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乐府·昆明春水满》是白居易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昆明池的变迁,歌颂帝王恩泽并呼吁普施仁政。以下是全诗整理及解析:
全文
昆明春,昆明春,春池岸古春流新。
影浸南山青滉漾,波沉西日红奫沦。
往年因旱池枯竭,龟尾曳涂鱼喣沫。
诏开八水注恩波,千介万鳞同日活。
今来净渌水照天,游鱼鱍鱍莲田田。
洲香杜若抽心短,沙暖鸳鸯铺翅眠。
动植飞沈皆遂性,皇泽如春无不被。
渔者仍丰网罟资,贫人久获菰蒲利。
菰蒲无租鱼无税,近水之人感君惠。
感君惠,独何人?
愿推此惠及天下,无远无近同欣欣。
吴兴山中罢榷茗,鄱阳坑里休封银。
天涯地角无禁利,熙熙同似昆明春。
翻译
昆明的春天啊,昆明的春天!古老池岸流淌着新鲜春水。
池面倒映南山的青翠,波底沉落夕阳的艳红。
往年干旱池干见底,龟鱼挣扎在泥泞喘息。
皇帝下诏引八水灌注,万千水族同日重生。
如今池水清澈映蓝天,鱼儿嬉戏莲叶间。
沙洲杜若抽芽飘香,沙滩鸳鸯暖翅酣眠。
万物自由生长,皇恩如春光普洒。
渔民丰收网满舱,穷人得利采菰蒲。
菰蒲无租鱼免税,近水百姓感皇恩。
感恩的岂止是百姓?
愿将此恩遍天下,无论远近共欢欣。
吴兴茶山罢茶税,鄱阳银矿停封禁。
海角天涯无苛政,天下安乐似昆明。
重点字词
滉漾(huàng yàng):水波荡漾的样子。
奫沦(yūn lún):水流回旋的形态。
龟尾曳涂:出自《庄子》,比喻处于困境(曳涂:拖行于泥涂)。
杜若:香草名,象征生机。
菰蒲(gū pú):水生植物,可食用或编织。
榷茗(què míng):茶叶专卖(榷:专卖)。
封银:禁止开采银矿(封:封禁)。
重点句型
“昆明春,昆明春”
- 复沓手法:重复咏叹,突出昆明池的春意盎然。
“往年因旱池枯竭,龟尾曳涂鱼喣沫”
- 对比与隐喻:通过旱年的惨状,暗喻百姓苦难,为后文恩泽作铺垫。
“动植飞沈皆遂性,皇泽如春无不被”
- 拟人化:万物因皇恩而自由生长,凸显帝王仁德。
“愿推此惠及天下,无远无近同欣欣”
- 卒章显志:直抒胸臆,呼吁将局部恩惠推广至全国。
“天涯地角无禁利,熙熙同似昆明春”
- 类比与理想:以昆明池的繁荣喻天下太平,体现新乐府“为事而作”的关怀。
主题与背景
- 主题:通过昆明池的今昔对比,歌颂帝王恩泽,同时委婉劝谏统治者应普施仁政,减轻赋税,实现社会和谐。
- 背景:作于元和四年(809年),时值白居易任左拾遗,借新乐府运动“即事名篇”,以昆明池为切入点,反映民生疾苦,倡导政治改革。
全诗语言质朴,叙事与议论结合,体现了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