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小说 > 天元大陆之林辰传奇
本书标签: 玄幻奇幻  原创作品  幻玄     

第461章 我没人教,所以人人都能当师父

天元大陆之林辰传奇

这套暗语体系,便是林辰布下的“人间道”。

它无形无影,却又无处不在,是升斗小民在绝望中燃起的星星之火。

第一个点燃这火星的,是苏墨。

他在镇子最偏僻的角落,开了一家名为“废话铺”的古怪小店。

铺子里不卖米面,不卖针线,只卖一种用油纸包着的特制炭包。

而收购的东西更奇怪——无用的废话。

“苏掌柜,我家老婆子,从天亮唠叨到天黑,嫌我磨刀声响,嫌我吃饭吧唧嘴,这些话你要不要?”一个铁匠提着一篮子炭火原料,半信半疑地问。

苏墨笑得像个偷到鸡的狐狸,将一个古怪的收音法器凑过去:“要,当然要!您尽管说,说得越细越好。”

铁匠半信半疑地对着法器,把积攒了一辈子的夫妻拌嘴牢骚,一股脑儿全倒了出来。

苏墨听得津津有味,末了,递给他一包沉甸甸的铜钱,和几块刚制好的炭包。

“这玩意儿真有人买?”铁匠挠着头。

“天底下,就没有无用的话。”苏墨神秘一笑。

很快,怪事传开了。

一个常年受寒气侵扰的脚夫,图便宜买了块“废话炭”回家取暖。

炭火烧起来,噼啪作响间,竟隐隐传来一种奇特的呼吸节奏。

他冻得难受,下意识跟着那节奏呼吸,一夜过去,竟觉得胸口堵了多年的寒气顺畅了不少!

他惊喜交加,又去买了数块,夜夜跟着炭火里的“声音”练习,不出半月,竟彻底根治了顽疾。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

一位年轻母亲抱着孩子,哭着来买炭,说自家娃夜里总踹被子,怎么盖都着凉。

她买了一块“夫妻拌嘴炭”,点燃后,火光竟在墙上投射出一片模糊的光影。

她凑近一看,那光影分明是一个小小的婴孩轮廓,身上盖着三层薄薄的毯子,而非她一直用的那床厚重棉被。

旁边还有一行细微的火光小字:“气血旺则身如炉,厚被压身反不舒,三层薄毯存暖气,夜半安睡至天明。”

妇人恍然大悟,回去一试,孩子果然安睡整夜。

百姓们终于明白,那些被当成垃圾的唠叨、争吵、梦话,在苏墨的炭火中,都成了能救命、能解惑的真经!

原来最朴素的话里,藏着最实在的道理。

“老林家传炭”的名头,不胫而走。

火焰的智慧,很快有了新的形态。

南边村落的陈烬,是个沉默寡言的汉子。

他听闻了苏墨的事,却走了另一条路。

村里王寡妇的丈夫死于修渠时的一次塌方,遗物只有一件破烂的袄子。

寡妇抱着袄子哭了三天三夜,最后决定烧掉,让丈夫走得体面些。

陈烬拦住了她,只让她将袄子投入自家院中的一个巨大火塘。

他对着火塘,沉声道:“嫂子,把你男人修渠时说过的话,都跟这火说说吧。”

寡妇含泪点头,对着熊熊火焰,喃喃诉说着丈夫生前的点点滴滴:“他说……那边的土太松,要混上碎石才牢靠……他还说,水不能直着冲,要挖几道S弯,才能减缓水势,不然会冲垮田埂……”

话音未落,那火塘中的火焰猛地向上窜起三尺高!

火光在半空中扭曲、交织,竟清晰地投射出一幅完整的沟渠走向图!

哪里该加固,哪里该转弯,哪里要设排水口,标注得一清二楚!

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得目瞪口呆。

陈烬面色肃然,待火焰渐熄,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捧余烬,用陶罐封好,递给寡妇:“嫂子,把这个带给邻村吧。”

邻村正为灌溉愁白了头,得了这罐“经验烬”,如获至宝。

他们按照空中投影的图纸施工,挖地三尺,果然引来了甘甜的泉水!

“火老师”陈烬的名声,一夜之间传遍百里。

人们不再只是诉说,而是将承载着亲人经验的遗物——工匠的旧锤、绣娘的断针、老兵的草鞋,纷纷投入火塘。

陈烬在火塘边立下一块木牌,上书:“此处不传仙法,只烧人间经验。”

火光燎原,智慧不再被少数人垄断。

在北山下的村落,老秀才周逸尘更是将这个理念推向了极致。

他改造了村里的学堂,设立“百家讲席”。

每日登台授课的,不再是之乎者也的老先生,而是村里各行各业的普通人。

“今日讲席,猎户张三,讲《林中辨踪术》。”

“明日讲席,巧手绣娘,讲《静心一针》。”

“后日讲席,福满楼厨子,讲《火候的艺术》。”

起初,许多人嗤之以鼻。

一个顽劣的富家童子当众嘲讽:“我爹花钱是让我来读书的,不是听一个杀猪的讲课!他也配?”

那天轮值的,正是村里的屠户赵大。

他也不恼,等学堂散了,当着所有人的面,将一头数百斤的肥猪利落地绑好。

他手持一把剔骨刀,深吸一口气,对那顽童说:“你看好了。”

刀光一闪,快如闪电,稳如磐石,不偏不倚,正中要害,肥猪连哼都没哼一声就倒下了。

赵大擦了擦刀,平静地说:“你们先生教你们写字,要心正则笔正。我们这行也一样,心要是定了,手才不会抖。心一慌,刀尖歪一分,这肉就毁了。”

次日清晨,那富家童子竟破天荒地第一个来到学堂,恭恭敬敬地捧着毛笔,请赵大指导他如何“定心握笔”。

周逸尘站在窗外,抚须微笑:“以前,总以为只有天上的神仙才能教化世人……现在才明白,只要是活明白了的人,都可以为师。”

当这些星星之火在各处燃起时,作为源头的林辰,却显得格外“不近人情”。

七名天赋异禀的少年,跋山涉水,带着重金和奇珍异宝,跪在林辰的草庐外三天三夜,只求拜师。

林辰始终没有露面,只让一个老仆送出七只带缺口的破碗。

碗底,用利器刻着一行字:“你帮过的人,才是你师父。”

少年们困惑、失望,甚至有些愤怒,但还是带着破碗踏上了归途。

途中,他们恰逢山洪爆发后的灾区,遍地哀鸿。

少年们本能地忘记了拜师的失意,开始用自己所学救助灾民。

他们有的用草药知识为人治伤,有的用武力驱赶趁火打劫的流寇。

当他们累得精疲力尽,捧起那只破碗想喝口水时,却惊愕地发现,不知何时,空空如也的碗里竟多出了半块温热的干饼。

多年以后,这七名少年都成了一方赫赫有名的火道宗师。

他们开山立派,传道授业,但对所有弟子说的第一句话,都是:“我的本事,不是什么神仙教的,是一个饿晕在路边的老兵,用半块干饼换来的。”

一场秋雨,连绵不绝。

草庐中,林辰斜倚在窗边,静静听着雨声。

雨水淅淅沥沥,敲打着芭蕉叶,也勾起了他肺腑深处的旧伤。

他每轻轻咳嗽一声,身后那面受潮的斑驳墙壁上,霉斑便似乎延伸了一丝一毫。

第二天清晨,负责打扫的仆妇来拂拭墙壁,却突然“呀”地一声惊叫起来。

她发现,那些看似杂乱的霉斑,经过一夜的生长,竟组成了一篇字迹朴素的短文!

文章没有署名,语气就像一个普通的村妇在讲故事。

它讲述了十年前的一个雨夜,一位“会咳嗽的先生”,如何仅凭听雨声的变化,就判断出上游山洪即将爆发,并提前敲响警钟,带领全村人连夜转移,最终躲过灭顶之灾。

村塾的老先生闻讯赶来,颤抖着双手将这篇墙上的文章抄录下来,郑重地将其定为学堂的第一篇教材,题目就叫——《会咳嗽的先生》。

没有人知道,就在这篇文章成型的瞬间,在遥远的极渊尽头,最后一粒代表着某种禁锢的灰烬,随风飘散。

大地深处,传来一声微不可闻,却又仿佛响彻天地的叹息。

“……谢……”

几乎在同一时刻,千里之外,苏墨的“废话铺”里,来了一个不寻常的客人。

那人一身黑衣,斗笠压得很低,看不清面容。

他没有看那些琳琅满目的炭包,而是死死盯着店铺的招牌,那上面龙飞凤舞地写着四个大字——“老林家传炭”。

他沙哑地开口,声音像是两块生锈的铁在摩擦:“掌柜的,你这炭……真是老林家的?”

苏墨心中猛地一沉,一股前所未有的寒意,顺着脊椎悄然爬上后颈。

他知道,这片由凡人燃起的星星之火,终究还是照亮了黑暗中某些不愿醒来的眼睛。

上一章 第460章 我把课本埋了,所以春天自己会认字 天元大陆之林辰传奇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462章 我连徒弟都不是,所以全世界都是我的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