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乐府·海漫漫》全文如下:
海漫漫,直下无底傍无边。
云涛烟浪最深处,人传中有三神山。
山上多生不死药,服之羽化为天仙。
秦皇汉武信此语,方士年年采药去。
蓬莱今古但闻名,烟水茫茫无觅处。
海漫漫,风浩浩,眼穿不见蓬莱岛。
不见蓬莱不敢归,童男丱女舟中老。
徐福文成多诳诞,上元太一虚祈祷。
君看骊山顶上茂陵头,毕竟悲风吹蔓草。
何况玄元圣祖五千言,不言药,不言仙,不言白日升青天。
以下是《新乐府·海漫漫》的翻译:
大海广阔无垠啊,往下一直延伸仿佛没有底,旁边也看不到边。
在那云涛翻滚、烟雾弥漫的最深处,人们传说有三座神山。
山上生长着很多能让人长生不死的药,服用了这些药就能羽化成天仙。
秦始皇和汉武帝相信了这些话,方士们年年都出海采药。
蓬莱仙山从古到今只听闻它的名字,烟雾笼罩的水面茫茫一片,根本没有地方可以寻觅。
大海广阔啊,狂风浩浩荡荡,眼睛都望穿了也看不到蓬莱仙岛。
因为没有找到蓬莱仙岛不敢回去,那些童男童女就在船中慢慢变老。
徐福、文成将军等人大多是欺诳荒诞之辈,向上元、太一神虚空祈祷毫无作用。
你看那骊山秦始皇陵上,还有汉武帝茂陵的坟头,最终也只有悲风吹着蔓延的荒草。
更何况玄元圣祖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五千言),不谈论丹药,不谈论神仙,也不谈论白日飞升青天。
《新乐府·海漫漫》中的重点字词如下:
- 云涛:像云一样的波涛,形容大海波涛翻滚,云雾缭绕的景象。
- 三神山:指方丈、蓬莱、瀛洲这三座古来相传的海中神山。
- 羽化:道教称成仙为羽化,认为人修炼到一定程度,能飞升成仙,像鸟儿长出羽毛飞离尘世。
- 方士:古代自称能访仙炼丹、求长生不老药的人,常以法术、丹药等迷惑帝王。
- 童男丱女:指未成年的男孩和女孩,丱指儿童束发成两角的样子。
- 诳诞:欺骗,荒诞,指方士们的话和行为都是虚假不可信的。
- 上元太一:上元、太一都是古代神话中的神名,这里指人们向这些神祈祷求仙。
- 骊山顶上茂陵头:骊山是秦始皇陵所在地,茂陵是汉武帝的陵墓,代指秦始皇和汉武帝。
- 蔓草:蔓生的野草,象征着荒凉、衰败,寓意帝王求仙无果,最终只剩荒草相伴。
- 玄元圣祖五千言:指老子所著的《道德经》,共约五千字,倡导顺应自然等思想,不主张求仙炼丹。
《新乐府·海漫漫》中的重点句型如下:
感叹句
- “海漫漫,直下无底傍无边”,以“海漫漫”的感叹起句,强调大海的辽阔无边,营造出一种浩瀚、深邃的氛围,为下文关于海上仙山的传说做铺垫。
- “海漫漫,风浩浩,眼穿不见蓬莱岛”,再次使用感叹句,强化了寻找蓬莱仙岛的艰难与渺茫之感,突出了求仙的虚妄。
陈述句
- “云涛烟浪最深处,人传中有三神山”,直接陈述在云涛烟浪深处有三神山的传说,为诗歌的叙述展开了一个神秘的背景。
- “山上多生不死药,服之羽化为天仙”,平实的陈述描绘出人们对神山不死药和羽化天仙的想象,反映出求仙的核心诉求。
反问句
- “君看骊山顶上茂陵头,毕竟悲风吹蔓草”,表面是让读者看秦始皇和汉武帝的陵墓被荒草覆盖的景象,实则是反问,暗示即使是追求成仙的秦皇汉武也终究化为尘土,求仙之举不过是一场空,增强了诗歌的讽刺意味和对求仙行为的批判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