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男频同人小说 > 西游笑傲录
本书标签: 男频同人  佛道争灵珠劫江湖证禅 

第334章:江湖心印真经页

西游笑傲录

第334章:江湖心印真经页

长安的书坊总带着些墨香浸透的温润。当处暑的日头漫过雕花的窗棂,整座坊市便像被浸在松烟墨里,书案上摊开的经卷与话本相挨,纸页翻动的簌簌声里,混着《笑傲江湖曲》的余韵与《大悲咒》的吟诵。最里间的"汇通阁"里,令狐冲的剑穗与唐僧的念珠正共悬在笔架上,穗子的流苏扫过砚台时,会落下些恒山的松针与灵山的菩提屑——那墨池里,能看见通天河的浪在砚底打转,火焰山的火在墨汁里跳动,连掌柜的用来压纸的镇石,都是块两界山的界碑碎块,石上"江湖"二字与"西天"二字被墨汁晕在一处,倒像是把两个世界的魂魄都锁进了石头里。

唐僧站在书案前,指尖拂过正在誊抄的《金刚经》新卷,纸页上"应无所住"四个字的笔锋里,藏着令狐冲剑穗的弧度,也裹着灵山檀香的沉郁。"这墨痕里,竟有剑脊的寒光与经卷的暖意相缠。"他望着窗外飘飞的纸钱(是书坊在印新话本的样张),"是方证大师说的'禅心即剑胆',所以这坊里的风总带着三分通透,吹得墨迹快干未干时,能看见'江湖'二字在'佛'字的笔画里藏着,像颗不肯安分的种子。"

"师父你看这镇石。"悟空正蹲在书案的基座边,金箍棒往界碑碎块上一敲,石屑飞溅处竟化作个个小墨人,一半持剑一半捧经,在纸页上奔跑,"是这书坊的文神在跟咱们搭话,他说'你们带的江湖气,让死字活了过来'。"他突然从镇石下摸出块残剑,剑身上的刻痕与《辟邪剑谱》的纹路相合,却被墨汁涂改成"仁"字的骨架,"是令狐冲那小子故意埋的,你闻这铁锈味,混着松烟墨香,比老君的金丹还提神。"他往剑身上泼了点墨,刻痕里顿时浮出"破而后立"四个字,"你看这字,原是说所有破碎都能重生,就像邪剑能改造成镇纸,就像江湖能融进真经。"

八戒趴在书堆旁,九齿钉耙斜倚着装满墨锭的木箱,箱角的缝隙里漏出些通天河的虾米壳,混着书坊的纸灰。"刚从后厨讨来的糖糕,"他往嘴里塞着块带芝麻的,"里面掺了灵山的枣泥,甜得正合适——老猪特意让掌柜的加了点黑木崖的花椒粉,吃着带劲!"他突然指着糖糕上的芝麻粒,"你们看这芝麻摆的阵仗,像不像血影门的残部?被老猪一口嚼碎,连渣都不剩!"话音未落,案上的墨汁突然晃动,倒映出八戒拱翻血影教祭坛的模样,旁边还站着令狐冲,正举剑往祭坛上劈,两人的影子被蓝红相间的混天绫连在一处。

沙僧的月牙铲靠在书架的角落,铲头的沙粒顺着书脊往下淌,在地面堆出个小小的字海图,图上的江湖话本与西天经卷正在互相渗透,《西游笑傲录》的纸页上长出了《心经》的字句,《金刚经》的空白处生出了《笑傲江湖曲》的音符。"这沙图显的是此刻的景象,"他用指尖拨着沙粒,"冲虚道长与迦叶尊者的法相在此对弈,棋盘是用两界山的界碑做的,棋子是用经卷和剑穗熔的,说'落子无定法,大道有常心'。"沙粒突然涌动,字海旁多出个批注的身影,正往《西游笑傲录》上写着什么,"是敖丙用冰魄剑刻的'评'字,笔画里凝着火珠,是哪吒用火尖枪点的,倒像是说'冰能锁意,火能传情'。"

敖丙站在书坊的天井里,冰魄剑轻贴着水缸,剑身上的冰纹与缸里的墨影相吸,竟连成幅长卷,卷上的书坊场景(唐僧誊经、悟空研墨)正与江湖画面(令狐冲授剑、任盈盈制药)渐渐重叠。"这缸水的源头连着曲江的墨池,"他指尖点着重叠处,"能照见笔墨与刀剑的相生——你看那里,唐僧的经卷批注与令狐冲的剑谱注解,在水里拼成了同段话。"话音未落,水面突然浮出幅图景:前日里,他与哪吒在天井比试,冰魄剑冻住的墨滴与火尖枪烧出的纸灰在缸底拼出支笔,笔毫的纹路,正是此刻混天绫的蓝红两色,被穿堂风一吹,竟化作道墨烟,一头连着书坊,一头接着恒山的悬空寺。

哪吒的风火轮在天井的青石板上转了个圈,火星落在墨迹未干的纸页上,竟烧出串小小的火莲,莲心的光与日光相融,在书页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像是无数只眼睛在注视笔尖。"小爷在阁楼的暗格里看见个怪书箱!"他火尖枪往楼梯口一指,枪影里浮出个紫檀箱,箱内的经卷间夹着副棋谱,"这棋谱是用血影教的羊皮做的,却被冲虚道长改写成《道德经》的章句,每个棋子位置都刻着'侠'字,倒像是说'棋局即江湖,落子即修行'!"他突然跳过去翻开棋谱,夹层里竟藏着张令狐冲画的漫画:悟空踩着金箍棒追八戒,唐僧在旁念紧箍咒,敖丙与哪吒在旁边看热闹,沙僧在地上画圈,所有人物的衣角都飘着蓝红相间的混天绫。

正说着,书坊外传来阵说书人的吆喝,混着孩童的笑闹,竟是《西游笑傲录》的新段子。悟空往窗外望去,只见令狐冲正帮说书先生拉场子,手里举着块醒木,上面刻着"佛侠共说"四个字,任盈盈在旁分发新印的话本,仪琳给排队的孩童发糖糕,田伯光则在旁边维持秩序,腰间的佩刀上挂着串佛珠。"是来送新话本的!"他笑着掣出金箍棒,棒尖往空中一挑,将片飘落的纸页挑在棒尖,纸上印着灵山的金顶与黑木崖的轮廓,被蓝红两色的线条连在一处。

令狐冲掀帘进来时,怀里的话本还带着油墨香,最上面的封面上,悟空与他并肩而立,金箍棒与长剑交叉成"十"字,背景是通天河的浪与雷音寺的佛光,蓝红相间的混天绫在两人头顶飘成个圆。"圣僧,"他把话本往书案上一放,"这是新刻的'火焰山篇',方证大师特意加了段批注:'火能焚身,亦能炼心,正如江湖能乱性,亦能明心'。"

任盈盈从竹篮里取出些晒干的破雾草,往书案的花瓶里一插,草叶上的露珠顿时化作个个小水珠,落在经卷上,晕开的墨痕里竟显出恒山的轮廓。"这是用两界山的晨露养的,"她指尖拂过草叶,"每片叶子都记着段故事,这片是说咱们在通天河斗水怪,那片是说你们在灵山受经。"

唐僧翻开话本,混天绫突然从笔架上飘下,缠着他的手腕往纸页上一按,留下个蓝红相间的手印,印子里竟透出剑穗与念珠相击的脆响,引得满坊的经卷与话本同时翻动,纸页的簌簌声像在齐声诵经,又像在共唱江湖曲。

突然,书架最高层的《血影秘史》自动翻开,露出被无数读者批注的痕迹——有的写"此等恶行,猪悟能的钉耙该砸",有的注"令狐冲的剑该劈此处",有的画个小和尚在旁边念经,有的画个侠客在旁边挥剑,末页还有片混天绫的流苏,是个孩童用浆糊贴上的,旁边歪歪扭扭写着"他们是一伙的"。

"是长安的百姓改的,"沙僧往书页上撒了把金沙,沙粒落在批注处,竟显出"众志"二字,"他们说要让这本邪书变成热闹的评话,让每个看的人都知道,邪不压正,从来不是说说而已。"

哪吒突然往空中抛起火尖枪,枪影里飞出无数火星,落在新印的话本上,烧出的小洞连成串,透过小洞望出去,能看见恒山的雪、西湖的雨、灵山的云、长安的灯,最后定格在书坊的阁楼,悟空与令狐冲正在比谁的字写得丑,唐僧与仪琳在旁边选话本插图,八戒抢着糖糕,敖丙与哪吒在翻棋谱,沙僧在旁记账,所有身影都被蓝红相间的混天绫缠在一处,像串永不散落的珠子。

"小爷明白了!"哪吒落地时风火轮转得飞快,"这故事哪有什么结局?咱们在书坊写经,百姓在坊间听书,江湖的侠客照着话本学慈悲,西天的佛陀看着经卷想江湖——这才是真正的'流传'!"

日头渐渐西斜,书坊的客人多了起来,有秀才捧着经卷找令狐冲讨论批注,有镖师拿着话本让悟空签名,有妇人带着孩童来求混天绫的流苏(说能辟邪),有和尚来抄加了江湖注的经文,连掌柜的都在新刻的经卷扉页上,加了行"江湖心印真经页"的小字。悟空与令狐冲趴在书案上比赛写"侠"字,金箍棒蘸着墨汁在地上画,溅得满身都是;八戒在旁偷吃糖糕,碎屑掉在经卷上,竟化作个个小福猪,捧着经文往市井跑去;沙僧在整理沙图,字海的边缘又长出新的笔画,通向更远的地方;敖丙与哪吒在天井里用冰魄剑和火尖枪写字,冰写的"佛"字与火写的"侠"字在地上慢慢相融,化作个"人"字。

唐僧望着案上重叠的经卷与话本,混天绫的流苏扫过两本书的书脊,竟在纸页上拼出句偈语:"一字一江湖,一页一西天。"他提起狼毫笔,在空白的扉页上写下第一笔,墨痕里顿时涌出无数双眼睛:有读书人的、有侠客的、有僧人的、有孩童的,所有眼睛都在说,有些故事永远有人听,有些道理永远有人信。

"走吧,"他放下笔,夕阳透过窗棂照在经卷上,混天绫的蓝红两色在光里轻轻飘动,"去看看长安的夜市,看看咱们的故事,在人间长成了什么模样。"

队伍走出书坊时,说书人的醒木正好拍下,"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吆喝混着《清心普善咒》的调子,在坊市的上空久久回荡。令狐冲与任盈盈提着灯笼跟在后面,新印的话本在灯笼下泛着油光;掌柜的站在门口相送,手里捧着本用混天绫包着的合订本,说是要传给子孙后代;连趴在柜台上打盹的老猫都醒了过来,跟着队伍走了两步,尾巴上沾着的墨汁在地上拖出条蓝红相间的线。

夜市的灯火已次第亮起,卖糖画的小贩正在画悟空的模样,捏面人的师傅在捏令狐冲的肖像,唱曲的歌女在唱改编的《笑傲江湖曲》,词里加了"真经传东土,侠气满长安"的句子。最热闹的酒肆里,几个镖师正围着个和尚听经,和尚讲的"慈悲"里夹着"路见不平",镖师说的"侠义"里带着"普度众生",桌角还放着本翻开的《西游笑傲录》,书页上的混天绫插图正被酒液慢慢晕开。

悟空突然跳上酒肆的屋檐,金箍棒往空中一抡,棒影在灯火里刻下"江湖心印真经页"七个大字,字痕里渗出墨香与酒香,引得满街叫好。"等把经卷都刻完了,"他回头喊道,"俺老孙就跟你们回恒山,把黑木崖改成藏经阁,让江湖的剑穗永远缠着西天的念珠!"

八戒嘴里还叼着半块糖糕,含糊不清地说:"老猪要让御膳房的厨子跟田伯光学烤鸡,用灵山的香料和江湖的酱料,保证佛道两宜!"

沙僧的沙粒在地上铺成条路,沙上印着经文的字句与剑谱的招式,渐渐往远方延伸,像是在说路永远都在脚下,故事永远都在前方。

敖丙与哪吒在夜市的摊子上买了两串糖葫芦,冰魄剑与火尖枪并放在一旁,剑穗与枪缨缠在一处,蓝红两色在灯火下闪闪发亮,像个永不解开的结。

唐僧走在最后,经卷与话本在臂弯里轻轻颤动,混天绫的流苏扫过青石板路,激起的尘土里,浮出无数个小小的"心"字——有的是用剑刻的,有的是用墨写的,有的是佛光映的,有的是江湖染的,都在诉说同一个道理:所谓真经,不过是江湖儿女的本心;所谓江湖,不过是求经人的道场。

他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长安的灯火深处,只有那蓝红相间的混天绫,还在风中轻轻飘动,像条永远不断的线,一头连着书坊的经卷,一头系着江湖的剑穗,一头牵着人间的烟火,一头挂着西天的星辰。而那书案上尚未写完的经卷,正等着所有心怀江湖与西天的人,用自己的脚印、自己的剑痕、自己的墨香,继续写下去——因为江湖的心,永远印在真经的页上;而真经的魂,永远活在江湖的路上。

上一章 第333章:江湖未了经声远 西游笑傲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335章:江湖潮涌经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