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遨游在中华传统文学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人  文学   

诗经.周南.兔置

遨游在中华传统文学

全文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翻译

兔网结得紧又密,布网打桩声声碎。武士气概雄赳赳,是那公侯好护卫。

兔网结得紧又密,布网就在叉路口。武士气概雄赳赳,是那公侯好帮手!

兔网结得紧又密,布网就在林深处。武士气概雄赳赳,是那公侯好心腹!

重点字词

• 肃肃:整饬貌,密密。

• 罝:捕兽的网。

• 椓:打击。

• 丁丁:击打声。

• 赳赳:威武雄健的样子。

• 干城:比喻捍卫者。干,盾牌;一说通“捍”,捍卫。城,城池。

• 中逵:即逵中,四通八达的路叉口。

• 好仇:仇,通“逑”,匹偶,这里指公侯的亲信、助手。

• 中林:林中。

• 腹心:比喻最可信赖而不可缺少之人,即心腹、亲信。

重点句型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赳赳武夫,公侯好仇”“赳赳武夫,公侯腹心”,这几个句子通过重复“赳赳武夫”和不同的描述“干城”“好仇”“腹心”,逐步强化了武夫对于公侯的重要性,从保卫者到亲密助手,再到心腹之人,层层递进。

主旨思想

此诗通过打猎一事,赞美当时诸侯领主手下武士的威武形象和勇武气概,以及他们遇事时的勇敢和对公侯的忠诚。

历史背景

先秦时代,狩猎是习练行军布阵、指挥作战的武事之一。当时周王朝有征调诸侯军队为王朝征战的惯例,越到晚期王朝对来自诸侯的军队就越为倚重,这首诗可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那些为王朝效力的武士的歌颂。

写作手法

• 兴中有赋:“肃肃兔罝,椓之丁丁”既是起兴,描绘了狩猎时布置猎网、敲打木桩的场景,又通过对这一场景的描写,直接展现出猎手们的孔武有力和训练有素,具有赋的特点。

• 重章叠唱: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只在部分词句上有所变化,通过反复咏唱,强化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同时也使情感表达更加深沉强烈,突出了对武夫的赞美之情。

• 层层递进:诗中从“干城”到“好仇”,再到“腹心”,层层递进地表现了武夫与公侯关系的密切程度,突出了他们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解读

诗篇一开始通过描写严严实实的猎网和打桩的有力声音,展现出猎户的经验与才干,让人感受到这些汉子的孔武有力和身手矫健。由猎手联想到“武夫”,再到“干城”,体现了打猎和战斗的密切关系。诗中猎手从开始打桩设网,渐次施网于路口,进而施网于林中,“赳赳武夫”也由王侯的干城卫士,进而为“王侯好仇”,乃至“王侯腹心”,不仅是兴语的深入,也体现了诗中人地位的升腾,有一种建功立业、积极进取的意味。诗写得自豪,在三章相叠的咏唱中,增添了神采飞扬的夸耀意味,但在当时“春秋无义战”的时代背景下,武士甘为诸侯效力,也掩盖着一定的悲哀。

上一章 诗经.周南.麟之趾 遨游在中华传统文学最新章节 下一章 诗经.周南.樛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