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江湖坡落星续行坡
    
落星坡的碎石总带着些天外的凛冽。当残阳漫过坡顶的陨石堆,整道山坡便像被泼了层熔金,灰黑色的石碓间嵌着些银亮的碎片,是陨铁与地心火相熔的结晶,在暮色里泛着冷光。坡底的断碑上刻着"落星"二字,笔画里裹着些焦痕——传说是千年陨石坠落时烧蚀的,每逢月圆,字缝里会渗出些星辉,与坡上的磷火缠成串,像无数柄悬空的剑,又像串未灭的念珠。令狐冲曾在此醉后挥剑,剑痕划过石碑时溅起的火星,至今还在石缝里明灭,与星辉相和,倒像是江湖的锋芒与星空的寂寥在此共生。
唐僧站在断碑旁的望星石前,经卷被晚风掀得轻轻颤动,末页那截混天绫缠着片迷雾岭的破雾草,是从岭上带来的,草叶边缘还留着瘴气灼过的焦痕,与绫带的蓝红两色缠成个紧实的结,在石上洇出浅浅的纹,倒像是把岭上的迷蒙与坡上的清朗都拓在了石头里。"这星辉里,竟有剑鸣与梵呗交织的余韵。"他指尖拂过断碑的焦痕,"是风清扬与方证大师在此观星,长剑与经卷相碰的脆响里裹着'天人合一'的调子,所以这碑旁的星辉总聚得密些,露着三分通明。"
"师父你看这陨石。"悟空正蹲在最大块的陨铁旁,金箍棒往石缝里一探,棒尖带出些银亮的粉末,粉末在暮色里竟化作条条光带,顺着坡势往下跌落,"是这石头里藏着星核,俺老孙用火眼金睛看得分明,每粒粉末都记着千年的星象——你看那道红光,是五百年前紫微星坠的轨迹,跟俺当年大闹天宫时的火光一个颜色。"他突然从石洞里摸出个罗盘,盘面的指针是陨铁所制,始终指着北斗,"是冲虚道长的'定星盘',你转一转,能从星象里看出前路的吉凶,比观气士的卦签还灵。"他将罗盘往地上一放,指针突然剧烈转动,在盘面上画出个"吉"字,盘沿的刻度竟与金箍棒上的螺纹相契。
八戒早已被坡侧飘来的烤薯香勾得直咂嘴,九齿钉耙往望星石上一靠,耙齿间竟挂着点薯皮,凑在鼻尖一闻,是蜜薯的甜香。"那边定有山民在烤薯,"他吸着鼻子往坡侧挪,"老猪的鼻子不会错,这是用坡底的沙土煨的,还抹了野蜂蜜——定是哪个老婆婆在给孙儿备晚点心!"他刚往碎石路迈了两步,脚下的星辉突然涌起,在石面上凝成个"明"字,"嘿,连星光都来指路,可见这坡是个让人眼亮的地方!"
沙僧的月牙铲斜倚在坡边的酸枣树上,铲头的沙粒顺着枣枝往下淌,在地面堆出个小小的星图,图上的银河正对着西方的天际。"这沙图显的是三日前的景象,"他用指尖点着银河的渡口,"任盈盈在此观星,说'星有聚散,如人有离合,聚时耀长空,散时映心湖'。"沙粒突然涌动,星图旁多出个拾柴的身影,正往捆里添着什么,"是令狐冲,他拾的柴里混着些艾草,说是'给取经的师父们当个念想,夜路难行,燃着它,既能驱邪,又能记着有人在盼'。"
敖丙站在坡底的寒泉边,冰魄剑轻贴着泉面,剑身上的冰纹与泉底的星石相吸,竟连成幅星轨图,图上的彗星尾正扫过"西牛贺洲"的方位。"这泉水的源头在九天银河的支流,"他指尖点着彗星的轨迹,"每六十年与陨铁共鸣一次,能显未来的片段。"话音未落,泉面突然浮出幅图景:前日里,他与哪吒在泉边比试眼力,冰魄剑冻结的星影与火尖枪点燃的柴光在泉面拼出只展翅的鸟,翅膀的弧度,正是此刻混天绫的蓝红两色,被星辉一照,竟化作道流光,往西天的方向飞去。
哪吒的风火轮在坡顶的空地上转了个圈,火星落在冰冷的陨铁上,竟烧出串小小的火莲,莲心的光与星辉中的冷光相融,在石碓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像是无数颗流星在坠落。"小爷在坡后的石窟里看见个怪石灯!"他火尖枪往坡后一指,枪影里浮出面石制的灯盏,灯芯是根陨铁条,"那铁条会自己发光!有时是银白,有时是赤红,还有时忽明忽暗像要灭,看着倒像是在说'光明总在暗处生'!"
正说着,坡后突然传来阵金属碰撞声,混着星石炸裂的脆响,像是有人在凿陨铁。悟空掣出金箍棒,棒身转得像道金轮,"是哪个不长眼的,敢动这落星坡的宝贝!"他刚往石窟冲了几步,就见个穿夜行衣的汉子从雾里滚出来,怀里抱着块陨铁,铁上还沾着些火药,"是......是血影门的余党......他们想炸了这坡......用星核炼......炼'陨星煞'......"
八戒忙扶住他,"老丈莫慌,慢慢说!"他往汉子身后的雾里瞥了眼,隐约有火光在闪烁,还传来引线燃烧的"滋滋"声,"这是......"
"他们在石窟里埋了火药......"汉子咳出两口血,"说要让星核的戾气......污染整个西去的路......让你们永远到不了西天......"
话音未落,坡后传来声狞笑:"秃驴们,尝尝陨星碎骨的滋味!"雾中冲出个黑袍人,手里举着个火把,正往石窟的方向冲去,黑袍下露出半截血影门的令牌,"血影教主说了,就算化作厉鬼,也要拖着你们陪葬!"
"休想!"敖丙的冰魄剑突然出鞘,冰光化作道冰索,缠住黑袍人的手腕,火把顿时掉落在地,被寒泉的水汽浇灭,"这陨铁的戾气若被引爆,方圆百里都会变成焦土,连魂魄都留不住!"
黑袍人在冰索里挣扎,身上的黑气与星辉相混,竟化作个个扭曲的人影,都是被血影门残害的冤魂。"你们看!这些都是你们造的孽!"唐僧的经声突然响起,经卷往空中一展,混天绫缠着的破雾草飘落在陨铁堆上,草叶接触星核的瞬间,竟化作无数道绿光,将黑气裹在中间,"方证大师说'一念之善,可消百劫之恶',这些冤魂在等你们忏悔,不是在等你们同归于尽!"
绿光中,个老妇人的身影渐渐清晰,对着黑袍人泣道:"儿啊,娘知道你被胁迫,可你看看这些人,哪个不是跟咱家一样的苦命人?你炸了这坡,能对得起谁?"
黑袍人浑身一颤,冰索趁机收紧,他突然瘫倒在地,"娘......是我错了......他们杀了爹......逼我入教......说只有炼出'陨星煞'......才能报仇......"
悟空的金箍棒往石窟方向一探,棒尖带出的金光钻进地缝,将埋着的火药引信齐齐掐断,"报仇也得分对错!像你这样滥杀无辜,跟那些杂碎有什么两样?"他从石碓后拖出个被绑的老者,"这是看坡的李老爹,你连他都要炸,良心被狗吃了?"
老者啐了口唾沫,"王二麻子,我看着你长大的,怎么就成了这副狼心狗肺的样子!"他指着坡侧的火光,"你娘在那边烤红薯等你回头,你倒好,要把她也炸了!"
八戒早已顺着火光跑过去,扶着个颤巍巍的老婆婆过来,婆婆手里还捧着个烤得焦黑的蜜薯,"儿啊,娘知道你心里苦,可杀人偿命,报仇也不能作孽啊......"
黑袍人望着烤薯上熟悉的牙印——是他小时候总爱啃的焦皮,突然号啕大哭,"娘......我错了......我不该听他们的......"
沙僧往他手里塞了块艾草,"点燃吧,这是令狐公子留的,说'只要心里还有热,再冷的石头也能焐暖'。"艾草燃起的青烟与星辉相混,竟化作道虹桥,桥上走过无数人影,有被血影门残害的,有取经路上救下的,最后停在个穿袈裟的僧人身上,正是唐僧前世的模样,对着黑袍人合十微笑。
"是金蝉子......"唐僧轻呼出声,经卷上的混天绫突然无风自动,蓝红两色与星辉交织,在坡上凝成个巨大的"佛"字,"原来每颗星,都是盏灯;每段路,都有前人照过。"
坡侧的烤薯香越来越浓,老婆婆又从竹篮里拿出个烫手的蜜薯,塞给唐僧,"师父尝尝,这坡底的沙土烤出来的,最是暖心。"薯皮剥开时,热气里竟浮出颗小小的星子,在掌心明灭,"是落星坡的灵气,沾着点,往后夜路不黑。"
八戒接过来就往嘴里塞,烫得直哈气,"比迷雾岭的熏肉还甜!"他突然指着坡顶的星象,"你们看那北斗,像不像师父的经卷?勺子里盛着的,定是给咱们的干粮!"
众人望去,果然见北斗七星的斗柄弯成经卷的形状,勺里的星辉往下淌,落在地上竟化作粒粒明珠,珠里映着取经队伍的身影:悟空在云端探路,八戒在坡底挑担,沙僧在中间护经,敖丙与哪吒在前开路,唐僧的袈裟在星光里泛着金光,混天绫的蓝红两色像两条彩带,将众人连在一处。
"这是'同心珠',"令狐冲的声音突然从坡后传来,他与任盈盈提着盏灯笼从雾里走出,灯笼的光里混着艾草的烟,"是用陨铁的碎末做的,能保你们师徒同心,邪魔不侵。"
任盈盈往每个珠里滴了滴寒泉的水,珠上顿时显出层光晕,"这泉水里有银河的灵气,带着它,就算走到天涯海角,也能记着落星坡的星光。"她望着西方的星轨,"过了这坡,就真的要出笑傲江湖的地界了,往后的星图,得靠你们自己看了。"
令狐冲将剑穗解下来,系在悟空的金箍棒上,穗子上的玉佩与同心珠相碰,发出清越的响,"这玉佩里刻着《清心普善咒》的谱子,想家了就敲敲,能听见咱们在唱。"他突然大笑起来,"等你们取了经,俺在这落星坡摆酒,就用这陨铁当桌子,喝到天亮!"
悟空拍了拍他的肩膀,"一言为定!到时候俺老孙变个百八十桌菜,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宴席!"
唐僧合上经卷,混天绫缠着的破雾草落在同心珠上,草叶的焦痕与珠上的光晕相融,竟显出"西天路,脚下始"六个字。"多谢各位相送,"他望着漫天星辉,"星路漫漫,江湖路远,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队伍渐渐消失在坡后的山道,落星坡的星辉还在静静流淌,寒泉的水声、艾草的烟香、远处的虫鸣,都随着夜风送了他们很远。断碑旁的酸枣树上,悟空挂着的艾草捆轻轻摇晃,烟缕与星辉、剑痕里的火星混在一起,像在唱首关于离别与前行的歌。
令狐冲与任盈盈站在坡顶,望着取经队伍远去的方向,灯笼的光在他们脸上明明灭灭。"他们走了。"任盈盈轻声道,指尖的同心珠还在发烫。
令狐冲饮了口酒,酒液顺着嘴角滴在陨铁上,与当年的剑痕相融,"走了好,这江湖,本就该让他们这样的人去闯。"他指着西天的星斗,"你看那颗最亮的星,原是照着咱们的,现在跟着他们走了。"
星辉突然大盛,将两人的身影笼罩,断碑上的"落星"二字在光里格外清晰,像是在诉说:所谓落星,不是终结,是化作照亮前路的灯;所谓江湖,不是牢笼,是让人懂得"此心向道,无问西东"的修行场。
而那蓝红相间的混天绫,还在经卷上轻轻飘动,穗子扫过令狐冲留下的艾草,草叶便燃起缕青烟,与星辉、泉声、经文的吟诵声混在一起,织成段悠长的调子,引着他们,也引着所有心怀江湖与西天的人,慢慢往前走。正如风清扬留在陨铁上的那句话:"星落处,路始;心明时,道成。"
山道的尽头,星辉与月光交织成道天然的门,门上浮动着两个世界的印记:一边是快意恩仇的江湖,一边是求经问道的西天。悟空的金箍棒在前开路,棒尖的金光刺破最后的夜雾;八戒哼着不成调的小曲,手里还攥着半块蜜薯;沙僧的沙粒在身后铺成路,混着艾草的清香;敖丙的冰光与哪吒的火焰在两侧护持,映得混天绫的蓝红两色愈发鲜明;唐僧的经声在门内回荡,与《笑傲江湖曲》的余韵作别,又与西天的梵呗相接。
他们的身影穿过光门,渐渐消失在星辰大海的尽头,只有那蓝红相间的混天绫,还在风中轻轻飘动,像个永恒的承诺,连接着两个世界的记忆,也连接着每个追光者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