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宁府,如棠开始收拾行装。青杏红桃两个丫头哭成了泪人,非要跟着一起去。
"江南路远,你们留在府中照顾父亲。"如棠将几件心爱的字帖小心包好,"我此去...不会太久。"
她没告诉任何人,除了去外祖家暂住,她还有另一个打算——母亲生前在江南留有一处小产业,是当年陪嫁的铺面。如棠想去看看,或许...能为自己找条新的出路。
秦墨卿生辰前一日,如棠乘坐的马车悄然离开京城。她没有去参加那场注定难堪的生辰宴,也不在乎秦墨卿是否会兑现当众道歉的承诺。
马车驶出城门时,如棠掀开车帘,回望了一眼高耸的城墙。三年前,她满怀憧憬入京,如今却带着一身伤痕离去。
"小姐,下雨了。"车夫提醒道。
如棠放下车帘,从袖中取出那本《孙子兵法》和萧姓书商的名帖。名帖上只有一个地址:金陵城文德桥畔,萧氏书坊。
"萧..."如棠忽然想起诗会上那位镇北王世子。会是他吗?不,堂堂世子怎会伪装成书商?她摇摇头,将这不切实际的想法抛到脑后。
雨越下越大,马车在泥泞的官道上渐行渐远,终于消失在雨幕之中。
---
金陵城的春雨总是缠绵悱恻,如丝如缕地笼罩着文德桥。如棠站在书坊二楼的窗前,望着桥上匆匆走过的行人,手中的账本已经翻到了最后一页。
"小姐,都清点好了。"掌柜老周恭敬地站在一旁,"这三年盈利比夫人当年经营时翻了两番。"
如棠合上账本,唇角微扬:"周叔辛苦了。明日我就要启程回京,这里还是托付给你。"
老周欲言又止:"小姐,老爷知道您把书坊改成..."
"他知道。"如棠打断道,"父亲虽为礼部尚书,却也明白变通的道理。"她将账本收入袖中,"再说,这书坊明面上还是卖书,只不过多了些...特殊客户罢了。"
老周会意一笑。谁能想到,这家看似普通的书坊,如今已是江南最大的珍本交易之所,更是各地消息灵通人士的秘密聚集地。而这一切,都源于三年前那个雨天,一位宁姓小姐的到来。
如棠下楼时,雨已经停了。阳光穿透云层,照在桥头一块新立的石碑上——"宁氏书坊"四个大字苍劲有力。那是如棠亲手所书,用的是她从母亲遗物中学来的独特笔法。
"小姐,马车备好了。"青杏迎上来。这丫头一年前被如棠接到江南,比在京城时活泼了许多。
如棠点点头,最后看了一眼这个改变她命运的地方。三年前,她带着满心伤痕来到这里;如今,她已不再是那个任人欺辱的闺阁小姐。
京城城门依旧巍峨,但看在如棠眼里,却不再那么令人敬畏。马车缓缓驶入城中,街道两旁的景象既熟悉又陌生。
"先去绸缎庄。"如棠吩咐车夫。
宁氏绸缎庄位于西市最繁华的地段,是宁家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如棠下车时,铺子里的伙计竟没认出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