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遨游在中华传统文学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人  文学   

新乐府.上阳白发人

遨游在中华传统文学

《新乐府·上阳白发人》是白居易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一位宫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帝王强征民女的罪恶。以下是全诗的整理及解析:

全文

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

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

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

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

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上阳人,苦最多。

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

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

翻译

上阳宫人啊,上阳宫人,青春红颜悄然老去,白发渐生。

绿衣宦官把守宫门,她被幽禁在上阳宫,度过了多少个春秋。

唐玄宗末年被选入宫,进宫时十六岁,如今已六十岁。

当年一同被选的百余人,如今只剩她一人苟活。

回忆当年含泪告别亲人,被强行扶上车不准哭泣。

都说进宫就能蒙受圣恩,因她容貌如花似玉。

还未见到君王一面,已被杨贵妃暗中嫉恨。

因嫉妒被秘密发配到上阳宫,一生独守空房。

独守空房,秋夜漫长,彻夜难眠直到天明。

残灯映照背影,夜雨敲打窗棂,倍增凄凉。

春日白昼迟迟,独坐宫中盼天黑却度日如年。

宫莺啼叫令人厌烦,梁燕双栖也不再嫉妒。

年复一年,唯有望月数圆,已四百余回。

如今她是宫中最年长的宫女,皇帝赐号“尚书”。

她仍穿着天宝末年的窄衣小鞋,画着细长眉毛。

若被外人看见,定会嘲笑这过时的妆容。

上阳宫人,一生苦难最深。

少年苦,老年更苦,青春与暮年的痛苦谁能体会?

你可曾读过吕向的《美人赋》?如今又有这《上阳白发歌》!

重点字词

上阳人:指被幽禁在上阳宫的宫女。

绿衣监使:穿绿衣的宦官,负责管理宫闱。

杨妃:杨贵妃,唐玄宗宠妃。

潜配:暗中发配。

耿耿:形容残灯微弱的样子。

天宝末年时世妆:天宝年间流行的窄衣细眉妆容,暗示宫女与时代隔绝。

吕向《美人赋》:唐代文人吕向曾作赋劝谏皇帝勿沉迷女色。

重点句型

“红颜暗老白发新”

- 对比手法:以青春与衰老的对比,突出宫女被囚禁的残酷。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

- 因果关系:揭示后宫嫔妃间的嫉妒与帝王昏庸,导致无辜宫女被囚禁。

“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 意象表达:以望月次数暗喻宫女幽禁的漫长岁月,孤独与绝望跃然纸上。

“小头鞋履窄衣裳……天宝末年时世妆”

- 细节描写:通过过时的服饰妆容,暗示宫女与外界隔绝的悲惨命运。

“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

- 直抒胸臆:以反复咏叹强调宫女一生的苦难,引发读者共鸣。

主题与背景

- 主题:控诉封建帝王强征民女、摧残人性的罪行,表达对宫女命运的深切同情。

- 背景:白居易作于元和四年(809年),与《请拣放后宫内人》奏章同期,揭露了唐玄宗时期后宫佳丽被幽禁的现实。

这首诗以叙事为主,结合抒情与议论,语言质朴而感染力强,是新乐府运动“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典范。

上一章 新乐府.华原磬 遨游在中华传统文学最新章节 下一章 新乐府.胡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