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原创短篇小说 > 小7姐的随笔集
本书标签: 原创短篇  随笔 

小7姐的随笔集

第一片雪落在窗棂时,我正用朱砂在黄历上勾画冬至。北风忽然就变得黏稠了,裹着雪粒在檐角打旋儿,像是谁把玉屑撒向人间。老城区的电线杆在暮色里结出冰棱,如同垂落的水晶帘幕。街角那株歪脖子槐树褪尽最后一片枯叶时,枝桠上便栖满了雪白的鸽子。

清早总能看见张老先生在巷口扫雪。竹帚刮过青石板的声音清冽如裂帛,惊醒了蜷缩在瓦檐下的麻雀。老人扫雪的姿势总让我想起父亲,他生前也爱在雪天用竹耙把庭院里的雪拢成小山,说是给路过的神仙歇脚。如今那些雪堆早化成了屋檐水,一滴一滴,在石阶上凿出浅坑。

腊梅是冬至后第三日开的。暗香浮动的黄昏,我裹着旧羊绒围巾经过城墙根,瞥见几簇鹅黄从青砖缝里钻出来。城墙老了,裂缝里住着前朝的月光,此刻却被新绽的梅花浸得温软。卖花的老妪在墙角支起煤炉,铝壶里的水汽与梅香缠作一团,氤氲成水墨画里的留白。

最冷的那几日,连猫儿都蜷在灶台边打盹。我在书房生起铜炉,看火舌舔舐陶罐里的老茶砖。窗玻璃凝着霜花,像谁用银簪勾画的藤蔓。书页间的批注是祖父的手迹,蝇头小楷随茶烟袅袅浮起,又散落在北风叩打窗棂的节奏里。忽然明白古人说的"红泥小火炉",原是要配着雪打纸窗声来品的。

城西的护城河结了冰。几个孩童拖着木板在冰面滑行,笑声碰碎了悬在柳枝上的冰晶。他们用木棍在冰面划出歪扭的格子,跳房子的图案让我想起儿时在胡同里用粉笔画的方阵。只是那时的阳光更暖些,融化了冰层下的青荇,如今这些水草大约都成了琥珀里的标本。

除夕前夜落了场鹅毛雪。守岁的人们在庭院里堆雪人,胡萝卜鼻子被月光镀成银锭。子时爆竹炸响的刹那,我看见满城雪沫纷扬如柳絮,落在春联未干的墨迹上。母亲往我手里塞了个暖炉,黄铜外壳雕着并蒂莲,炭火隔着镂空花纹透出橘红的光。这样的温度,足够捂化掌纹里冻结的往事。

破五那日去城隍庙,石阶上的积雪被香客踩成冰壳。殿前古柏覆着雪冠,枝桠间垂落的冰凌像菩萨指尖的玉净瓶倾倒。老道士在偏殿抄经,狼毫扫过宣纸的沙沙声与檐角铁马叮咚应和。香炉里升起的烟柱被北风揉散,恍若天地间悬着无数透明的经幡。

正月十五雪打灯。巷子里的孩子们提着兔儿灯乱窜,烛火在琉璃罩里摇曳,将雪地映成暖黄色。我站在阁楼看他们追逐,灯笼的光晕在雪幕中洇开,像宣纸上未干的水彩。忽然有盏灯被风吹得腾空而起,飘飘摇摇掠过枯枝,竟比真正的月亮还要皎洁。

雨水节气前,护城河裂开第一道缝隙。冰层下的流水汩汩作响,仿佛大地在睡梦中呓语。城墙角的梅树开始凋落,花瓣嵌进正在消融的雪泥里,织就一张香消玉殒的网。倒是梧桐树桠上不知何时冒出绒球似的芽苞,裹着银灰的绒毛,像未拆封的信笺。

今晨扫院子时,在墙角发现一茎绿芽。霜白的土里钻出翡翠般的尖角,怯生生地试探着倒春寒。竹帚悬在半空许久,终究没舍得扫去它头顶的残雪。这抹绿让我想起母亲妆匣里的玉簪,也像幼时放飞的纸鸢尾梢那缕青穗——都是冻土之下蠢蠢欲动的诺言。

炉火渐弱时,我推开吱呀作响的雕花窗。远处山峦的雪线正在后退,露出黛色山体,宛如褪去素纱的美人。风里捎来泥土苏醒的气息,混着不知哪户人家煮腊八粥的甜香。手指抚过窗台上将融的积雪,凉意渗入掌纹时,忽然听见冰凌坠地的清响。

那株歪脖子槐树仍裹着雪袄,但向阳的枝桠已鼓起褐色的芽苞。有只灰雀跳上枝头,积雪便簌簌落下,在半空碎成星子。我呵了口白气,看它袅袅散入晨光。茶壶在炉上发出细鸣,水开了。

上一章 秋 小7姐的随笔集最新章节 下一章 兰溪西去处,自有春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