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遨游在中华传统文学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人  文学   

新乐府.牡丹芳

遨游在中华传统文学

《新乐府·牡丹芳》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全诗通过描绘牡丹的华丽姿容,讽刺了当时社会重华轻实的奢靡之风,表达了对农事的关切。以下是全诗的整理及解析:

全文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

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

照地初开锦绣段,当风不结兰麝囊。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

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

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

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

浓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

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

遂使王公与卿士,游花冠盖日相望。

庳车软舆贵公主,香衫细马豪家郎。

卫公宅静闭东院,西明寺深开北廊。

戏蝶双舞看人久,残莺一声春日长。

共愁日照芳难驻,仍张帷幕垂阴凉。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还文胜质,人心重华不重实。

重华直至牡丹芳,其来有渐非今日。

元和天子忧农桑,恤下动天天降祥。

去岁嘉禾生九穗,田中寂寞无人至。

今年瑞麦分两岐,君心独喜无人知。

无人知,可叹息。

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妖艳色。

少回卿士爱花心,同似吾君忧稼穑。

 

翻译

牡丹芳香啊牡丹芳香,黄金的花蕊开绽在红玉的花房;

几千片花瓣赤霞似的灿烂,几百枝花朵绛烛似的辉煌。

照地生辉,刚展开锦绣的身段,迎风飘香,却没带兰麝的香囊。

仙人的琪树,被比得苍白无色,王母的桃花,也显得细小不香。

宿露浸润,泛起紫闪闪的奇艳,朝阳照耀,放出红灿灿的异光;

红紫深浅,呈现着不同的色调,向背低昂,变幻出无数的形状。

无力地卧在花丛,将息带醉的身躯,多情地映着花叶,隐藏含羞的面庞。

娇生生的笑容,仿佛想掩住香口,怨悠悠的情怀,好像在撕裂柔肠。

称姿贵彩,的确是超凡绝俗,杂卉乱花,哪里能比美争芳。

石竹、金钱,固然是十分细碎,芙蓉、芍药,也不过那么平常。

于是乎引动了王公卿相,冠盖相接地赶来观赏;

还有轻车软轿的贵族公主,和那香衫细马的豪家。

寂静的卫公宅闭了东院,幽深的西明寺开放北廊。

双双舞蝶殷殷地陪伴看客,声声残莺苦苦地挽留春光。

担心太阳晒损娇姿,张起帷幕遮取阴凉。

花开花落,二十来天,满城的人们都像发狂。

三代以后文采胜过实质,一般人都重华而不重实;

重华直重到牡丹的芳菲,由来已久,并非始于今日。

元和皇帝很关心农桑,由于他体恤下民,天降吉祥。

去年的嘉禾长出九穗,田中寂寞,没有人理睬。

今年的麦子分出两枝,但是这些却无人知晓,唯独天子一个人内心感到喜悦。

天降吉祥,没人理会真叫人叹息。

我愿暂求掌握造化的主宰者,减却牡丹妖艳的颜色,

冷却一下卿士们爱花的心情,都象天子一样关心农业生产,人民就都得到幸福了。

重点字词

绽:裂开,指花开。

绛:深红色。

兰麝囊:装香料的香囊。

琪树:神话中的玉树。

庳车:轻便的车子。

三代:夏、商、周,泛指古代。

文胜质:文采胜过实质(出自《论语》)。

元和天子:指唐宪宗。

造化力:大自然的力量。

重点句型

比喻句:

- “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以云霞和灯火比喻牡丹的绚丽。

-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用神话中的仙树、仙桃衬托牡丹之美。

拟人句:

- “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赋予牡丹美人的情态。

- “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以美人的娇态和愁思刻画牡丹的姿态。

对比句:

- “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通过对比突出牡丹的华贵。

讽刺句:

-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讽刺社会对牡丹的过度追捧。

- “少回卿士爱花心,同似吾君忧稼穑”:呼吁重视农事,批判奢靡之风。

赏析

全诗前半部分以浓墨重彩描绘牡丹的娇艳,运用拟人、对比等手法,展现其超凡姿色;后半部分笔锋一转,揭露王公贵族赏花的狂热与对农事的冷漠,借“瑞麦”“嘉禾”无人问津的对比,批判社会重华轻实的流弊。结尾直抒胸臆,希望统治者关注民生,体现了白居易新乐府“为时为事而作”的精神。

上一章 新乐府.涧底松 遨游在中华传统文学最新章节 下一章 新乐府.红线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