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遨游在中华传统文学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人  文学   

秦中吟.轻肥

遨游在中华传统文学

《轻肥》全文如下: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以下是《轻肥》中的重点字词解释:

轻肥:出自《论语·雍也》“乘肥马,衣轻裘”,代指达官贵人的奢华生活。

意气:指意态神气。

鞍马:指马匹和马鞍上华贵的金银饰物。

内臣:原指皇上身边的近臣,这里指宦官。

朱绂(fú):红色的系印丝绳,古代只有高官才能使用,常代指高官。

紫绶:紫色的系印丝绳,与“朱绂”一样,是高官的象征。

九酝:美酒名。

樽罍:盛酒的器皿。

八珍:泛指各种珍贵的美食,这里指水陆所产的各种美味佳肴。

擘:用手把东西分开或折断,这里指剥开。

脍切:把鱼肉等切细。

天池:海,“天池鳞”指海中的鱼。

心自若:心里自在、坦然、舒服的样子。

酒酣:酒喝得很畅快。

气益振:意气更加骄横,精神更加亢奋。

衢州:唐代州名,今属浙江。

《轻肥》中的古今异义词。

首先,诗的开头是“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这里的“意气”在古代指的是意态神气,带有一种傲慢的感觉,而现在“意气”更多指意志和气概,或者志趣和性格,比如“意气风发”。所以“意气”应该是一个古今异义词。

接下来,“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这里的“内臣”在唐代指的是宦官,也就是太监,而现在“内臣”可能指的是内部的官员,或者在某些语境下指国内的臣子,但已经不再特指宦官了。

然后,“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中的“朱绂”和“紫绶”都是古代官员的服饰标志,用来代指高官。现在这些词汇已经不再使用,除非在特定的历史或文学语境中。

“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这里的“九酝”指的是一种美酒,而现在“九酝”可能不再常用,更多是在文学作品中出现。“八珍”现在通常指八种珍贵的食物,但在古代可能有不同的具体指代。

“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中的“擘”是指用手剥开,现在虽然还在用,但可能更多用“掰”这个字。“天池”在古代指海,而现在“天池”可能指的是湖泊,比如长白山天池,意义有所不同。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中的“自若”在古代指自在、坦然,现在虽然也有这个意思,但更多用于“镇定自若”等表达中。

最后,“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中的“是岁”指的是“这一年”,现在通常用“这一年”或“那年”来表达,“是岁”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

《轻肥》中的特殊句型及解析如下:

1. 宾语前置的倒装句

例句:

借问何为者(“何为者”即“为何者”)

解析:

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借问为者何”。这种倒装突出了疑问焦点,强化了对权贵身份的追问语气。

2. 判断句(无判断词)

例句:

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

解析:

直接以“朱绂”“紫绶”(服饰标志)代指人物身份,后接“大夫”“将军”,构成隐性判断。省略判断词“是”,通过名词性短语直接表判断,简洁有力。

3. 主谓倒装句

例句:

意气骄满路(正常语序为“意气满路骄”)

解析:

将谓语“骄”提前至主语“意气”之后,强调权贵骄横气焰弥漫道路的动态感,增强画面冲击力。

4. 被动句(语义被动)

例句:

衢州人食人

解析:

表面为主动句式“人食(吃)人”,实为被动含义(百姓被吃)。通过主动形式表达被动内容,揭露灾情惨状,暗含强烈批判。

5. 比喻句(特殊修辞手法)

例句:

走马去如云

解析:

将权贵赴宴的疾驰马匹比作“云”,以比喻修辞增强画面感,同时暗含“如云”的不可捉摸与铺天盖地,讽刺其声势虚浮。

6. 感叹句

例句:

衢州人食人!

解析:

句末以感叹号收束,通过句式强化情感冲击,将全诗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与对权贵的批判推向高潮。

特殊句型的表达效果

倒装与省略:打破常规语序,突出重点(如“何为者”的追问),增强语言张力。

判断句与比喻:以服饰代身份、以“云”喻马,含蓄揭露权贵本质,深化讽刺力度。

感叹与被动:结尾的感叹句与隐性被动句形成强烈对比,凸显社会不公的荒诞性。

这些特殊句型共同服务于诗歌的批判主题,通过语言形式的创新,强化了对唐代宦官奢靡与百姓苦难的对比揭露

上一章 秦中吟.重赋 遨游在中华传统文学最新章节 下一章 秦中吟.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