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寂妄境的第一声笑


扰尘境的灯刚亮满整村,诸天通道的光就裹着众人往符上第四圈飘去——落地时没有冰寒、没有燥热,也没有杂乱,却见屋舍整齐却空荡,田垄分明却荒芜,几个身影坐在门槛上,眼神空茫得像蒙了层雾,连风都静得发闷。这是“寂妄境”,符上刻着“心念沉寂,本源妄生”。
悟空刚站稳就皱起眉,金箍棒在掌心转了圈却没放光——他走到最近的门槛旁,蹲下来对着空茫的大叔晃了晃手:“大叔,你看俺!会耍棒!”他把金箍棒缩成细棍又变长,可大叔的眼神还是没焦点,像没看见一样。“这境比守蒙境还怪,”悟空挠了挠头,“不是看不见,是不想看——心里的灯灭了,比没灯还难熬。”
八戒赶紧把怀里剩下的归源糕拿出来,递到个小女孩面前:“甜的!你尝尝,和阿婆做的馒头一样香!”小女孩没接,只是盯着地面,手指无意识地抠着衣角。八戒没气馁,把糕放在她手边,又从怀里摸出阿婆孙女儿编的菱角花环,轻轻戴在她头上:“这花好看,以前有个小姑娘戴了,笑得可甜了——你要是笑一笑,肯定更好看。”
沙僧放下扁担,先把田垄里的杂草拔了,又从木桶里舀出归源泉的水,浇在干裂的土上:“地不能荒,荒了心就更空,”他见屋角堆着些旧农具,就拿过来擦干净,摆在田埂上,“这些家伙以前肯定帮着种过庄稼,咱们把地弄好,等他们想种了,就能用——像扰尘境修房子那样,先把‘能过的日子’摆出来。”
敖丙的冰魄剑往村中央的老槐树下一插,剑面映出的不是水脉,是村民们心里的影:有的是热闹的集市,有的是孩子的笑声,有的是一起吃饭的暖。“这境的‘寂’不是静,是‘封’,”他指尖抚过剑面,“他们把心里的好藏起来了,以为忘了就不疼,却把自己封在空里——哪吒,用你的火,把他们心里的暖引出来,像寒荒境融冰那样。”
哪吒踩着风火轮在老槐树下转了圈,轮影没冒热气,只在地上映出串小脚印,像孩子追着蝴蝶跑的模样:“小爷的火能烧冷,也能烧闷!”他拉着刚才的小女孩往脚印旁走,“你看,这脚印像不像你追着阿爹跑的样子?以前你肯定也在这儿玩过,对不对?”小女孩的眼神动了动,盯着脚印,手指慢慢停了抠衣角的动作。
令狐冲没拔剑,只是坐在老槐树下,从怀里摸出个旧酒壶——不是装酒的,是装着归源台的槐树叶,他把叶子倒出来,放在掌心吹了吹,叶子飘落在村民们面前:“以前在思过崖,俺也闷过,后来任姑娘弹琴给俺听,俺才懂,心里的好不是丢了,是忘了拿出来,”他对空茫的大叔说,“你看这叶子,落在地上还能当肥料,心里的好记起来,日子就能再暖。”
任盈盈坐在老槐树下弹琴,这次的琴音没了之前的韧、润、定,多了些“活”味——像归源台的晨鸟叫,像八戒熬粥的咕嘟声,像悟空磨镰刀的沙沙响。“你们听,”她的琴音飘到坐在门槛上的老奶奶耳旁,“这是你给孙子讲故事的声,是你蒸馒头的汽声,是你院子里的鸡叫声——这些都没丢,在你心里好好藏着呢。”
唐僧蹲在小女孩身边,从经卷里摸出颗归源籽,放在她刚才抠过的衣角旁:“你看这籽,在寒荒冻不坏,在燥炎干不死,在扰尘乱不散,”他指着籽壳上的纹路,“就像你心里的好,不管藏多久,只要想起来,就能发芽——以前你肯定和阿爹在这田垄上种过东西,对不对?种的是麦子,还是豆子?”
小女孩的嘴唇动了动,声音细得像蚊子叫:“豆子……阿爹说,豆子熟了,就能做豆腐……”她的眼泪突然掉下来,落在归源籽上,“阿爹走了,娘也走了,没人和俺种豆子了……”八戒赶紧蹲下来,拍了拍她的背:“俺们帮你种!悟空帮你翻地,沙僧帮你浇水,俺帮你做豆腐——以后俺们都是你的家人,一起种豆子,一起吃豆腐!”
悟空一听,立马扛起金箍棒往田垄走:“翻地俺最在行!比在燥炎境挖井还快!”他用金箍棒当锄头,几下就翻好一小块地,沙僧赶紧跟上,浇上归源泉的水,敖丙则用冰魄剑在土里划出小坑,方便种籽。“来!”哪吒拉着小女孩的手,把归源籽放进小坑里,“你看,这样种,豆子就能长出来,和你阿爹以前教的一样!”
任盈盈的琴音里,慢慢掺进了小女孩的哭声,却没了之前的闷,多了些“松”——哭完后,小女孩擦了擦眼泪,蹲在田垄旁,用小手把土盖在归源籽上,动作轻得像怕碰疼它。这时,刚才空茫的大叔突然站起来,走到田垄旁,拿起沙僧擦干净的锄头,说:“俺……俺会翻地,以前种过十亩豆子……”
老奶奶也慢慢站起来,走到屋舍里,拿出个旧陶罐:“这是俺存的豆子种,以前想扔了,没舍得……”她把陶罐递给小女孩,“咱们一起种,等熟了,做豆腐给大家吃,像以前那样。”村民们一个接一个地站起来,有的去修农具,有的去捡柴,有的去挑水——空茫的眼神里,慢慢有了光,像蒙尘的灯,被慢慢擦亮。
太阳快落山时,田垄里种满了归源籽和豆子种,老槐树下摆起了简易的灶台,八戒正用归源泉的水熬豆子粥,香味飘满了整个村子。小女孩坐在灶台旁,帮八戒添柴火,脸上露出了第一个笑——不是勉强的,是像归源台的阳光那样,亮堂堂的。
“你看!她笑了!”哪吒指着小女孩,兴奋地喊,敖丙也笑了,冰魄剑上的光变得更暖。令狐冲和任盈盈对视一眼,任盈盈的琴音里,终于有了热闹的调,像扰尘境修好房子时的欢笑声。
唐僧看着眼前的景象,经卷里的符又亮了——寂妄境的圈,和寒荒、燥炎、扰尘的圈连在一起,像四道缠在一块儿的光,温柔地往第五圈靠。他拿起经卷,翻到空白页,上面慢慢显出行字:“寂妄非真,心念即源;一笑破妄,便是归安。”
“这不是‘周旋’,是‘唤醒’,”唐僧对众人说,“诸天的每个境,都像睡熟的人,咱们不用摇醒,只用把他们心里的好记起来——记起种豆子的暖,记起做豆腐的甜,记起一起吃饭的欢,他们自己就会醒,就会笑。”
风慢慢有了活气,裹着豆子粥的香,吹过田垄里的归源籽,吹过老槐树下的笑声,吹过村民们眼里重新亮起的光。这是寂妄境的第一声笑,也是新篇章的第四笔——不是用力量打破什么,是用归源的真,唤醒他们心里藏着的好,让“归一”的暖,在诸天里又多了片能笑出声的地方。
当天黑时,寂妄境的屋舍里亮起了灯,一盏、两盏、三盏……直到整个村子都被暖光裹着,像归源台的夜晚那样,有粥香,有笑声,有琴音,还有心里慢慢醒过来的“活”。八戒坐在灶台旁,给每个人盛粥,小女孩端着粥碗,递给刚才空茫的大叔:“大叔,喝粥,以后咱们一起种豆子。”大叔接过碗,眼泪掉在粥里,却笑着说:“好,一起种,一起吃。”
悟空靠在老槐树上,看着亮灯的村子,挠了挠头,笑着说:“原来让人心暖,比耍棒还厉害——以后俺们还要帮更多人,让他们都能笑,都能有粥喝。”沙僧点点头,把农具收拾好,放在屋角,像在归源台整理柴火那样,踏实又安稳。
敖丙和哪吒坐在田垄旁,看着刚种下去的归源籽,哪吒说:“等豆子熟了,咱们再来吃豆腐,好不好?”敖丙笑着点头:“好,再来听任姑娘弹琴,看悟空翻地。”令狐冲和任盈盈坐在老槐树下,任盈盈的琴音里,满是安稳的暖,令狐冲的剑靠在一旁,剑鞘上的红绳,在灯光下晃着,像归源台的混天绫那样,温柔又坚定。
唐僧坐在经卷旁,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明白:新的篇章,从来不是去征服什么,是去陪伴,去唤醒,去帮诸天的朋友,找回他们本该有的寻常——有暖,有润,有安,有笑,这就是“与诸天周旋”的真意,也是“归一”的真,不管在归源台,还是在诸天的任何一个境,只要心里有这些,就是最好的日子。
第二天清晨,寂妄境的田垄里,归源籽冒出了嫩芽,小女孩蹲在旁边,轻轻碰了碰芽尖,笑着喊:“发芽了!阿爹,你看,豆子发芽了!”风裹着她的笑声,飘向诸天通道的方向,那里,符上的第五圈正闪着光,像在等着他们,带去下一份暖,下一份安,下一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