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武侠仙侠小说 > 太平侠客传
本书标签: 武侠仙侠 

第十九回 骇轮机方知天外天,焚博馆始证道中道(一)

太平侠客传

蒸汽船在苍茫大海上航行的十日里,何永志几乎将全部光阴都耗在了那间轰鸣不休的动力舱中。铁铸的舱壁终日发烫,煤灰混着机油的气味刺鼻呛人,他却浑然不觉。每当那巨大的曲轴开始转动,带动数人高的飞轮旋转时,他总会不自觉地屏住呼吸,黝黑的面庞被炉火映得忽明忽暗。

这十个昼夜的航程,他见证了蒸汽机每一个精妙的运转瞬间。从锅炉中喷涌而出的白汽如何推动活塞,铜制连杆怎样将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动力,再到那根贯穿船体的主轴如何带动螺旋桨破浪前行。有时他会突然想起家乡的水车,同样是借力使力,眼前这钢铁巨兽的效率却胜过千百架水车。煤块在炉膛中燃烧的噼啪声,与珠江畔柴火灶的声响何其相似,可产生的力量却天差地别。

每当夜深人静,轮机手们轮班休息时,何永志便会就着昏暗的煤油灯,用炭笔在随身携带的账本背面描摹机械构造。粗糙的纸张很快被磨破,他就改用在甲板上捡到的烟盒纸继续画。有次左手按在滚烫的管道上不慎被烫伤,他却只是皱了皱眉,将伤处浸入咸涩的海水中了事。这十天里,他记不清自己画废了多少张草图,更记不清多少次被突然喷发的蒸汽吓得跌坐在地。但每当晨曦透过舷窗洒落时,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始终跳动着求知若渴的光芒。

尽管在顺风顺水的理想情况下,帆船的速度并不比现在的蒸汽船逊色多少,但这样的完美航行终究可遇不可求。一旦遭遇逆风或无风,帆船便只能笨拙地抢风迂回,航程动辄拖延月余,与蒸汽船的稳定高效相比,差距立现。

更何况,蒸汽船代表的,是时代洪流中不可阻挡的科技进步。眼下它们或许只比最快的帆船略胜一筹,但技术的革新岂会止步于此?要不了多少年,这些喷吐浓烟的钢铁巨兽便会将帆船远远甩在身后。

第十日正午时分,蒸汽船靠岸了,何永志恋恋不舍地下船,他多想再多待一会儿,多研究研究,他想,中国要是能造出这家伙就好了。

船靠岸后,工人便即下货,货下干净后,再装货,何永志看着船从满载到空载,再到满载的过程,满载后,随即向北驶去,并不往香港方向。

何永志踏进家门时,木门吱呀一声响,惊动了正在灶前忙碌的陆芸。她猛地抬头,手中的木勺“啪”地掉进锅里。振华从里屋冲出来,赤着脚扑进他怀里。

“爹!”孩子的声音又尖又亮,小手紧紧攥住他的衣襟。

何永志弯腰抱起儿子,伤口的疼痛让他微微皱眉,但很快被陆芸的泪水淹没。她扑上来,拳头砸在他肩上,却轻得像片落叶。“你怎么又……”她手指死死揪住他的袖子,仿佛怕他再消失。何永志受伤,她心疼得厉害,却并不像从前那样流泪,振华出世以后,她就很少流泪了,在何永志面前,她可以柔弱,但在振华面前,她必须坚强。

油灯摇曳,昏黄的光晕在土墙上晃动。何永志将一路见闻娓娓道来,说到那蒸汽船的庞然铁躯时,振华瞪大了乌溜溜的眼睛,陆芸的手指却无意识地攥紧了衣角。

“芸儿,我算是看明白了。”何永志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洋人之强,绝非什么妖法巫术。这是实打实的学问,是铁与火的科学。我们中国人自古也讲格物致知,也有《天工开物》这样的奇书。但如今......”

他顿了顿,眼中映着跳动的灯焰:“他们的科学,已与我们截然不同。这不是循序渐进的变化,而是翻天覆地的革新。就像......”他环顾四周,目光落在灶台上的铁锅上,“就像青铜器取代石器,铁器又取代青铜那般,是一个全新的纪元。”

振华似懂非懂地点头,小手摸着父亲粗糙的掌心。陆芸的眉头却越皱越紧:“你的意思是......”

“我是说,”何永志深吸一口气,“若要与之抗衡,就必须先虚心学习。他们用百年走完了我们千年的路,如今我们更要奋起直追。这不是背祖忘宗,而是......”他望向窗外的月色,“而是为了保住祖宗留下的这片土地。”

陆芸突然抬头:“《海国图志》里说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何永志一怔,随即笑道:“你也看了?”

“你不在时,我翻遍了你的书箱。”她轻声道,指尖抚过他后背的伤,“可你连洋话都不懂,怎么学?”

何永志沉默片刻:“回来的船上,我听见他们总提‘香港’,原以为是运鸦片,可拆开袋子全是寻常货物。今日这船又停在广州,在这上下货物,便即北去,根本没去香港……我总觉得蹊跷。”

三日后,珠江码头烟雨朦胧。何永志正欲混上香港商船,忽见一叶扁舟破浪而来——莫师兄立于船头,蓑衣猎猎,“浪里蛟”与“过江龙”如哼哈二将分立左右。当年戏言竟成真,何永志不由莞尔。

“莫师兄!”何永志跃上船板,刚说明来意,身后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陆芸挎着包袱追来,发髻被江风吹得散乱:“这次你别想甩下我!”

何永志急道:“你怎么跟来了?”

陆芸嗔怒:“你还说呢,我一下没跟着你,你就受伤,我…放心不下你。”

“振华怎么办?”

“托付给韩师兄了。”

“他媳妇刚生产,我们怎好再麻烦他们?”

“振华虽小,可机灵着呢。”陆芸拢了拢被江风吹乱的鬓发,“韩师兄做棺材,他在旁边递刨花、擦木屑,还能帮着数铜钉——三岁的孩子,能数到二十了。”

何永志皱眉:“让他在棺材铺里……”

“寿材,长寿。”陆芸打断他,声音很轻,却极坚定,“韩记棺材铺人称‘长生铺’,振华沾了这名字的福气,定能长命百岁。”

“莫师兄,麻烦你们了,还得多载一人。”何永志挽着陆芸的手,朝着莫藏锋说道。

莫藏锋独臂挽缆,朗笑道:“弟妹同往,正好补我左手空缺!”那两位昔年江盗如今恭立如松,抱拳齐声道:“二位大侠,好久不见”

“你们如今是我师兄的兄弟,那便是自己人,在下姓何,名永志,内子姓陆,单名芸。二位大哥年岁较我为长,叫我永志即可。”

话毕,莫藏锋独臂挽缆,忽将蓑衣一抖。

江面忽起风浪,商船货艇皆在波谷间摇晃,唯独他脚下这叶扁舟如生了灵性,船头破浪时竟不溅半滴水花。

“坐稳了!”

话音未落,小舟突然斜切过一道涌浪。莫藏锋右脚勾住舵柄,独臂扯帆绳在肘间绕了三圈,风帆吃满力的刹那,船身竟横着滑出丈余,恰从两艘相撞的运米船缝隙间穿过。“浪里蛟”死死扒住船帮,“过江龙”的斗笠早被吹飞——那两人虽称霸水道多年,此刻却白着脸,活似第一次乘船的旱鸭子。

何永志搂住陆芸的腰,眼见莫藏锋用牙咬住帆索猛一甩头,船帆“哗啦”转向。小舟霎时如离弦之箭,船头翘起几乎要立在水面上,却在即将倾覆的瞬间,被莫藏锋一跺船板压回浪里。水沫飞溅中,他独臂控帆的身影,竟比双手健全的水师教头还要利落三分。

珠江两岸的挑夫们都停了活计张望。有老船工眯眼叹道:“这手法…怕是龙王爷赏的饭碗!”

上一章 第十八回 匿岭南长为烹茶客,奔燕北愤做夺宝人(八) 太平侠客传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九回 骇轮机方知天外天,焚博馆始证道中道(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