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男频同人小说 > 西游笑傲录
本书标签: 男频同人  佛道争灵珠劫江湖证禅 

第757章 清水江畔遇剑匠,镇远古村解剑愁——江湖客再聚首

西游笑傲录

第757章 清水江畔遇剑匠,镇远古村解剑愁——江湖客再聚首

清水江的支流在七月里漫过青石滩,江水带着盛夏的湍急,将岸边的铁匠铺蒸腾的热气卷得四散,风一吹,既有铁矿石的冷硬气息,又混着笑傲江湖中常见的酒香与剑穗飘动的轻响。取经队伍沿着江畔的石板路前行,阿牛马鞍旁挂着廖老送的漆制刀鞘,鞘身暗红漆光在阳光下流转;林小羽怀里揣着漆制小砚盒,盒中砚台衬着吴老画的小花宣纸,一路都小心护着——自入了黔地,不仅手艺匠人多见,连带着江湖气也浓了几分,昨日还在渡口见着几个背剑的汉子,言谈间提过“恒山派”“五岳剑派”的字眼。

“前面怎么有锻剑的声响?”孙悟空突然停步,耳尖动了动,不同于往日听惯的木作、漆刷声,这“叮叮当当”的敲打格外刚劲,还夹着几声沉喝,“倒像是那笑傲江湖里,令狐冲他们练剑时的动静!”

他纵身跃上一棵老樟树,枝叶间远眺,只见前方镇远古村外的铁匠铺前,围着不少人——既有赤膊锻铁的匠人,还有几个身着劲装、腰佩长剑的汉子,其中一人青衫磊落,腰间剑穗是标志性的浅青色,正皱眉看着铁匠手里一把崩了口的长剑。“嘿,那不是令狐冲吗?”孙悟空喊了一声,从树上跃下,金箍棒缩成短棍别在腰间,“走,去看看!”

众人走近,果见那青衫人正是令狐冲,身旁还站着仪琳师妹,另有几个恒山派弟子,而铁匠铺前,老剑匠正捧着一把断剑叹气。“这位老丈,您这剑怎么了?”唐僧上前见礼,目光扫过令狐冲腰间长剑,认出是昔日在华山见过的“冲灵剑法”佩剑样式。

老剑匠姓郑,年过花甲,双手满是锻剑留下的厚茧,闻言苦叹:“大师不知,我们这镇远古村,世代以锻剑为生,往年锻的剑,锋利又坚韧,江湖上不少好汉都来订剑。可这半个月来,不知怎的,铁矿石炼出来总带着杂质,锻出的剑要么脆易崩口,要么软难削铁——方才令狐少侠送来的剑,就是前日刚锻好的,没劈几招就崩了口,要是传出去,我们这剑铺的名声就毁了!”

令狐冲闻言苦笑:“郑老丈莫急,我本是受师父所托,来订几把剑给恒山派师妹们用,没成想遇上这难处。只是再过一月便是五岳剑派的切磋大会,要是凑不齐趁手的剑,师妹们怕是要吃亏。”仪琳在旁轻声道:“令狐师兄,要不我们再去别处看看?只是这镇远的剑,素来是江湖上有名的……”

“先别急着找别处。”敖丙上前,接过郑老丈手里的断剑,指尖抚过断口,“这剑不是铁料不好,是炼铁时火候没控好,杂质没除尽,而且锻打时淬火的水温太急,才会又脆又软。”他转头看向郑老丈,“你们炼铁的熔炉,是不是最近总烧不匀?淬火的水,是不是直接用了江里的凉水?”

郑老丈一愣,连连点头:“是啊!前阵子熔炉的风箱坏了,换了个新的,总觉得火力忽大忽小;这几日天热,徒弟们图省事,直接打江里的水来淬火,说是快——难道是这两处出了问题?”

“正是。”敖丙指着熔炉,“风箱得调至匀速,保证火力稳定,炼铁时要多翻动铁料,让杂质充分烧尽;淬火的水,不能用凉水,得用温水慢慢降温,让剑身的铁分子均匀收缩,这样剑才会又韧又利。”他顿了顿,看向令狐冲,“令狐少侠若是信得过,我们可以帮忙试试。”

令狐冲眼睛一亮:“多谢这位兄台!我看兄台气度不凡,想必也是懂武之人,若是能帮郑老丈解决难处,便是帮了恒山派大忙了!”

孙悟空早按捺不住,撸起袖子:“锻剑啊,这我熟!当年在花果山,我也炼过石猴兵器!”说着就去搬铁矿石,哪吒则去帮着修风箱,调整风力;左冷禅站在一旁,看着熔炉的火候,偶尔提点几句——他出身嵩山派,对兵器锻造也略知一二,见敖丙说得头头是道,暗自点头。

林小羽凑在仪琳身边,小声问:“仪琳姐姐,你们真的会‘恒山剑法’吗?我以前听师父说过,恒山派的剑法很温柔,像流水一样。”仪琳被问得脸颊微红,轻声道:“小妹妹也懂剑法?恒山剑法讲究守中带攻,确实不似别的门派那般刚猛。”两人说着话,倒像是忘了眼前的难处,气氛渐渐轻松起来。

唐僧则与郑老丈闲聊,问起剑铺的历史,郑老丈说:“我们这剑铺,传了三代,当年我祖父还为独孤求败前辈锻过剑呢!只是后来独孤前辈归隐,我们这剑铺也渐渐只做些寻常兵器,直到近些年,江湖上五岳剑派兴起,来订剑的人才多了起来。”

这边说着,那边孙悟空已经和郑老丈的徒弟们一起,炼出了一炉铁料。只见他抡起大锤,“嘿”的一声,铁锤落下,铁料在砧上溅起火花,力道刚猛却不杂乱;敖丙在旁指挥,何时翻面,何时轻锤,何时重锻,一一指点;哪吒则守在淬火的水缸旁,将温水调至适宜的温度。

待第一把剑锻好,郑老丈亲自打磨,令狐冲上前,拔出剑来,剑光一闪,映得江面发亮。他手腕轻抖,剑花挽起,“唰”的一声劈向旁边的木桩,木桩应声而断,断面平整,剑身却完好无损。“好剑!”令狐冲赞道,“这剑比往日的还要锋利,而且手感更顺,多谢各位帮忙!”

郑老丈激动得老泪纵横,对着众人连连作揖:“多谢各位大师!要是没有你们,我们这剑铺就真的完了!以后各位要是需要兵器,尽管来,我分文不取!”

当晚,郑老丈在剑铺旁摆了宴席,还请了令狐冲、仪琳和恒山派弟子们一起。桌上除了腊肉、点心,还有镇远特产的米酒,令狐冲几杯酒下肚,兴致大发,拿起剑来,与哪吒切磋了几招——哪吒用的是火尖枪,令狐冲用的是刚锻好的剑,两人招式往来,剑光枪影,引得众人连连叫好。

孙悟空看得兴起,也拿起金箍棒,非要和令狐冲“比划比划”,令狐冲笑着应允,两人一来一往,孙悟空的棒法刚猛,令狐冲的剑法灵动,倒也打得不相上下。唐僧在旁笑道:“悟空,莫要伤了和气。”孙悟空才收了棒,嘿嘿笑道:“令狐兄弟,你这剑法真不错,比那岳不群的‘君子剑’好看多了!”

令狐冲闻言,脸上的笑容淡了些,叹了口气:“唉,师父他……罢了,不说这些。今日能认识各位,还能用上趁手的剑,已是幸事。”仪琳在旁轻声安慰:“令狐师兄,师父他或许有自己的难处,你别太难过。”

林小羽见气氛有些沉,拿出自己画的小花宣纸,递给仪琳:“仪琳姐姐,这是我画的花,送给你,你别难过啦。”仪琳接过,看着纸上稚嫩却鲜活的小花,忍不住笑了:“多谢小妹妹,真好看。”

夜深了,宴席散去,郑老丈送给每人一把锻好的剑:孙悟空的剑粗重,适合他的力道;敖丙的剑细长,剑身映着月光,泛着冷光;唐僧的剑则温润,剑柄刻着莲花纹;林小羽的剑小巧,刚好能握在手里;阿牛的剑厚重,适合劈砍;令狐冲和仪琳也各多得了一把,说是给恒山派师妹们用。

次日清晨,众人准备西行,令狐冲和仪琳前来送行。令狐冲抱拳道:“各位兄台,此番恩情,恒山派记下了。若是日后在江湖上遇到难处,可到恒山找我,只要我令狐冲能帮上忙,绝不推辞!”

唐僧合十道:“令狐少侠客气了,江湖路远,后会有期。”孙悟空挥挥手:“令狐兄弟,下次再一起比划啊!”仪琳则递给林小羽一个平安符:“小妹妹,这个送给你,愿你一路平安。”

众人挥手告别,取经队伍沿着清水江继续西行,令狐冲和仪琳站在渡口,看着他们的身影渐渐远去。风又吹起,带着江水的气息,还有剑穗飘动的轻响,林小羽摸了摸怀里的平安符,又看了看腰间的小剑,笑着对敖丙说:“敖大哥,原来江湖上的人,也不是都像说书里说的那样打打杀杀,他们也很好呢。”

敖丙点点头:“江湖亦有温情,就像手艺匠人坚守初心,江湖人也有他们的道义。这西行路上,我们不仅能看到各种手艺,也能遇到不同的人,这便是旅程的意义。”

唐僧望着前方的路,轻声道:“无论是匠人还是江湖客,皆是世间众生,皆有向善之心。我们取经,便是为了普度众生,让这世间多些温暖,少些纷争。”

阳光洒在清水江上,波光粼粼,取经队伍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远方,而他们与令狐冲、仪琳的相遇,还有镇远剑铺的故事,也成了西行路上一段难忘的江湖插曲。

上一章 第756章 乌江边遇漆匠,铜仁古村解漆愁 西游笑傲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758章 舞阳河畔遇琴匠,施秉古村解琴愁——曲谐江湖意