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乐府·城盐州》全文及解析
城盐州-美圣谟而诮边将也
作者:白居易(唐)
城盐州,城盐州,城在五原原上头。
蕃东节度钵阐布,忽见新城当要路。
金鸟飞传赞普闻,建牙传箭集群臣。
君臣赪面有忧色,皆言勿谓唐无人。
自筑盐州十馀载,左衽毡裘不犯塞。
昼牧牛羊夜捉生,长去新城百里外。
诸边急警劳戍人,唯此一道无烟尘。
灵夏潜安谁复辨,秦原暗通何处见。
鄜州驿路好马来,长安药肆黄蓍贱。
城盐州,盐州未城天子忧。
德宗按图自定计,非关将略与庙谋。
吾闻高宗中宗世,北虏猖狂最难制。
韩公创筑受降城,三城鼎峙屯汉兵。
东西亘绝数千里,耳冷不闻胡马声。
如今边将非无策,心笑韩公筑城壁。
相看养寇为身谋,各握强兵固恩泽。
愿分今日边将恩,褒赠韩公封子孙。
谁能将此盐州曲,翻作歌词闻至尊。
翻译
筑城啊筑城盐州,城垣矗立在五原高原之上。
吐蕃东境节度使钵阐布,忽见唐军新城扼守要道。
金鸟传信赞普闻讯震惊,召集大臣商议对策。
君臣面红耳赤忧心忡忡,皆称“莫轻视大唐无人”。
自建盐州十余年来,吐蕃人不敢侵犯边塞。
白天放牧牛羊,夜晚偷袭劫掠,却始终远离新城百里之外。
其他边疆警报频传,唯有盐州一带太平无战事。
灵夏二州暗中安定,秦原古道畅通无阻。
鄜州驿路有良马运来,长安药市黄蓍价格低廉。
盐州未筑城时天子忧虑,德宗亲定计策筑城。
此计非出自边将谋略,亦非朝廷庙堂之策。
想当年高宗中宗时期,北虏猖獗难以遏制。
韩公(韩弘)始建受降城,三城鼎立屯驻汉军。
东西绵延数千里,从此不闻胡马嘶鸣。
如今边将并非无计可施,却暗笑韩公筑城之举。
他们养寇自重谋取私利,手握重兵巩固恩宠。
愿将今日边将的恩宠,转而褒奖韩公后人。
谁能将这《盐州曲》改编为歌词,让至尊天子听闻?
重点字词
五原:古地名,今内蒙古五原县,此处泛指北方边塞。
蕃东节度钵阐布:吐蕃东境节度使钵阐布(官职名)。
金鸟:指传信的使者,或喻指紧急军情。
赪(chēng)面:因羞愧或恐惧而脸红。
左衽毡裘:吐蕃人服饰,左衽为少数民族特征。
捉生:指夜间偷袭劫掠。
黄蓍(shī):即黄芪,一种药材,此处暗示边疆安定后贸易繁荣。
韩公:指唐代将领韩弘,曾筑受降城防御突厥。
重点句型
“君臣赪面有忧色,皆言勿谓唐无人”
- 侧面描写:通过吐蕃君臣的反应,反衬唐朝筑城的威慑力,暗讽边将无能。
“自筑盐州十馀载,左衽毡裘不犯塞”
- 对比:盐州筑城前后的对比,突出德宗决策的正确性。
“如今边将非无策,心笑韩公筑城壁”
- 讽刺:揭露边将为私利“养寇自重”,批判其不作为。
“愿分今日边将恩,褒赠韩公封子孙”
- 直抒胸臆:呼吁朝廷嘉奖功臣,暗含对当前边将腐败的不满。
“谁能将此盐州曲,翻作歌词闻至尊”
- 卒章显志:点明作诗目的,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重视边防。
主题与背景
- 主题:通过盐州筑城的历史事件,赞美唐德宗的决策,讽刺边将贪腐无能、养寇自重的行径,呼吁整顿边防、重用贤臣。
- 背景:作于贞元年间(800年左右),时值唐朝边防松弛,吐蕃屡犯边境。白居易借新乐府运动“即事名篇”,以诗歌反映社会现实,批判政治弊端。
全诗叙事与议论结合,语言质朴,通过对比与讽刺手法,体现了新乐府“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的创作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