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难的阴影和悲痛尚未散去,但被耽误的工期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普希金书记的任期将满,他离任前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这条象征“前进一号”技术突破和建设速度的主干道贯通。压力层层传导,最终化为无形的鞭子,抽在采西科夫身上,也落在了谢尔金和他的攻坚小组肩上。
天气不可逆转地转暖,冻土融化加速,留给“支柱网格”方案的时间窗口正在急速关闭。谢尔金的方案进入了最凶险的深桩施工阶段。需要在极不稳定的泥泞和融水中,将数十根粗大的特种合金钢桩,精准地打入冻土层深处,直至稳定的基岩。作业环境恶劣到了极点:泥浆没过膝盖,机械在湿滑中故障频发,钻头在复杂地层中屡屡折断。疲惫像瘟疫一样在队伍中蔓延。
谢尔金几乎住在了工地上。他裹着沾满泥浆的棉大衣,嘶哑着嗓子协调指挥,用缠着绷带的手亲自调试设备,解决突发的技术故障。他的脸颊深深凹陷,眼窝发黑,只有那双眼睛,依旧燃烧着近乎偏执的专注火焰。伊万诺夫看着他,心疼得厉害,默默地承担起更多的协调和后勤工作,确保谢尔金能专注于技术核心。
一天深夜,一场毫无预料的暖雨夹杂着冰雹突然降临。刚刚完成一组关键钢桩定位的区域,瞬间变成一片泽国。雨水混合着融化的雪水,迅速汇集。刚刚加固、尚未完全稳定的路基边缘,在雨水的冲刷和下方融水的侵蚀下,突然出现了一道触目惊心的裂缝,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沉、扩大!刺耳的警报撕裂了雨夜!
谢尔金第一个从临时工棚冲出来,像一头被激怒的雄狮,嘶吼着:“抢险队!跟我上!沙袋!木桩!快!”他率先跳进冰冷刺骨、翻涌着泥浆的塌陷边缘。雨水和泥浆瞬间将他浇透。他指挥着赶来的队员,用身体顶住下滑的路基边缘,拼命将沙袋、木桩塞进去,试图堵住缺口,分流积水。老伊万拖着那条跛腿,也踉跄着冲了上来,扛起沉重的沙袋,一步一滑地向前冲。采西科夫闻讯也赶到了现场,他没有指手画脚,而是直接加入了传递沙袋的队伍。冰冷的泥水灌进他的靴子,他毫不在意,只是声嘶力竭地喊着:“顶住!为了‘前进一号’!为了加里诺夫!顶住!”
这场与时间和自然的肉搏持续了大半夜。当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时,雨停了,险情终于被控制住。被加固的路基像一道伤痕累累的堤坝,顽强地挺立着。谢尔金浑身泥水,精疲力竭地靠在一根冰冷的钢桩上,大口喘着粗气,看着被保住的成果,眼中闪过一丝劫后余生的疲惫和胜利的微光。远处,采西科夫瘫坐在泥地里,同样满身泥泞,他看着谢尔金的方向,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笑意,眼神里充满了后怕和更深的信任。他的赌注,在悬崖边被险险地拉了回来。普希金在稍后赶来的车上,看着现场的一片狼藉和疲惫不堪却依然挺立的建设者,沉默良久,对秘书说:“记下谢尔金·尼古拉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