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嘉祺愣住了。这观点与他所受的"追求技术完美"的训练截然相反,却莫名让他想起自己演出时观众的表情——赞叹而非共鸣。
"还给我!"林小满一把抢过笔记本,脸颊泛红,"这不是给外人看的。"
马嘉祺难得没有反唇相讥:"那是......你的研究?"
"硕士论文选题。"她将笔记本塞回背包,犹豫了一下,"关于如何用音乐中的不完美建立治疗关系。"
马嘉祺想说什么,手机突然响起。是一条新闻推送:《新锐钢琴家周烨质疑马嘉祺"江郎才尽":艺术需要持续热情》。
林小满瞥见了屏幕,挑了挑眉:"朋友?"
"大学同学。"马嘉祺冷笑,"也是音乐节替补演奏者。"
林小满若有所思:"所以这就是你躲在公寓里编网络神曲的原因?"
"我不需要——"
"同情?当然不。"林小满打断他,"但你确实需要面对现实,无论是听力问题还是那个混蛋的挑衅。"她走向门口,回头道,"顺便说,我报名了音乐节的新设单元——跨界合作表演。他们正在寻找传统音乐人与'非传统'艺术家的组合。"
马嘉祺皱眉:"什么意思?"
"意思是,"林小满露出一个狡黠的笑容,"如果你不想被周烨说中,也许可以考虑和一个'业余小提琴手'合作。"她轻轻带上门,"考虑一下,钢琴王子。"
门关上后,马嘉祺的目光落在钢琴上那本被抢救回来的乐谱上。他翻开一页,普罗科菲耶夫狂暴的旋律在脑海中响起。右耳的嗡鸣仍在,但似乎......不那么刺耳了。
窗外,雨停了。
---
马嘉祺第三次经过社区中心音乐治疗室门口时,林小满正蹲在一个蜷缩在角落的小男孩面前。
"小杰,看着我好吗?"她的声音轻柔得像羽毛,"我们一起找'安静的声音'。"
男孩约莫七八岁,双手紧紧捂着耳朵,身体前后摇晃,发出断断续续的呜咽。其他孩子围坐在一旁,有的好奇张望,有的模仿着男孩的动作。
林小满拿起小提琴,拉了一段舒缓的旋律,但男孩的反应更激烈了,开始用后脑勺撞击墙壁。
"需要帮忙吗?"
话一出口,马嘉祺就后悔了自己的多管闲事。林小满抬头看见他站在门口,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是如释重负。
"马嘉祺?你会弹《小星星》吗?最简单的C大调版本。"
"《小星星》?"他皱眉,"你以为我是幼儿钢琴教师吗?"
"现在不是展示你音乐造诣的时候。"林小满压低声音,"小杰有听觉敏感,复杂的声音会让他崩溃。他妈妈说他只对这首曲子有反应,但我小提琴拉得不够稳......"
男孩的呜咽变成了尖叫。马嘉祺耳中的嗡鸣也随之加剧,像是对这声音的共鸣。他深吸一口气,走到角落那架老旧的立式钢琴前坐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