑一并拢在掌心里。

小璟瑟很有眼力见地轻手端起汤水,用备用银匙尝过后,认真地点点头,又换了把干净的摆在盅沿,似模似样地奉给乾隆,“请皇阿玛用汤。璟瑟也细心的,是不是皇阿玛?”

“当然,我们璟瑟最是贴心乖巧了!”乾隆赶紧接过,对于自家女儿亲尝补汤的行为很是感动,多孝顺啊!

琅嬅抬手轻抚了下璟瑟的背,眼尾带着点嗔怪的笑意:“就你会作怪。下人早就试过了。”说着,她抬眼望向乾隆,烛光下眸光潋滟:“您还真惯着她,这般小性子都纵容着。”

“不过,方才见璟瑟写的西洋字,倒比前番工整多了,可见是用了心的。”

乾隆饮了一口汤,目光落回那页葡萄牙语书信上,笑意漫开在眼角:“可不是?这孩子偏生有股子拧劲,学什么都要琢磨出些门道来。”又看向璟瑟,“只是西洋文字终究是旁门,经史子集儒家经典才是根本,可不能本末倒置。

璟瑟忙点头:“儿臣明白的!每日的《论语》批注,儿臣都写着呢。”说着便要去取,却被琅嬅笑着按住:“改日再给你皇阿玛瞧吧,先歇歇。你皇阿玛这儿有我伺候,你回长春宫,去把剩下的功课做完吧。”

等璟瑟走后,琅嬅与渣渣龙谈论起了工作:“皇上,方才看着璟瑟跑跳,倒让臣妾想起孩子们的居所安排,这几件事关乎宫规教养,想请皇上示下。”

见对方颔首示意,她便细细禀道:“其一,是皇子们的居所。依祖宗旧例,稚龄皇子多随母妃居住,可若长到学龄,总需有专司读书习武的去处。臣妾想着,乾东五所本就是为皇嗣预备的居所,既近御书房便于请教学问,又合‘东为尊’的规制。不如便定下,待皇子们满六岁,便移居此处,既显皇家教养的规矩,也能让他们自幼便知兄弟同气、共承家业的道理。”

稍顿了顿,她又道:“其二,是公主们的居所。女孩儿家的教养更重娴静端方,咸安宫与附属殿宇向来雅静,雨花阁近长春宫,臣妾身为国母也好随时照拂。不如,就让公主们十岁前随母妃住,多添天伦;待满十岁,便移居这两处,一来让她们学着打理自己的宫苑,二来也方便学习规矩礼仪,为将来的仪范打下根基。”

皇子们的居所依着祖制早有定所,可公主们的住处却向来少有条文细定。与其将来被随意安置,不如现在便借着规划的由头,将咸安宫旁的附属殿宇、雨花阁一带统筹起来——既算不得僭越祖制,又能名正言顺地为公主们争下一处集中的居所,兼作读书习礼的所在。

雍正朝的宫苑规制里,咸安宫本是官学所在,子弟们在此研读经史,后来才更名为寿安宫;春禧殿那时还未独立成殿,不过是咸安宫官学旁的几间附属屋舍;至于雨花阁,此时也远非后来那番模样,功能体系尚未成形,不过是宫苑深处一处略具规模的阁楼罢了。

琅嬅心里清楚,如今这些地方虽未成定规,但若不趁着此时宫闱格局尚有转圜余地,早做安排,将来一旦有了新的规制定例,或是被旁人占了先,公主们再想有这样合宜的居所与学地,怕是难了。

因此琅嬅决定先下手为强,给公主们争来个集体宿舍与学习空间。

乾隆沉吟片刻方缓缓开口,语气里带着帝王特有的沉稳:“你虑得周全,既合祖制,又顾着孩子们的年纪。可见琅嬅你的用心良苦。”说罢,他微微颔首:“就依琅嬅你说的办吧,着内务府先把各处修缮整齐,务必妥当些。”

“臣妾会亲自叮嘱内务府总管的,再让红芍她们时时关注着。”达到目的,琅嬅很满意地走了。【成啦!撒花花~】

上一章 如懿传—富察·琅嬅37 综影视功德系统最新章节 下一章 如懿传—富察·琅嬅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