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齐秦纪事
本书标签: 历史  春秋战国 

齐庄公纪事+齐厘公纪事

齐秦纪事

*以电影化的运镜进行改写*

---

**庄公元年**

镜头缓缓推进,吕购站在王宫高台上,俯瞰齐国大地。风吹起他的衣袂,他神情复杂地注视着这片刚从父亲吕脱暴政中挣扎出来的土地。

“盐铁苛政,民怨沸腾……”一名侍臣低声说道,声音带着些许担忧。吕购眉头微皱,转身下令:“废除先王时期的盐铁专营,减轻赋税,释放那些被囚禁的盐奴。”

大夫国懿仲闻言,连忙拱手赞道:“君上仁德,必使齐国复兴!”然而,吕购并未因此展露笑容,他抚着腰间的佩剑,沉思片刻后低语:“仁德虽好,却不足以立国。寡人需以德威并施,方能长久。”

---

**庄公三年**

石门会盟的大帐内,灯火摇曳,吕购与郑庄公相对而坐。郑庄公以周室卿士的身份引荐吕购朝见周天子,两人言谈甚欢。

待回到临淄,吕购命工匠将周天子所赐的青铜鼎置于太庙中央。那鼎腹上的铭文“天命在齐”,熠熠生辉,象征着齐国地位的提升。然而,在夜深人静时,吕购却对国懿仲低声说道:“周室衰微,何来真正的‘天命’?寡人需自谋霸业。”

---

**庄公六年**

艾地会盟的草场上,春风拂过,吕购与鲁国使者握手言欢。次年,他派遣弟弟夷仲年出使鲁国,进一步巩固两国关系。

“齐鲁联盟,可制衡晋、楚。”夷仲年回国后如此建议。吕购点头赞同,却也补充了一句:“然寡人需先安内,方可图外。”

---

**庄公九年**

临淄城外,盐道修建如火如荼,商贩们往来频繁,经济迅速繁荣起来。吕购亲自巡视工地,看着忙碌的人群,脸上露出一丝满意之色。

同年,他率军征讨莱夷,凯旋归来。莱夷首领献上贡品,吕购接过却未据为己有,而是分赐给将士。“与民同乐,共享胜利。”他说得慷慨激昂,但当国懿仲夸赞他宽厚时,他又冷笑着反驳:“宽厚固然重要,但若无威严,又怎能服众?”

---

**庄公十二年**

吕购病重卧床,呼吸渐弱。他让人抬来周天子所赐的青铜鼎,将其沉入淄水之中。铭文“天命在齐”最终被盐卤侵蚀,只留下模糊的“齐”字。

“天命在齐,不在周。”这是他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他对后代的谆谆告诫。

---

**厘公元年**

吕禄甫继位之初,齐国已恢复元气。他沿袭父亲吕购的治国方略,继续推行“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政策,让国家愈发富强。

石门会盟再次举行,吕禄甫与郑重温旧约,巩固了齐郑联盟。这一次,他同样表现出了尊王的姿态,赢得了诸侯们的认可。

---

**厘公四年**

艾地会盟的场景重现,吕禄甫与鲁国建立了更加深厚的友谊。弟弟夷仲年归来后进言:“齐鲁联盟,足以牵制晋、楚。”吕禄甫点头称是,同时提醒自己:“先安内,再图外。”

---

**厘公七年**

临淄城外的盐道扩建完成,盐铁司的工作也更加规范。这一年,吕禄甫亲征莱夷,再次取得大胜。他依旧将战利品分赐给将士,展现了自己的仁慈与智慧。

面对国懿仲的赞誉,他却淡然一笑,抚剑说道:“宽厚虽美,却不可缺威严。”

---

**厘公十年**

吕禄甫临终前,也将那青铜鼎沉入淄水,重复了父亲当年的话语:“天命在齐,不在周。寡人沉鼎,以告后世。”

镜头拉远,齐国的土地上,风沙吹过,仿佛诉说着历代君王的心血与抱负。

---

上一章 齐成公纪事 齐秦纪事最新章节 下一章 齐襄公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