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原创短篇小说 > 是你在,我才能做我自己
本书标签: 原创短篇  我会加油更文的 

迟到的誓言

是你在,我才能做我自己

民政局大厅的时钟指向下午4:20,距离我们的预约时间已经过去80分钟。我攥着两张预约单,纸张边缘被汗水浸得发皱。

玻璃门突然被推开,许泽带着一身消毒水味冲进来,白大褂下摆沾着新鲜的血迹。他左手握着那个银色保温杯,右手无名指上还戴着手术手套。

"抱歉,刚结束一台急诊。"他喘着气在我面前单膝跪地,从口袋里掏出个被压扁的丝绒盒子,"但我想这个应该..."

盒子打开时发出咔哒轻响——里面是两枚用手术缝合线编成的戒指,在戒托位置嵌着玻璃弹珠碎片,在阳光下折射出我们小时候最喜欢的橘色光芒。

"材料取自十八年前那批问题疫苗的安瓿瓶。"他摘下手套,露出满是针眼的手背,"我花了三天时间提纯毒素做解毒剂,顺便..."

工作人员突然咳嗽一声:"两位还要登记吗?再不下班了。"

许泽的手抖得厉害,缝合线戒指在阳光下微微发颤。我抓起笔在登记表上签字,墨水晕开在"申请人健康状况"栏——那里还留着我们小学体检时,王校医用红笔圈出的异常指标。

1. 他手背上的针眼是解毒剂实验还是被迫注射

2. 保温杯内壁检测出的蓝色粉末与当年疫苗沉淀物成分一致

3. 登记处监控显示,许泽进来前曾在停车场与一个穿校服的身影交谈

4. 我的体检报告最后一页被撕去,边缘残留着手术缝合线的纤维

他白大褂内袋里装着我的过敏药,有效期标签是我们第一次约会日期

缝合线戒指里编入了当年包扎我摔伤膝盖时用剩的纱布

事后发现他在民政局预约单背面,用医用胶带贴着王老师实验室的钥匙

飞机降落在洱海机场时,许泽的白大褂口袋里还揣着没来得及归还的医院门禁卡。我们在民宿入住时,老板娘盯着结婚证突然惊呼:"是你们啊!"

她翻出2003年的旅客登记簿——泛黄的照片上,七岁的我和九岁的许泽站在同一个院子里,背后是穿着白大褂的我父亲和许泽母亲。原来当年两家父母参加的"学术会议",竟是医学院组织的亲子联谊。

"那时候你们总抢这个。"老板娘笑着递来一个铁皮盒,里面躺着两枚生锈的弹珠,正是当年我们争执不休的"战利品"。

许泽把弹珠对着夕阳看了很久,突然从钱包取出那枚随身携带的硬币:"现在可以物归原主了。"硬币边缘的刮痕与弹珠上的凹痕严丝合缝——原来这些年他一直带着"罪证"。

苍山脚下的旧货市场里,许泽停在一个卖昆虫标本的摊位前。玻璃匣子里有只蓝翅蝴蝶,标签写着"2005年9月27日采集"——我们小学转学日。

"这是拟旖斑蝶,只存在于海拔2000米以上。"许泽的指尖轻抚玻璃,"那年我偷跑上山抓它,是因为..."他耳尖突然红了,"你说想看真正的蓝翅膀。"

摊主突然插话:"当年还有个穿白大褂的女士,高价买走了另一只。"她比划着,"头发盘得很紧,左眉有颗痣..."

我和许泽对视一眼——是王老师。但这次我们没有追查,而是买下标本挂在民宿床头。深夜许泽偷偷起身,我看见他把蝴蝶翅膀上的磷粉刮进试管,动作温柔得像在准备什么惊喜。

我过敏发作那晚,许泽用民宿的缝衣针、打火机和蜂蜜自制了简易注射器。月光从木窗棂漏进来,他跪在床前给我注射时,睫毛在脸上投下的阴影与十六岁那年校医室里重叠。

"别怕。"他手腕上的红绳擦过我脸颊,"这次用的是你教我的土法子。"

那是初中野营时,我用野蜂蜜给他处理伤口的配方。此刻他白大褂里穿着我送的条纹睡衣,领口还别着民政局门口买的廉价胸针。药效发作时,我数着他心跳睡去,梦里全是旧时光。

返程前夜,民宿老板邀请我们参加二十年一度的银杏茶会。白发苍苍的老医师斟茶时,突然盯着许泽的手腕:"这红绳...是王教授的编法吧?"

我们这才知道,王老师年轻时每年都会来云南义诊,专门给孩子们编这种驱蚊红绳。老医师颤巍巍取出一本相册,1998年的照片里,年轻的王老师怀里抱着两个熟睡的孩子——正是打完疫苗后发烧的我们。

"她总说7号和12号最特别,"老医师指着照片角落的保温杯,"非要亲自照看。"

许泽突然握紧我的手,那枚缝合线戒指硌得生疼。回房后他从行李箱底层取出那个银色保温杯,内壁的刮痕在月光下清晰可辨——刻着"7❤12"的字样。

机场告别时,老板娘塞给我们一包银杏茶:"王教授去年寄来的,说给特别的人。"

回程的飞机上,许泽终于坦白这三天的秘密行动——他走访了当年所有接种点,找到了我们儿时的全部体检记录。

"没有基因改造,没有阴谋。"他翻开笔记本,里面贴着两张泛黄的疫苗接种卡,"只是王老师发现我们对某种病毒天然免疫,所以..."

话未说完,空姐送来两杯果汁。许泽条件反射地掏出药盒,又哑然失笑——他早把我的过敏史设置成了手机锁屏。舷窗外云层散开,阳光照在那枚简陋的缝合线戒指上,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斑。

上一章 青梅之绊 是你在,我才能做我自己最新章节 下一章 交叉感染(回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