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石坡不好走。石头硌脚,形状还怪,有的像蹲着的野兽,有的像扭曲的人影。
越往坡上走,石头越多,密密麻麻挤在一起,路都快没了。
唐僧走在最前,脚步很稳。只是偶尔会伸手按一下心口。僧袍底下,那股饱胀的阴冷感还没完全散去,像揣了块冰。
八戒深一脚浅一脚地跟着,嘴里嘟囔:“这什么鬼地方,连根草都不长。”
话音刚落,旁边一块半人高的褐色石头,突然动了动。
悟空眼神锐利,立刻转头盯住。
那石头表面裂开几条缝,露出底下类似五官的轮廓。没有眼睛,只有两个黑窟窿,却让人感觉它在“看”着唐僧。
“金……蝉……”石头发出磨盘转动般的沙哑声音,很慢,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
小白龙握紧剑柄,警惕地盯着四周。坡上成千上万的石头,似乎都微微调整了方向,无声地“望”了过来。
被这么多石头“盯着”,气氛顿时变得压抑。
唐僧停下脚步,面向那块会说话的石头。“是我。”
褐色石头沉默片刻,似乎在辨认。“你……身上……有‘他们’的味道。”
它说的“他们”,显然是指前九代金蝉子被吞噬的怨念。
“我带着他们。”唐僧回答得很平静。
“带着?”石头的声音带上一丝讥讽,“是……吃了吧。”
八戒忍不住插嘴:“喂!石头疙瘩,你哪只眼睛看见我师父吃了?”
石头转向八戒,那两个黑窟窿让人发毛。“石头……不用眼睛。”它又转回“看”向唐僧,“你心口……很吵。”
唐僧眉头微不可见地皱了一下。
就在这时,附近几块石头突然滚动起来,速度极快,带着沉闷的响声,从不同方向撞向唐僧!
悟空反应最快,金箍棒横扫,将一块碾盘大的石头打得粉碎。
小白龙剑光闪动,劈开另一块。
八戒钉耙砸下,第三块石头应声裂开。
碎石飞溅。被打碎的石头里,没有泥沙,只有一股股淡淡的黑气飘出,迅速消散在空气中。
“这些石头被附身了?”小白龙惊疑道。
那块褐色的石头又开口,声音依旧缓慢:“不是附身……是共鸣。”它“看”着那些飘散的黑气,“它们……感觉到了‘同类’的怨念……在你心里尖叫。”
更多的石头开始微微震动,表面出现细密裂纹。
悟空护在唐僧身前,火眼金睛扫视整个石坡:“师父,这整座坡都不对劲!”
唐僧推开悟空,走上前,直接面对那块褐色石头。“你想说什么?”
褐色石头沉默的时间更长了些。“前人……铺路……后人……行走。”它缓缓说道,“路若铺在尸骨上……走的人……终成新骨。”
它表面的裂纹开始扩大,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我们……本是灵山土……受佛法浸染……通了一点灵性……见多了……你们这样的过客……”
话音未落,褐色石头哗啦一声,彻底碎裂,化作一堆普通碎石,再无任何声息。
坡上其他震动的石头,也同时安静下来,恢复了死寂。
但它们那无数黑窟窿般的“视线”,依旧牢牢锁定在唐僧身上。
八戒被看得浑身不自在:“师父,它啥意思?说咱们也会变成骨头铺路上?”
小白龙若有所思:“它说它是灵山土……受佛法浸染……”
悟空猛地抬头,看向西边乌云深处:“灵山脚下,土石通灵,见的都是求取真经的,按理该有祥瑞之气,怎么满是不甘和怨毒?”
唐僧低头,看着脚下褐石碎裂后留下的一小撮尘土。
他心口那团冰冷,似乎又沉了几分。
“因为它见的,不是登上灵山的成功者,”唐僧的声音低沉下去,“而是无数倒在最后一段路上的……失败者。”
他抬脚,迈过那堆碎石,继续向上。
“我们听到的钟声,看到的指引,或许从一开始,就不是给活人听的。”
这句话让三个徒弟都打了个寒颤。
坡顶就在眼前。
隐约能看到,坡顶最高处,立着一个模糊的轮廓,像是一尊石雕的影子。
就在这时,唐僧心口猛地一悸!
不是疼痛,是某种强烈的牵引感,来自坡顶那尊石雕。
与此同时,他僧袍之下,皮肤上那塔影和金蝉翅的印记,不受控制地灼热起来,甚至透出微光,将僧袍都映亮了一小块。
坡顶那石雕的影子,似乎也同步亮了一下。
“师父!”小白龙注意到他僧袍的异样。
唐僧抬手按住心口,脚步不停,眼神锐利地盯住坡顶。
“看来,有东西等得不耐烦了。”
他加快步伐,向坡顶走去。
越靠近,心口的牵引和灼热就越强。那尊石雕的轮廓也渐渐清晰。
那似乎是一个僧人的坐像,双手合十,低眉垂目。但造型古拙,布满风蚀的痕迹,不知在此立了多少岁月。
当唐僧终于踏上坡顶,与石像面对面时,他心口的灼热达到了顶峰。
石像的眉心处,一道细细的裂缝悄然裂开,里面透出与唐僧心口同源的金光。
石像那低垂的眼睑,似乎微微抬起了一丝,空洞的石质眼珠,正对着唐僧的心口。
远处,灵山方向的钟声,又一次传来。
这次,钟声里带着清晰的、不容抗拒的召唤之意,直接敲在人的心神上。
唐僧按着灼热的心口,与那尊无名的古老石像对视着。
僧袍下透出的金光,与石像眉心透出的金光,相互呼应,频率逐渐趋于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