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穿越时空的爱恋之楚后传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影视日更  穿越时空的爱恋 

百科全书

穿越时空的爱恋之楚后传

是夜,朱棣踏入了西宫。

  宫人悄无声息地退下,殿内烛火轻摇,暖香暗浮。

  朱棣走到书案前,见楚楚正埋首在一堆星象典籍间,墨发如瀑垂落,衬得那段纤细脖颈愈发脆弱。

  他静静看了片刻,才在她身侧坐下,自然地牵过她的手,将楚楚引至自己膝上。

  楚楚轻呼一声,已被他圈进怀中,脊背贴着他温热的胸膛。

  “怎么开始研究起星象了?”他下颌轻抵她的发顶,目光扫过摊开的书册,声音低沉。

  楚楚把玩着书页一角:“姚少师那日说的话玄之又玄,我便想自己看看。”

  朱棣收紧了环在她腰间的手臂,她身上总萦绕着一种他无法完全掌握的迷雾,这让他本能地不安起来。

  “白日里见到十七弟了?”他状似随意地问,指尖漫不经心地卷着她一缕青丝。

  “遇着了,”楚楚坦然应道,“正为柴小妹的事发愁,他说他府上的花房正好缺人,愿意收留。”

  朱棣眸光微沉,想起内侍禀报时宁王那副温文尔雅的模样。他的十七弟,总是这般恰到好处地施以援手。

  “他倒是热心。”朱棣语气平淡,手上却将楚楚转过来面对自己。

  烛光下,她眼中清澈见底,坦荡得不见半分遮掩。

  朱棣凝视片刻,忽然了然地笑了,她向来如此。正因心中无尘,才能这般坦然。那点心中藏匿的醋意,在她这双干净得过分的眼眸里,竟显得多余了。

  朱棣俯身吻住她的唇,这个吻带着不容抗拒的温柔,掌心亦贴着她纤细的背脊缓缓摩挲。

  “朱棣……”她轻声唤他,又微微推拒,气息微乱。

  朱棣没有应答,只是将她轻轻放倒在榻上。

  锦帐不知何时已垂落,隔绝出一方静谧天地。

  他的动作极尽耐心,随即指尖轻巧地解开她寝衣的系带,衣料便如削瘦的肩头滑落,露出细腻如玉的肌肤。

  当他的气息终于与她彻底交融时,他在她耳边低语,声音喑哑,“如眉,看着我。”

  楚楚迷蒙地睁开眼,眸中水光潋滟,那层水汽让她的眼神愈发朦胧,却又在烛光映照下折射出细碎的光。

  楚楚微微仰着头,纤细的脖颈划出一道脆弱的弧线,唇瓣轻启,无声地唤着他的名字。

  朱棣沉醉在这样的目光里,只觉得连魂魄都要被她勾了去。

  他俯身吻去她眼角的泪意,动作是前所未有的虔诚,指尖抚过她汗湿的鬓发,便在那泛红的眼尾流连不去。

  夜色深沉,烛影摇曳。

  朱棣似是想用自己的方式,在她每一寸肌肤上都烙下独属于他的印记,温柔而坚决。

  帐幔轻摇间,他听见她细碎的呜咽,像是受惊的幼兽,却又带着全然的信赖,将最柔软的部分毫无保留地展露在他面前。

  ……

  文渊阁内,烛火通明。

  楚楚对着摊开一地的星象典籍,眉头紧锁。那些晦涩的星官名称、繁复的星图轨迹,在她眼中如同天书,非但没有解开姚广孝那番话的谜团,反而让她更加迷茫。

  而更让她心生怪异的是,一向作为朱棣重要谋臣的姚广孝,竟已称病多日不朝。

  朱棣近来也因此事烦忧,案头堆积的政务仿佛都蒙上了一层阴霾。

  楚楚旁敲侧击,也只得到朱棣一句“少师沉疴难起”的叹息,其中却并无多少对病情的关切,反带着一丝被回避的不悦。

  这日午后,楚楚终于在通往宫外的长街上,拦住了那一身僧袍意欲匆匆离去的姚广孝。

  “少师留步!”

  姚广孝身形一顿,缓缓回身,面容确有些憔悴,他以袖掩口,发出一连串沉闷的咳嗽:“咳咳……贫僧参见娘娘。贫僧病体未愈,恐过了病气给娘娘,不便久留……”

  “我只问几句话!”楚楚上前一步,语气急切,“关于那日星象之说,究竟是何意?这个答案对我很重要!还请少师明言!”

  姚广孝垂眸,避开了她灼灼的目光,依旧摇头:“贫僧不晓,娘娘恕罪。”

  说罢,竟又要转身离去。

  “少师!”楚楚情急之下,哀声祈求,甚至带上了哭腔,“我并非要探究天机,我只想寻一个答案,一个能让我在这世间安身立命的答案!求您指点迷津!”

  话音未落,连日来强撑的镇定终于土崩瓦解。滚烫的泪珠断了线般从她脸颊滑落,砸在冰冷的宫道石板上。

  深宫的重重帘幕仿佛也缠住了她的心,那种浸透骨髓的孤寂和无依无靠的漂泊感,在这一刻汹涌而来,几乎要将她吞没。

  她像一个在无边黑暗中迷失太久的旅人,拼命想要抓住任何一点可能的微光,声音里充满了走投无路的哀切:“我……我真的不知道,除了您,还能去问谁了……”

  她看得出,姚广孝并非单纯因病不朝,他眉宇间凝聚的,是更深沉的忧虑。

  楚楚望着姚广孝刻意避开的视线,终于忍不住挑明,“少师近日称病不朝,乃是刻意为之吧?”

  楚楚上前一步,压低声音,“敢问所为何事?”

  姚广孝缓缓转身,那双洞察世情的眼睛此刻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他沉默良久,终是长叹一声:“娘娘既然看出来了,贫僧也无须再全然隐瞒。”

  姚广孝的声音沙哑,带着深深的疲惫与痛惜:“陛下杀了方孝孺,株连十族。娘娘可知,这意味着什么?”

  他抬眸看向远处巍峨的宫墙,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方孝孺,代表的不仅是一条性命,更是天下读书人的风骨与脊梁。陛下此举,看似震慑了朝堂,实则是斩断了与天下士林最后的纽带。千百年后,史书工笔,这将是最浓重的一笔暴戾,而陛下,还有贫僧这个助他登上大位的‘黑衣宰相’,都将被牢牢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他收回目光,眼中是彻底的悲凉与无力:“贫僧所求,从不是一时权柄。若不能辅佐君王成就千古明君,留下万世美名,反而要背负这千秋骂名……”

  姚广孝闭上眼,满是无力,“如此局面,贫僧还有何颜面立于朝堂?不如就此归隐,或还能保全一丝声名。”

  楚楚听完,心中了然,果然如她所想,这姚广孝求的是“万世留名”。

  有过,则需有功来弥补,一个念头在她心中迅速成型。

  “少师,”楚楚深吸一口气,目光变得坚定,“若我说,我有办法,或许能挽回一些在士林中的声誉,您……是否愿意再为我剖析一次命理星象?……我只想求一个答案。”

  走到这一步楚楚已经退无可退。她清楚地知道,眼前这位黑衣宰相,看似超然物外,实则在他那双看似平静的眼眸后,藏着的是勘破世情的精明与深不见底的城府。

  想要从这样一位深谙权衡之道的老狐狸口中撬出真相,空有哀求和眼泪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拿出足以让他心动的筹码,进行一场心照不宣的交换。

  姚广孝猛地睁眼,惊疑不定地看着她:“娘娘此言何意?此事……谈何容易!”

  楚楚没有直接回答。这些日子她频繁出入文渊阁,搬运大量书籍,看似是在浩瀚古籍中寻找星象的答案,实则是在小心翼翼地筛选拼凑那些超越这个时代,却又不会太过惊世骇俗的知识碎片。

  楚楚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从袖中取出一张纸条,递了过去,随后不再多言,转身离去。

  姚广孝望着她离去的方向,眉头微蹙,带着几分探究与疑惑,缓缓展开了手中的纸条。

  只见那素白的宣纸上,唯有四个墨迹淋漓的大字:“百科全书”。

  他反复端详着这四个看似简单却组合奇特的字,眼中先是掠过一丝不解的茫然。

  随即,如同黑暗中划过一道闪电,他眼中骤然爆发出惊人的光彩,拿着纸条的手竟微微颤抖起来。

  “聚天下学问,分门别类,统于一编……网罗百家,囊括古今,以备查考……这、这岂非……”

  他因激动而语无伦次,身体竟微微颤抖起来,脸上的病容与倦怠在这一刻被狂喜与震撼冲刷得无影无踪。

  ……

  第二日朝会之上,待常规政务奏罢,姚广孝手持玉笏,沉稳出列。

  他先是颂扬了朱棣平定天下的武功,随即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提升,清晰地响彻大殿:“然,武功既彰,文治当兴!陛下,方今海内一统,正宜承三代之遗风,继往圣之绝学!臣,冒死进言!”

  姚广孝深吸一口气,抛出了那个石破天惊的构想:“当聚四海之典籍,收百家之言,汇天下学问于一炉,编纂一部包罗万象、空前绝后之巨典!使散佚之书得存,湮没之学得彰,以便陛下及后世子孙考索,更彰显我大明,远超汉唐之盛世气象!”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老成持重者如蹇义、夏原吉,面面相觑,被这想法的磅礴与耗资之巨所震撼;年轻气盛的官员则双目放光,仿佛看到了一个文教极盛的黄金时代。

  整个奉天殿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深潭,波澜骤起。

  龙椅之上,朱棣初闻时,身体几不可察地后仰了半分,指尖下意识地扣紧了龙椅扶手上的鎏金螭首。

  “修书?聚天下典籍?”他脑海中第一个闪过的念头是耗费,如此工程,必是金山银海,户部首先就要叫苦。紧接着是疑虑,这姚广孝,称病多日,一上朝就抛出如此骇人之议,意欲何为?

  然而,就在这电光石火之间,姚广孝那句“远超汉唐之盛世气象”,如同一点星火,瞬间点燃了他内心深处最炽热的野望。

  朱棣以靖难登极,最在意的便是身后之名,他不仅要做一个开疆拓土的雄主,更要做一个文治昌明的圣君,若真能成此亘古未有之伟业,那么……

  朱棣仿佛已经看到后世史官如何以崇敬的笔触记载:“永乐朝,修旷古巨典,纳百家言,文治之盛,迈越前古……”

  这功业,将彻底掩盖他踏着鲜血登上龙椅的过往,将他推向与三皇五帝比肩的神坛。

  所有的疑虑、权衡,在这份极致的诱惑面前,顷刻间土崩瓦解。

  朱棣的脊背缓缓挺直,原本扣紧扶手的手指渐渐松开,眼中先是震惊,继而转为深思,最后一种近乎狂热的光芒在他深邃的眸底迸发出来,亮得骇人。

  “好!”

  朱棣猛地从龙椅上站起,一声断喝,压下了满殿的嘈杂,他环视群臣,声音因激动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少师此议甚好!此乃千秋之功,当举国以成。”

  朱棣目光灼灼,大手一挥,“此典必要包罗万有,规模震古烁今。名称容朕再思,然其气象,必当空前!”

  “陛下圣明!”姚广孝深深一揖,趁热打铁道:“然编纂如此巨著,非一人一世之功。臣举荐一人,翰林侍读解缙,博闻强识,胸有经纬,可担总纂之重任。”

  朱棣目光如电,扫向班列中那个因激动而身形微颤的青衫官员。

  “准!”朱棣金口一开,便为这项浩大工程奠定了基石,“即日起,设书局于文渊阁,以解缙为总纂官,姚广孝总领监修,六部诸司,天下督抚,凡有典籍,尽数呈送,不得有误。”

  历史的洪流,在此刻被一股强大的意志强行扭转了方向。

  就在这个清晨,一项即将动用数千学者,遍搜天下万卷,耗时数载,最终成就一部光耀千古的文明丰碑的宏伟工程,正式拉开了序幕。

  文明的星火,即将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燃成一场照亮后世数百年的熊熊烈焰。

上一章 宁王解围 穿越时空的爱恋之楚后传最新章节 下一章 夜驰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