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金沙江支流遇茶农,奔子栏村解茶困
金沙江的支流在腊月尾声里渐渐融冰,江水裹挟着碎冰碴,在礁石间撞出“哗啦啦”的声响,像是在催促着春天的脚步。取经队伍沿着江畔的山道前行,阿牛骑着战马走在最前,马鞍旁挂着苏墨送的简易琴谱——他虽看不懂繁复的音符,却总爱摸着泛黄的纸页,想象着指尖拨动琴弦的模样。林小羽则跟在胡青牛身边,怀里揣着从茨中古镇带来的茶饼,茶饼的陈香混着山间的草木气,让他时不时停下脚步,深吸一口这清冽的空气。
“前面怎么有茶香?”八戒突然抽了抽鼻子,耳朵扇得更欢了,“好像还是刚炒好的新茶,闻着就提神!”
孙悟空纵身跃到一棵老核桃树上,极目远眺,只见前方的奔子栏村外,一片茶园顺着山坡铺展开,几个身穿蓝布围裙的茶农正蹲在茶丛间,手里拿着竹篓,却迟迟不采摘,为首的老者坐在田埂上,手里捏着一片茶叶,眉头皱得紧紧的。“山下有片茶园,茶农们好像有心事,俺们去看看!”他说着,从树上跃下,踩着松软的泥土朝着茶园走去。
走近才看清,老者约莫六十岁年纪,脸上布满皱纹,像极了茶园里的老茶树皮,他见到众人,站起身,拱手道:“各位施主是远道而来的吧?我叫岩松,是这奔子栏村的茶农。我们世代靠种茶、制茶为生,可今年的春茶眼看就要错过了,却出了怪事……”
“怪事?”唐僧上前一步,目光落在茶丛上,只见茶树的叶片虽翠绿,却透着几分蔫态,边缘还带着淡淡的黄斑,“岩松老丈,这茶叶是出了什么问题?”
岩松叹了口气,指着茶丛:“往年这时候,茶叶早就冒芽了,采下来炒制成茶,能卖个好价钱。可今年不知怎么回事,茶叶长得慢不说,还总被一种黑虫子啃咬,我们试过撒石灰、喷草药,都不管用。再这样下去,今年的茶就全毁了,我们村几十户人家,就等着卖茶钱过日子呢!”
胡青牛蹲下身,仔细查看茶叶上的虫洞,又用手指捏起一只黑色的小虫,放在鼻尖闻了闻:“这是‘茶尺蠖’,专吃茶树的嫩叶,寻常的草药确实很难根治。不过我倒有个法子,用除虫菊和苦楝叶熬成药汁,喷洒在茶丛上,既能杀虫,又不会污染茶叶。”
“真的有用吗?”岩松眼里闪过一丝希望,“我们之前也用过苦楝叶,可没什么效果啊。”
“那是因为你们没配除虫菊,”胡青牛笑着解释,“除虫菊里的除虫菊素,能麻痹虫子的神经,再加上苦楝叶的苦味,虫子就不敢再靠近茶树了。只是这两种草药都长在山阴处,采摘起来有些麻烦。”
“俺去采!”孙悟空自告奋勇,“这点山路算什么,俺老孙一个跟头就能把草药全采回来!”
哪吒也跟着起身:“我跟你一起去,多个人多个照应,还能快些回来。”
两人提着竹筐,朝着山阴处走去。敖丙和左冷禅则帮着茶农们清理茶丛里的枯枝败叶,防止虫子藏在里面;唐僧和林小羽则留在岩松家,帮着他的老伴分拣去年剩下的陈茶,顺便听岩松说起村里的茶事。
“我们奔子栏村的茶,在金沙江两岸可是出了名的,”岩松一边翻晒陈茶,一边说,“用山泉水冲泡,茶汤清亮,喝起来还有股兰花香。以前每年都有商人来收茶,我们的日子过得也算安稳。可这几年,山里的虫子越来越多,茶叶的收成一年不如一年,今年更是……”
唐僧望着窗外的茶园,轻声道:“万物相生相克,虫子虽有害,却也不是无药可治。就像我们西行取经,遇到的困难看似可怕,只要找到解决的法子,就能克服。你们种茶不易,这份坚守,就像茶树扎根在山间,无论遇到风雨还是虫害,都不会轻易倒下。”
岩松连连点头:“大师说得是!我们祖祖辈辈都种茶,就算再难,也不会放弃这片茶园。”
没过多久,孙悟空和哪吒就背着满满的草药回来了。胡青牛赶紧指挥众人将草药洗净、切碎,放进大锅里熬煮。药汁熬好后,散发着淡淡的草药香,茶农们拿着竹瓢,小心翼翼地将药汁喷洒在茶丛上。
次日一早,众人来到茶园,只见茶丛上的黑虫子大多已经死去,剩下的几只也奄奄一息,茶树的嫩叶上,还冒出了新的芽尖。岩松激动得老泪纵横,拉着胡青牛的手,不停地道谢:“多谢胡大夫,你救了我们的茶园,救了我们全村人的命啊!”
茶农们也都欢呼起来,纷纷拿出家里的陈茶和干果,招待众人。林小羽跟着岩松的孙子阿明,在茶园里采摘新冒的茶芽,阿明教他如何分辨嫩芽和老叶,还说:“采茶要轻,不能掐断茶梗,不然茶叶就不新鲜了。”林小羽学得认真,不一会儿就采了小半筐嫩芽。
当天下午,岩松带着茶农们,在村里的制茶坊里炒茶。铁锅烧得通红,将新鲜的茶芽倒进去,瞬间冒出一股清香,岩松用茶锅铲不停地翻炒,动作娴熟,茶芽在铁锅里渐渐变软,颜色也从翠绿变成了深绿。林小羽看得入迷,也想试试,岩松便手把手教他,可他刚一碰到铁锅,就被烫得缩回了手,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炒好的茶叶被摊在竹席上晾凉,然后放进茶揉机里揉捻,茶叶的汁液渗出来,染绿了竹席。阿牛也凑过来帮忙,他力气大,揉捻茶叶时格外用力,岩松笑着说:“阿牛施主,揉茶要讲究力道,太用力会把茶叶揉碎,太轻又揉不出茶汁,得恰到好处才行。”
阿牛点点头,学着岩松的样子,调整着力道,不一会儿就揉好了一筐茶叶。看着自己亲手揉好的茶叶,他笑得合不拢嘴:“原来制茶这么讲究,以后喝茶的时候,我可得好好品品。”
傍晚时分,茶叶终于制好了,岩松用山泉水冲泡了一壶,茶汤清亮,香气四溢。众人围坐在桌前,品尝着新茶,茶味甘醇,带着淡淡的兰花香,喝下去后,浑身都暖和了。八戒一口气喝了三碗,还嚷嚷着要带些茶叶路上喝,岩松笑着答应,让家人装了满满一布袋茶叶,递给八戒。
当晚,村民们在村里的晒谷场上举行了庆功宴,桌子上摆满了山里的野味、自家种的蔬菜,还有刚制好的茶叶。岩松端着一碗米酒,走到唐僧面前,深深鞠了一躬:“大师,多谢你们救了我们的茶园。这碗酒,我敬你们!”
唐僧接过酒碗,却没有喝,只是轻声道:“贫僧虽不饮酒,但这份心意,贫僧心领了。奔子栏村的茶能保住,多亏了岩松老丈和村民们的坚持,也多亏了胡大夫的智慧。这世间的美好,从来都不是靠一个人就能实现的,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克服困难,收获幸福。”
岩松连连点头:“大师说得是!以后我们会好好照顾茶园,多种茶树,多制茶,让更多的人尝到我们奔子栏村的茶。”
夜色渐深,金沙江支流的流水声在村外回荡,晒谷场上的篝火依旧明亮。林小羽靠在敖丙身边,望着篝火,轻声道:“敖大哥,原来制茶这么辛苦,每一片茶叶都来之不易。以后我喝茶的时候,一定会好好珍惜。”
敖丙摸了摸他的头,笑道:“是啊,每一份收获都需要付出努力,就像我们西行取经,需要一步一步往前走,才能到达西天。茶叶从发芽到制成,需要茶农们的细心照料和辛苦劳作;我们取经路上遇到的困难,也需要我们用智慧和勇气去克服。只要我们心怀坚持,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林小羽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却握紧了拳头——他知道,自己以后做任何事,都会像茶农们种茶一样,认真对待,坚持到底。
次日一早,众人收拾好行装,准备继续西行。村民们都来送行,岩松送给每人一包新制的茶叶,还递给胡青牛一本草药图谱,上面记载了很多防治茶树虫害的方法:“胡大夫,这图谱你带着,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或许能用上。”
胡青牛接过图谱,感激地说:“多谢岩松老丈,这份恩情,我记在心里了。”
众人挥手告别,渐渐远去。金沙江支流的江水依旧裹挟着碎冰,奔子栏村的茶园渐渐消失在视线里。路上,阿牛骑着战马,手里拿着岩松送的茶叶,笑着说:“这茶叶真香,等咱们取到真经,我要把它带回家,给乡亲们尝尝奔子栏村的茶味。”
唐僧望着前方的路,轻声道:“这西行的路,就像制茶的过程,有采摘的辛苦,有炒茶的炙热,有揉捻的力道,也有品茶的甘甜。每一步都不可或缺,每一步都需要用心。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像茶叶生长过程中的阳光和雨露,滋养着我们的信念,让我们在取经的路上走得更坚定。这世间的每一份坚持,都不会被辜负;每一次付出,都能收获美好。只要我们心怀善念,坚守初心,就一定能到达西天,取到真经。”
众人都沉默着,细细品味着唐僧的话。风一吹,路边的茶树轻轻摇曳,像是在为他们送行。取经的队伍继续前行,身影渐渐消失在腊月的晨光里,只留下一串脚印,印在松软的泥土上,朝着西方,朝着希望,一直延伸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