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风暴与微光
1
周一清晨,校园广播里传来刘副主任的声音:
"针对上周黑板报倡议,学校将成立'反欺凌监督小组',本周内接受实名或匿名举报,一经核实,严肃处理。"
声音在操场上空回荡,像石子砸进死水。队列里,苏瑶斜睨我,嘴角勾出若有若无的弧度。那笑意让我后背发凉,却第一次没有低头。
2
第三节下课,监督小组的匿名信箱就挂在教学楼口。唐屿把一张折好的稿纸递给我:"一起?"
我深吸一口气,将写了整整三页的材料——日期、地点、证人——郑重投进去。纸张落入箱底,发出轻不可闻的"沙"声,却像在我心里点燃一簇火苗。
然而火苗尚未升温,风暴先至。
3
午休,我端着餐盘刚坐下,食堂门口一阵骚动。
苏瑶的跟班江婧举着手机,大声念:"劲爆!留守儿童林晓疑似勾引男同学,证据照片在此!"
屏幕亮起,正是体育课那张角度暧昧的截图,只是这次被P成粉红滤镜,配文不堪入目。
四面八方的目光像针,我僵在原地,餐盘"咣当"掉地,汤汁四溅。
唐屿从另一通道冲过来,伸手想拉我,却被江婧故意一撞,热汤泼在他校服上,胸口瞬间红了一大片。
食堂管理员赶来呵斥,人群才散开。我盯着唐屿被烫红的手背,喉咙发紧:"对不起..."
他摇头,声音低却坚定:"别道歉,错不在你。"
4
下午,班主任李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
"照片的事学校已经知道,影响很坏。"她推了推眼镜,"你写一份情况说明,签字后交给我。记住,措辞要严谨。"
我攥紧衣角:"老师,照片是断章取义,她们故意诽谤..."
"我知道。"李老师打断我,目光复杂,"但流言猛于虎,先平息再说。刘主任会酌情处理。"
我恍惚走出办公室,心里却升起不祥:她们想用舆论把我逼回沉默的旧壳。
5
傍晚,公告栏贴出处理通报:
"高二(3)班江婧、苏瑶等人发布不实信息、扰乱校园秩序,给予记过处分,并书面道歉。"
白纸黑字,盖着鲜红公章。围观同学窃窃私语,有人悄悄向我投来目光,却很快被同伴拉走。
我知道,这张纸并不能撕掉所有人眼里的标签,但这是我第一次看见"施暴者"三个字被正式钉在她们身上。
6
晚自习前,苏瑶堵在楼梯口。
"林晓,行啊,学会借力打力了。"她声音压得极低,"你以为处分就结束?游戏才刚开始。"
我攥紧栏杆,指节泛白,却强迫自己直视她:"我等着。但下一次,我不会再沉默。"
她愣了一瞬,冷笑离开。高跟鞋踩在台阶上的声音,像锤子敲在我心口,却没能把那份倔强敲碎。
7
夜自习后半段,窗外突然下起暴雨。雨点砸在玻璃上,噼啪作响。我抬头望向那扇曾被撞碎的玻璃窗——它完好无损,雨珠沿光滑镜面急速滑落,像替我宣泄所有积压的委屈。
我悄悄把草稿本翻到空白页,写下第一行字:
"风暴来了,光也透进来了。"
8
放学时雨已停,空气带着青草味。我踩着水洼里的灯影往校门走,忽听身后有人喊:
"林晓,等等!"
回头,是班里素来沉默的短发女生——顾南。她递给我一把折伞,声音轻却认真:
"那天食堂...我也被江婧起哄过。谢谢你站出来。"
我怔住,接过伞,心头热流涌动。原来裂缝里漏进的光,不止照在我一个人身上。
9
回到出租屋,奶奶正在阳台收衣服。我把折好的伞放在门边,帮她递衣架。
"学校今天怎样?"奶奶问。
我沉默片刻,把处分通报、雨夜里的对话、顾南的伞——一件件说给她听。
奶奶听完,长长舒了口气,摸着我的头道:"晓晓,你长大了。光来了,就抓住它,别松手。"
我点头,望向窗外:雨后的夜空澄澈,云层裂开一道缝隙,露出微亮的星。
10
睡前,我把草稿本上新写的那页撕下,贴在书桌前的墙上。
字迹稚嫩,却像宣言:
"风暴与流言可以掀翻海面,但压不碎海底的礁石。"
我知道,下一次浪头可能还会更高,可我已经学会在裂缝里寻找光,也学会在狂风中站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