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乐府·青石》全文及解析
原文(唐代·白居易)
青石出自蓝田山,兼车运载来长安。
工人磨琢欲何用?石不能言我代言。
不愿作人家墓前神道碣,坟土未干名已灭。
不愿作官家道旁德政碑,不镌实录镌虚辞。
愿为颜氏段氏碑,雕镂太尉与太师。
刻此两片坚贞质,状彼二人忠烈姿。
义心如石屹不转,死节如石确不移。
如观奋击朱泚日,似见叱诃希烈时。
各于其上题名谥,一置高山一沉水。
陵谷虽迁碑独存,骨化为尘名不死。
长使不忠不烈臣,观碑改节慕为人。
慕为人,劝事君。
翻译(白话版)
青石产自蓝田山,被车辆运往长安。
工匠琢磨它有何用?石头沉默我代言。
不愿做富家墓前神道碑,坟土未干美名已灭。
不愿做官家道旁德政碑,不刻事实只刻虚言。
愿成颜真卿与段秀实的碑,雕琢太尉与太师的功绩。
刻下这两片坚贞的青石,展现二人忠烈的英姿。
忠义之心如石屹立不倒,守节之志如石坚定不移。
仿佛看到他们痛击朱泚之日,又似目睹叱骂**烈之时。
在碑上刻下姓名与谥号,一片置于高山,一片沉入水底。
即便山河变迁,碑仍长存,身骨成尘,英名不朽。
让不忠不烈的臣子,观碑后改变节操,仰慕忠良。
仰慕忠良,方能劝勉事君。
重点字词解析
神道碣:墓前记载死者功绩的石碑。
德政碑:官府为歌功颂德而立的碑。
颜氏段氏:指颜真卿(封太师)、段秀实(追赠太尉),均为唐代忠烈名臣。
朱泚(cǐ):唐代叛将,段秀实曾以笏击其头。
**烈:唐代叛将,颜真卿因拒降被其杀害。
镌(juān):雕刻。
谥(shì):古代帝王、大臣死后的封号。
重点句型赏析
“石不能言我代言”
- 作用:全诗核心句,以拟人手法借石发声,批判虚浮碑铭,赞颂忠烈精神。
- 意义:体现白居易新乐府“为事而作”的创作理念。
“义心如石屹不转,死节如石确不移”
- 修辞手法:比喻与对仗,以石之坚贞喻忠臣气节。
- 情感:强化颜、段二人宁死不屈的形象,凸显诗歌主题。
“陵谷虽迁碑独存,骨化为尘名不死”
- 对比手法:以自然变迁反衬忠名不朽,突出精神力量。
- 主题:表达对忠烈之士永恒价值的肯定。
背景与主题
- 历史背景: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朝纲不振。颜真卿、段秀实以忠烈闻名,白居易借诗弘扬正气。
- 新乐府运动:此诗践行“文章合为时而著”的主张,通过青石之喻,讽刺官场浮夸,呼吁忠义精神。
- 创作意图:以碑石的永恒对比虚名的短暂,批判社会虚伪,激励士人坚守节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