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遨游在中华传统文学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人  文学   

新乐府.阴山道

遨游在中华传统文学

以下是白居易《新乐府·阴山道》的全文、翻译、重点字词及句型解析:

全文

阴山道,阴山道,纥逻敦肥水泉好。

每至戎人送马时,道旁千里无纤草。

草尽泉枯马病羸,飞龙但印骨与皮。

五十匹缣易一匹,缣去马来无了日。

养无所用去非宜,每岁死伤十六七。

缣丝不足女工苦,疏织短截充匹数。

藕丝蛛网三丈馀,回纥诉称无用处。

咸安公主号可敦,远为可汗频奏论。

元和二年下新敕,内出金帛酬马直。

仍诏江淮马价缣,从此不令疏短织。

合罗将军呼万岁,捧授金银与缣彩。

谁知黠虏启贪心,明年马多来一倍。

缣渐好,马渐多。阴山虏,奈尔何。

翻译

阴山道啊阴山道,纥逻敦水草肥美泉眼好。

每当胡人送马来,道旁千里寸草不生。

草吃光泉干涸,马瘦如柴,宫廷马厩只在病马上盖印充数。

五十匹细绢换一匹马,绢去马来永不停息。

养马无用,弃之可惜,每年死伤十之六七。

女工苦于丝绢不足,织得稀疏截得短来凑数。

细如藕丝蛛网的丝绢长达三丈多,回纥抱怨毫无用处。

咸安公主贵为可敦,为可汗多次上表陈情。

元和二年下新令,内库出钱帛抵马价。

又命江淮织造合格马价绢,从此不许偷工减料。

合罗将军高呼万岁,捧着金银绢帛谢恩。

谁知胡人贪心更起,明年送马多出一倍。

绢质渐好,马数渐多。阴山胡人啊,拿你怎么办!

重点字词

纥逻敦:回纥地名,今内蒙古境内。

戎人:指回纥(回鹘)少数民族。

飞龙:唐代宫廷养马的地方。

缣(jiān):细绢,古代常用作货币。

可敦:回纥可汗之妻的称号。

黠虏:狡猾的胡人,含贬义。

重点句型

“每至戎人送马时,道旁千里无纤草”

- 解析:夸张手法,描绘胡人送马时沿途搜刮殆尽的景象,揭露边疆互市的弊端。

“五十匹缣易一匹,缣去马来无了日”

- 解析:数字对比突出交易的不平等,“无了日”暗示无休止的消耗,讽刺唐朝以绢换马的政策。

“咸安公主号可敦,远为可汗频奏论”

- 解析:通过历史人物(咸安公主和亲回纥)点明事件背景,侧面反映边疆问题的复杂性。

“谁知黠虏启贪心,明年马多来一倍”

- 解析:转折句式,揭露胡人因利益驱动变本加厉,暗示政策调整的失败,深化批判主题。

主题与背景

此诗为白居易《新乐府》第五十首,作于元和四年(809年),讽刺唐王朝与回纥以“绢马互市”换取和平的政策。诗中通过描绘边疆生态破坏、民生疾苦及胡人的贪婪,批判统治者的妥协退让,体现新乐府“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精神。

上一章 新乐府.母别子 遨游在中华传统文学最新章节 下一章 新乐府.时世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