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吟·五弦》全文如下:
清歌且罢唱,红袂亦停舞。
赵叟抱五弦,宛转当胸抚。
大声粗若散,飒飒风和雨。
小声细欲绝,切切鬼神语。
又如鹊报喜,转作猿啼苦。
十指无定音,颠倒宫徵羽。
坐客闻此声,形神若无主。
行客闻此声,驻足不能举。
嗟嗟俗人耳,好今不好古。
所以绿窗琴,日日生尘土。
翻译:
请暂且停止那清亮的歌声,红色衣袖的舞者也停下舞步。
赵老头抱着一把五弦琴,在胸前自如而动听地弹奏着。
当他弹奏出大声时,粗犷得好像风声雨声交杂,飒飒作响。
弹奏出小声时,细微得几乎要断绝,那声音恳切,仿佛是鬼神在喁喁私语。
一会儿又像喜鹊报喜般欢快,转眼间却又变成了猿猴啼叫那样凄苦。
他的十个手指变化出各种不同的音调,宫、徵、羽等各种音阶高低错落,变化多端。
在座的客人听到这琴声,仿佛灵魂出窍,神情恍惚没了主意。
路过的行人听到这琴声,也停住脚步,迈不开前行的步子。
唉,这些世俗之人的耳朵啊,只喜欢当下流行的音乐,而不喜爱古代的雅乐。
所以那绿色窗下的琴(古雅之琴),天天都落满了灰尘无人问津。
《秦中吟·五弦》中的重点字词如下:
- 红袂:红色的衣袖,代指跳舞的人。
- 五弦:即五弦琴,古代的一种弹拨弦鸣乐器。
- 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这里指赵叟弹琴的动作娴熟、流畅,琴声优美。
- 宫徵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三个音,分别是“宫、商、角、徵、羽”中的宫、徵、羽,这里代指音乐的各种音阶。
- 形神若无主:形容人听琴时完全沉浸其中,仿佛灵魂和身体都失去了自主控制,强调琴声的感染力。
- 驻足:停住脚步,形象地表现出路人被琴声吸引,无法继续前行。
- 嗟嗟:叹词,表示感慨、叹息,加重了诗人对世俗之人不喜欢古乐的惋惜和感慨之情。
- 绿窗:绿色的窗户,借指女子的居室,这里可能是泛指放置琴的地方,暗示琴被冷落。
《秦中吟·五弦》中的重点句型有:
- “大声粗若散,飒飒风和雨。小声细欲绝,切切鬼神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五弦琴弹奏出的大声比作飒飒作响的风和雨,把小声比喻成切切私语的鬼神,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琴声音量变化时的不同特点和给人的听觉感受。
- “又如鹊报喜,转作猿啼苦”:同样使用了比喻的手法,以喜鹊报喜的欢快和猿猴啼叫的悲苦来比喻琴声旋律的转变,突出了五弦琴声音的丰富多变,能带给人不同的情感体验。
- “十指无定音,颠倒宫徵羽”:通过描写弹琴者手指弹奏出无固定之音,使宫徵羽等音阶颠倒变化,从演奏的角度表现出五弦琴演奏的灵活性和复杂性,也体现了弹奏者技艺的高超。
- “坐客闻此声,形神若无主。行客闻此声,驻足不能举”: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描写在座的客人和路过的行人听到琴声后的反应,“形神若无主”“驻足不能举”,生动地烘托出五弦琴弹奏的音乐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 “嗟嗟俗人耳,好今不好古。所以绿窗琴,日日生尘土”:前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之人只喜欢当下流行音乐而不喜欢古乐的感慨和叹息;后两句则以“绿窗琴”“生尘土”这一景象描写,含蓄地抒发了对古乐不受重视的惋惜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