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齐秦纪事
本书标签: 历史  春秋战国 

齐胡公迁都

齐秦纪事

齐哀公十三年

营丘城内的宫室笼罩在一片阴沉的暮色中,青铜鼎嗡嗡作响,仿佛诉说着某种无法言喻的悲哀。吕静站在三足方鼎前,目光落在鼎腹上那斑驳的饕餮纹里渗出的一颗颗血珠上。这是他兄长吕不辰被烹杀的第七日,鼎中的焦黑骨殖依然散发着刺鼻的腥气,令人窒息。

“公子静,纪人的战车已到弥河。”司巫捧着一块开裂的龟甲踉跄跪倒,龟甲裂缝间缓缓渗出青黑色的汁液,“迁都薄姑可避刀兵,但此卦主大凶……”他的声音颤抖,带着几分犹豫与不安。

吕静默默解下腰间的玉璜,手指轻轻抚过父亲吕慈母临终前刻下的“守丘”二字,在摇曳的烛火中泛起幽光。十二年前,他随兄长接受周王册封时,九鼎八簋陈列于阶前,何等荣耀。谁又能想到今日竟要用这象征礼制的器物来烹煮国君?

突然,宫门外传来一阵喧哗声。老司徒须发皆白的身影冲破朱漆大门,手中的竹简哗啦散落一地。“公子!三闾大夫带着国人跪在太公望祭坛,说要与营丘共存亡!”他喘着粗气,声音沙哑而急促。

---

齐胡公元年

八百辆牛车缓缓碾过营丘的夯土城墙,吕静听见宗庙梁柱断裂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如同撕裂了最后一丝希望。青铜车轭上的铃铛在寒风中叮当作响,那清脆的音调却像是万千冤魂的呜咽。他掀开车帘,望见老司徒紧紧抱着太公望的木主牌位,跪在结冰的淄水河畔。

“先君吕尚在此立国,煮盐垦田六百年!”老司徒的哀嚎直冲云霄,惊得芦苇丛中的玄鸟扑棱棱飞起,“公子真要带着祖宗牌位去那蛮荒之地?”他的声音里满是不甘与愤怒,回荡在空旷的河岸上。

吕静紧握车轼,指尖几乎掐进青铜纹饰之中。薄姑城的草图摊开在羊皮上,那是蒲姑氏覆灭后遗留的断壁残垣。他还记得三年前出使薄姑时,在废墟中发现了一块刻有“人牲”二字的甲骨——那里的土地,浸透了异族之血。

夜色降临,迁都队伍在弥河畔扎营。吕静解下佩剑正要安寝,忽然听见帐外传来《齐风·还》的战歌声。他猛地冲出营帐,只见河对岸燃起冲天篝火,三万拒绝北迁的国人正在河滩上踏歌而舞。火光映照着他们的脸庞,每一声歌唱都像是一次诀别。

---

齐胡公三年

贝水河的冰面反射着惨白的月光,吕山伫立在冰层裂缝旁,耳畔回荡着对岸传来的铸铜声。薄姑城新建的铸铜坊昼夜不息,兄长吕静正在为周王铸造“文祖甲齐公”的礼器——那本该是吕不辰的谥号。

“今夜冰厚三寸,正是天赐良机。”副将递来温好的黍酒,语气温和却坚定,“我们在铸铜坊的细作已准备好硫磺硝石。”

五百死士口含木枚,足缠草绳,悄无声息地滑过冰面,如同鬼魅一般。当第一支火箭射入铸铜坊时,吕山看见绿焰冲天而起,那是青铜溶液遇冷水迸发的奇观。他挥剑斩断拦路的青铜戟,热雾弥漫中,剑锋直指吕静惊愕的眼睛。

“当年你我在营丘学宫,曾共读《吕刑》。”吕山的剑尖抵住兄长咽喉,声音低沉却冰冷,“今日就按刑书所言,弑君者当受醢刑!”

铸铜池中骤然响起鼎鸣之声。吕静望着沸腾的铜液惨笑:“你以为迁都是为我私欲?周王早已密令,若齐人不离海岱之地,便要尽诛姜姓宗室……”话未说完,飞溅的铜花已将他吞噬殆尽。

---

齐献公元年

吕山伫立在营丘的废墟之上,看着民夫用耒耜翻开板结的血土。被焚毁的宗庙残柱间,石匠正在凿刻“临淄”二字。火星溅落在夯土版筑上,点燃了晒干的海带——这是太公望留下的煮盐秘术,能让城墙千年不腐。

“主公,太庙地窖中发现一口方鼎。”工师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鼎中……鼎中有具烧焦的尸骸。”

吕山缓缓掀开鼎盖,青铜内壁上的铭文映入眼帘:“周王赐胙于齐侯不辰。”这是当年吕不辰接受册封时用的礼器,此刻却盛着他胞兄吕静的残骨。更诡异的是,已经冷却的鼎身突然发出嗡鸣,震得在场众人耳鼻渗血。

“熔了。”吕山将玉璜投入鼎中,“用这青铜重铸九鼎,摆在新建的明堂之上。”

三个月后,当第一缕阳光洒在临淄城阙时,新铸的青铜鼎同时发出清越长鸣。吕山站在城头,遥望薄姑方向,那里正升起狼烟——被放逐的吕静诸子,终究还是踏上了复仇之路。

上一章 火烹吕不辰 齐秦纪事最新章节 下一章 齐献公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