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遨游在中华传统文学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人  文学   

新乐府.官牛

遨游在中华传统文学

《新乐府·官牛》全文:

官牛官牛驾官车,浐水岸边般载沙。

一石沙,几斤重?朝载暮载将何用?

载向五门官道西,绿槐阴下铺沙堤。

昨来新拜右丞相,恐怕泥涂污马蹄。

右丞相,马蹄蹋沙虽净洁,牛领牵车欲流血。

右丞相,但能济人治国调阴阳,官牛领穿亦无妨。

翻译

官牛啊官牛,拉着官车,在浐水岸边搬运沙子。这一石沙有几斤重呢?从早到晚地搬运又有什么用呢?原来是运到五门官道西边,在绿槐阴下铺沙堤。昨天新拜了右丞相,他担心泥土会弄脏马蹄。右丞相啊,马蹄踩在沙上虽然干净了,可是牛脖子拉车都快磨出血了。右丞相啊,要是你能救济百姓、治理国家、调和阴阳,就算把官牛的脖子磨穿也没有关系啊。

重点字词

• 官牛:官府的牛,这里指为官府拉车运沙的牛。

• 浐水:水名,在今陕西西安附近。

• 般载:搬运。

• 五门:指唐长安城的宫门,这里代指皇宫附近。

• 泥涂:泥泞的道路,这里指泥土。

• 领:脖子。

• 济人治国调阴阳:指官员有治理国家、使百姓安居乐业、调和天地阴阳的职责和能力。

重点句型

• “马蹄蹋沙虽净洁,牛领牵车欲流血”:通过马蹄的干净与牛脖子快要流血的强烈对比,突出了右丞相的自私与官牛的痛苦,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不公。

• “但能济人治国调阴阳,官牛领穿亦无妨”:表面上是说如果右丞相能做好治国理政的本职工作,官牛脖子磨穿也没关系,实则是反讽,暗示右丞相没有把精力放在治国上,而是关注于无关紧要的小事。

主旨思想

• 批判官场腐败:通过描写右丞相为了不让马蹄被弄脏,就驱使官牛拉沙铺堤的行为,揭露了官场中部分官员为了个人私利滥用权力、劳民伤财的丑恶行径。

• 关注百姓疾苦:借官牛的遭遇反映了底层民众承受着沉重的劳役之苦,表达了对百姓的同情。

• 呼唤政治清明:希望官员们能够以治国安民为己任,而不是只追求个人的舒适和虚荣,体现了作者对政治清明的渴望。

上一章 新乐府.井底引银瓶 遨游在中华传统文学最新章节 下一章 新乐府.紫毫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